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一個人能表現出常人難有的大智大勇,全因有一片公心

藺相如 廉頗 司馬遷 我在宮裡做廚師 郭旭的測試話題 咸陽 澠池


這就是聖人和凡人的不同之處

帝堯 莊子 大禹 孟子 宇宙 讀書 宋朝


01.15 這就是聖人和凡人的不同之處

帝堯 莊子 大禹 孟子 宇宙 讀書 宋朝


天下為公,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

呂氏春秋 漢書 老子 美好,一直在身邊 秦始皇 我在宮裡做廚師 春秋戰國 周朝 讀書 熊貓寶來 青史


01.07 天下為公,不能夠偏私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

呂氏春秋 漢書 老子 美好,一直在身邊 秦始皇 我在宮裡做廚師 春秋戰國 周朝 讀書 熊貓寶來 青史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乾隆 論語 和珅 孟子 我在宮裡做廚師 范仲淹 讀書 農業


辭退一個人,也要好聚好散,善始善終,不能與人結怨

齊桓公 甯戚 周文王 姜子牙 孟子 稱霸天下 管仲 弟子規 常思


用人依此“四慎”、“九慮”,才能防止被惡人、奸人矇騙

農業 讀書


12.19 用人依此“四慎”、“九慮”,才能防止被惡人、奸人矇騙

農業 讀書


沒有十全十美、德行無可挑剔的人,所以不可對人求全責備

隋文帝 晏嬰 隋朝 孔伋 隋煬帝 占卜 讀書 孔子 我在宮裡做廚師 齊景公


身處高位,要有足夠的定力,位置愈高,定力愈強

定力 選拔 氣度 群書治要 舒遲 然端 心向公


12.13 身處高位,要有足夠的定力,位置愈高,定力愈強

定力 選拔 氣度 群書治要 舒遲 然端 心向公


12.04 愛一切人,包括小人,但是愛的方式不一樣

孔子 魯哀公 論語 三字經 顏回 孟子 老子 李炳南 讀書


現在的人讀書目的變了,把讀書志在聖賢變成了讀書志在賺錢

讀書 孔子 論語 大眾汽車 孟子 政治 鄭玄 王引之 韓愈


君子容易共事但難以取悅,小人很難共事卻易說

弟子規 論語


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

文化


11.17 我們這一生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跟任何人結怨

伊尹 皋陶 大學 不完美媽媽 商湯


結交的朋友,所處的環境,對一個人有怎樣的影響

魏文侯 墨子 李克 呂氏春秋 李悝 楚莊王 西門豹 向君 魏國強


11.09 鑑別人才的八種方法

人生第一份工作


財富有兩種,一種叫吉財,一種叫凶財

讀書 杜甫 論語 孔子 讓夢發生 曾國藩 我在宮裡做廚師 范仲淹 大學 蘇州 風水 戀愛


衡量一個人,要看他顯達時,禮遇哪些人?

劉備 周公旦 諸葛亮 呂氏春秋 帝堯 孟子 舜帝 榮貴 文天祥 劉向 伯益 讀書 南陽 文化


10.30 衡量一個人,要看他顯達時,禮遇哪些人?

劉備 周公旦 諸葛亮 呂氏春秋 帝堯 孟子 舜帝 榮貴 文天祥 劉向 伯益 讀書 南陽 文化


糧食、兵力充足之外,還要取信於民

子貢 武器 軍事技術與裝備 史記 論語 政治 荀子 孔子


不必貪、不能貪、不敢貪的官員

弟子規 政治 左傳 周易 曾國藩 法律 孟子 大學 法制


修家譜的好處有哪些?

楊士奇 明成祖 明仁宗 明朝 春秋戰國 我在宮裡做廚師 禮記 黃帝


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才是真正的孝順

不完美媽媽 讀書 大學 論語 孔子 文化


修福修慧,從哪裡修?如何來修?

