做任何事,只要有恆心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效果!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任何事,只要有恆心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效果!

做任何事,只要有恆心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效果!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41集02

正如在《中庸》中講的“至誠無息”。為什麼強調“無息”?《中庸》上這一段話,把這個“無息”的意義、作用講得特別地清楚。它說“不息則久”,久就是長久。天的運行沒有休息,沒有休息才能夠長久。假如我們做了一樁事情,做了之後又停止了,這就不算長久。長久就是一直做下去,不要停止,這就是不息。

為什麼不能停止?因為我們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得要有恆心,一直做下去。做久了以後,效果就出現,這就是“久則徵”。據鄭康成的解釋,“徵”當作效驗來講。效,就是有效果了,有效果怎麼看出來?有驗證。驗,就是有效果來驗收。“徵”是徵候,有效果表現出來了就有現象,那就是一種徵候,說明那個事情能夠有成就了。

做任何事,只要有恆心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效果!

譬如做飯,把生米放進水裡之後,到鍋裡去煮。這個米和水,不是一放到鍋裡,立刻就煮熟了,必須要有一段時間讓鍋裡的水先煮開,溫度持續地保持,把米漸漸地溶化,慢慢地才由生轉熟。假如我們把米剛放到鍋裡幾分鐘,再拿出來看一看,這就叫“息”,“息”就煮不熟了。所以“不息則久”,要把這個米一直煮,直到煮熟了,煮成飯的時候就有“徵”。不需要打開鍋蓋看,煮到一定的時間,就可以聞到米飯煮熟以後的那種香味,這就叫徵。煮飯是如此,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不止息地、有恆心地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就有徵候、效驗。

“徵則悠遠”,因為得到效驗之後,就使人的信心增長了,知道所下的功夫是正確的,這就跟人走路是一樣的道理。一直走過來,看到路標了,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對的,這個時候就有信心一直往前走,這就是“悠遠”。我們學道,無論是學儒家,還是學佛法,目的都是要成就聖賢,這不像煮飯那麼簡單,要走很長遠的路。在剛開始用功的時候,不能間斷。能夠不間斷地用功,效驗就出來了,有效驗出來的時候,就會堅持在這個修道的路上一直走下去,直至成聖成賢。

做任何事,只要有恆心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效果!

在剛開始用功修行的時候,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功夫是用得對、還是不對。

怎麼省察呢?

開始用功學的時候,心裡感覺到很快樂,比一般世間人處事待人更有智慧,不是煩惱重重,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理得心安,感覺到一種輕安。對待一切人都是用一種很和氣的態度,這就是一種效驗出來了,這就是修道人修行得力的徵候。

假如我們雖然在修道,但一遇到事情,心裡還起瞋恚,還會有煩惱,不是為這種事煩惱就是為那種事煩惱,或者聽了別人說我們的壞話、毀謗我們,我們心裡就不高興了、起煩惱了,甚至生氣了,這就說明我們的功夫,還用得不好,就需要很快地調整。

怎麼調整呢?反省一下,我們學的這個方法對不對?是不是在學習的中間懈怠了,使得我們的心思又回到沒有學道之前,和一般人的心思、處世待人的方法一樣了?

學道人的心思是什麼樣的?《中庸》裡講,要“致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都沒有發出來的那個狀態稱為“中”,這是一般人很難體會到的。退而求其次,“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我們的喜怒哀樂都發出來了,但是沒有過分,能夠符合禮的節度,保持“和”的狀態。所以發出來要有功夫把它控制,不能夠讓它繼續,要有節制。

我們在家也好,在社會上也好,和別人來往動不動就有喜怒哀樂,有傲慢、嫉妒,自己還控制不住,這就談不上“和”。譬如別人讚歎我們幾句,我們就喜形於色;別人挖苦我們幾句、批評我們幾句,或者不理睬我們,我們心裡就難過、就不高興,做不到八風吹不動,那我們的功夫就不得力了。

我們要在這些方面時時刻刻檢查自己,是否確實能夠做到“中和”。

如果我們做不到“中”,無論如何要做到和氣待人,包括自己的存心一定要和氣,跟任何人相處都要和諧。最初可能是勉強,勉為其難,慢慢地由勉強而做到自然,這就是徵。徵候出現就能夠悠遠,“悠”當“久”字講、“長”字講,就能長遠。這條路就可以一直走下去,一定能夠走到聖人的境界。這是用修道來比喻。

做任何事,只要有恆心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效果!

“悠遠則博厚”,悠遠就是長久了,用功不止息,有前面這些徵候出現了,自己的信心也有了,就覺得這條路可以一直走下去。長遠的路一直往下走的時候,就達到了博厚。“博”是很廣大的意思,無論心胸和見識都很廣博;“厚”是深厚,無論德行和學養都很深厚,既廣大又深厚。那我們不僅學道,在世間辦事情的時候,也一定能夠辦好。因為有“博厚”。

博厚再進一步則高明。高明,“高”是拿一個物體的高度來做比喻;“明”就是光明,是拿照得很清楚來做比喻。“博厚則高明”,日積月累地求學修道,那麼無論是說話還是辦事都和一般人不一樣了,就比別人高明。辦事情的時候,別人不一定辦得成功,你一定能辦得成功,而且非常容易。因為你學了聖賢教誨,是按著規律辦事,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我們學了《易經》,知道謙卦六爻皆吉。世間的人有了成就之後就容易傲慢,瞧不起人,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很多的障礙,就是處事成障。那我們學了之後,知道愈學愈謙虛,愈學愈對人禮敬,“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愛”,是一個感受的受,中間有一個心字,就是告訴我們要用心地感受對方的需要。所以什麼是愛?愛就是用心地去關心、去在意、去付出,而不是佔有和控制,所以愛的感覺確實是溫暖的。當你愛人愛得自己也痛苦,別人也痛苦的時候,那肯定就不是愛了,那就是佔有、是慾望、是控制。

所以一個人心中有愛的時候,你看他自己是溫暖的,帶給別人也同樣是溫暖的。這就是我們學了聖賢教誨比別人高明之處。

做任何事,只要有恆心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