何來 弟子規 孟子 不完美媽媽 跳槽那些事兒 家庭教育 歐洲 老小孩別忘了我


09.19 做學問、做事業都是需要專心、有恆心、有耐心

文化 歷史 文章 讀書


古人能夠成就的訣竅,就在一個字上

儒家 論語 妙法蓮華經 惠能 金剛經 孟子 三字經 我在宮裡做廚師 六祖壇經 佛教 大學


“民免而無恥”的現象

文化 孔子 不完美媽媽 法律 孟子 讀書


交這三種朋友對我們有益處!

論語 禮記 孔子 諸葛亮 讀書


講求信用的人不會隨便許諾

大學 論語 弟子規 高考 跳槽那些事兒 戀愛


當別人做錯事時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

王旦 寇準 文化 歷史 無量壽經


04.02 說話寫文章會影響社會大眾的心理,這個罪過也很大

子貢 論語 孔子 顏回 弟子規 文章 大眾汽車 佛教 無量壽經 農民


03.31 吉祥的人說話都是很少的,只要一說話就說到點上

體育 養生 周易 弟子規 太極拳


03.28 自誇的本質是怯懦

東西 別人 擁有 虛言 自誇 或者 所以


要明白自己的福是從何而來?

孫叔敖 趙匡胤


做人應該取四重:重言,重行,重貌,重好!

趙盾 晉靈公 周易 論語 漢朝 弟子規 左傳 揚雄 春秋戰國


心平氣和,千祥雲起;心浮氣躁,一事無成

孟子 弟子規 服裝


在侍奉父母的過程中,培養起一個孩子永遠不和人對立的心!

禮記 文化


人的命運是有的,但是每一天都有加減乘除

榮祿


放縱自己有了第一次,以後就可能一錯再錯!

國語 登山 朱熹


當我們把心修正了,言語、行為也自然端正

能夠 心地 明心見性 誠意 現前 我們 所以


當我們真正有智慧的時候,煩惱就沒有了

功夫 寇仇 能夠 這個 菩提 投降 就是


*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 遇到 時候 生氣 握住 一九九七年 但是


顏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過知非,就是我們用功的地方

弟子規 釋印光


*繆彤反省自己,感動兄弟

弟媳 一起 自己 娶妻 分家 我們 聖賢書


用看電影的心來生活,不能迷惑顛倒以假當真

惠能 司馬光


*堯帝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帝堯


要把所學的道理運用在生活中經常練習

國學 阿彌陀佛 論語 文化


*各自責,天清地寧

婚姻


遇到種種的人事境如果失去關照的功夫就難免生出錯誤的情緒、知見

惠能 大學 佛教


*田忌的觀人之道

田忌


只要稍稍放縱自己的念頭,我們的修學就會退步

釋印光 中庸


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正確方法

國學 易經 說文解字 老子 驚蟄


*趙盾因恭敬避免殺身之禍

趙盾 晉靈公 春秋戰國 左傳


不要自己誇耀自己,不要自以為賢能

周易 春秋戰國


講道而不行道是最惡的一種人

國學 論語 孟子 禮記 說文解字


一個人有德行、有學問,自然而然能感召仰慕聖教的人來求學

護膚 李子 文化


母親一生的八大謊言

母親 盤點 美文


競爭不是被別人淘汰,不是與別人爭,而是和自己爭

大學 政治 儒家 漢明帝 漢靈帝


什麼是道?什麼是德?

國學 宇宙 儒家 論語 說文解字


因果教育:德本財末,悖入悖出

大學 佛教 春秋戰國 道教


如何得到人的心?

春秋戰國 趙襄子 管仲 齊桓公 荀瑤


吃虧是福,人欠你的天會還你

宋弘 漢光武帝 蘇軾 宋朝 西漢


「天道」其實很簡單

儒家 國學 孔子 老子 音樂


「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什麼意思?

趙武 漢書 周朝 百濟聖王 春秋戰國


09.16 為什麼說“仁者無敵”

仁者無敵 閔損 舜帝 論語 射箭 服裝 大和族


09.14 一個人如果連“信”都做不到,其餘的就更不用提了

孔子 論語 儒家 弟子規 孟子 中庸 說文解字 文化 司馬光 佛教 基督教 大和族


爲什麼現在的人,無論貧富貴賤都是身心不安?

中庸 老子 動物 文化


貧賤之知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宋弘 漢光武帝 劉黃 後漢書 文化


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怎麼能相信他會愛其他人呢?

佛教 禮記 論語 慈善 大學


志向很遠大的人從哪裡做起能成就大事

國學 詩經 論語 孟子 孔子


家是講愛的地方,如果爲了講理,而傷了情,這個理就不再是理了

顏回 自行車 國學 論語 老萊子


中國傳統的家與家道

國學 弟子規 儒家 德川家齊 文化


表面很恭敬父母,但內心有埋怨、有不滿,久而久之會傷了天性

弟子規 禮記 文昌帝君 婉容 國學


一天24小時內,也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睡眠 驚蟄 養生 立春 禮記


英雄一定能過美人關

佛教 關羽 榮貴 金聖嘆 春秋


現在社會顛倒,有錢人最受尊重,而讀書人卻擺到最後了

國學 子貢 惠子 孔子 孟子


明智的人,都崇尚讀經典,而不是獨自冥思苦想

論語 詩經 老子 易經 百濟聖王


喜好奢侈品,會損耗人的靈性提升

奢侈品 周武王 國學 孔子 淮南子


驕慢和奢侈,是現在領導者特別嚴重的問題

弟子規 易經 國學 宇宙 曾國藩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的恩德超過父母?

漢文帝 道生 育兒


現在的孩子爲什麼不孝敬父母了?

弟子規 國學


兄弟姐妹在一起說話時,不要因爲言語太急,傷害了彼此感情

周文王 禮記 百濟聖王


當前的教育出現很多弊端,是因爲把次序搞顛倒了

懷孕 三字經 詩經 說文解字 大學


如果行善是爲了求福報,那還是心上有貪著

國學 孔子 中國歷史 元武宗 中國古代史


處事要安靜而不浮躁,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和熹皇后 漢明帝 漢和帝 楚辭 釋印光


愛就是用心地感受對方的需要

班婕妤 漢成帝 詩經 趙飛燕 老子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中國歷史 春秋戰國 楚莊王 孫叔敖 金剛經


做人不能太苛刻,要能夠容人之過!

易經 弟子規 文化


爲什麼無爲才能夠所有成?

政治 帝堯 高明 農業 百濟聖王


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人可以控制的?

中庸 地球 孔穎達 高明 黎明


做任何事,只要有恆心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效果!

中庸 儒家 高明 鄭玄 佛教


人慾望愈少,心愈清淨,本有的智慧就會一點點透出來

國學 孔子 十三經 易經 惠能


對於中華傳統文化,誰有資格去「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儒家 國學 唐太宗 唐朝 孟子


得到大利益的方法

宇宙 孟子 論語 國學 朱元璋


喜歡一個人或一件物,可以享受,但不要想去控制

中庸 大學


如何解決跟別人的利益衝突?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農產品 動物 農業 蔬菜 環境保護


一生中,沒有自己不能原諒的人

閔損 舜帝 論語 仁者無敵 射箭


如何贏得人心,必須要能夠安其民,能夠愛民

荀子 政治 美文


道在低處,與人無爭,與世無求

周公旦 老子 大學 孔子 劉向


好色是空的,這個色是虛妄的,因此是能夠克服的

狄仁傑 文化


今天海誓山盟,明天就可能反目成仇!如何過情關?

關羽 榮貴 春秋 三國演義 佛教


壞脾氣讓溝通變得更困難

弟子規 金剛經


追求色慾,是因爲人還不能夠自足

狄仁傑 文化


夫妻本是一體、不分彼此,不能經常計較

婚姻 婚禮 易經 文化


婚禮的很多步驟,都是爲提起夫妻之間的責任感!

婚禮 婚姻 禮記 文化


希望預測人的前程,學會這點最有用

袁了凡 易經 左傳 明朝


沒有禮的教育,這個社會會是什麼樣?

漢朝 唐太宗 唐朝 孟子 王陽明


官門不僅好積德,更好造罪!

萬宜水庫 帝堯 孟子 文化


走上坡路的人,總是比常人多一點智慧

中國歷史 曾國藩 中國近代史 創業 易經


君子容易共事而難以取悅,小人容易取悅卻很難共事

論語 弟子規 宋穆公 文化


06.27 傳統文化的道理、儒釋道的精髓,必須有人能清楚透徹地講出來

文化 孔子 孔廟 雍正 歷史 唐太宗 弟子規 曲阜 百濟聖王 荊溪湛然 乾隆 滿族 康熙 隋朝 大學


知足才能常樂

常樂 長樂 環境汙染


06.15 知足才能常樂

常樂 長樂 環境汙染


05.30 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各有什麼寓意?

故宮博物院 宇宙 咸寧市 祥和 文化 周易 大眾汽車


05.22 十差九錯,只為慌張

弟子規 歷史 文化 唐太宗 唐朝 曾國藩


05.21 劉餘莉教授:教育最好的方式——讓孩子在榜樣中學習

周文王 說文解字 周朝 文章


功成名就之後,會想什麼呢?

老子 孟子 投資 文化 大學


05.20 功成名就之後,會想什麼呢?

老子 孟子 投資 文化 大學


05.19 家庭不和睦,兒女教育出現問題了,什麼原因?

惠能 文化 孟母 宇宙 阿彌陀佛 老子 大和族 拳擊 孔子 孟子 地震


05.18 很能做事的人都不算賢才,那什麼樣的人才算?

鮑叔牙 子貢 孔子 管仲 子產 進賢 齊桓公 弟子規 子皮 趙簡子 史記 李斯 春秋戰國 孟子 範仲


05.17 《群書治要》治國寶典,幫助實行道德教化

文化 讀書 唐太宗 虞世南 褚亮 魏徵 唐朝


05.16 什麼是經?

文化 周易 中醫 心理學 天文


05.15 為人之本是什麼?

孝悌 做人 兄長 能夠 這個 資格 仁愛之心


05.14 工作中學會用“六正”與“六邪”分辨人

晏嬰 史記 趙高 歷史 服裝 魏徵 秦二世 嚴顏 唐太宗 司馬遷 齊景公 政治 進賢


05.12 劉餘莉教授:述母德

大學 英語 服裝 伊斯蘭教


05.12 為什麼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一個 讒言 我們 不如 這個 過失 進獻


05.10 處理事情,不僅要合理合法,更要懂得合情

優孟 孫叔敖 楚莊王 衛靈公 晉文公 孔子 後漢書 二十二 服裝 史記 梓木


05.10 學恭敬心,就要先克服自己的傲慢心!

華元 弟子規 詩經 伏羲 左傳 惠能 出師表 孟子 歷史 周易 大和族


05.09 “四知財”與“三不惑”

楊震 昌邑 楊秉 後漢書 漢桓帝 唐太宗


05.08 不為討人高興而曲意迎合,要敢於提出不同的意見!

晉悼公 晉襄公 荀子 大眾汽車 左傳


05.07 但凡成大事者,窮困或平庸的生活都不會改變他的志向

孟子 司馬光 儒家 離騷 詩經 歷史 顏回 孔子 春秋戰國 呂不韋 范仲淹 周厲王 蔬菜 史記 左丘


05.06 稻盛和夫:人生有六項要精進的地方

稻盛和夫 日本 歷史 季康子 創業 哲學 大學 經濟 法律 周公旦 魏徵


05.05 傳統文化中的“和”

文化 儒家 倫理 孟子 孔子 歷史 大學 池田大作 經濟 宇宙 松下幸之助


05.04 很多失敗來源於消極的自我暗示

鱷魚 癌症 藥品


05.03 用人慎用“三爺”

百濟聖王 文化 清朝


04.09 身行的是惡,但口裡講的是善,陽奉陰違,這樣的人危害最大!

文化 清朝 荀子 歷史 大眾汽車 孔子 釋迦牟尼


03.19 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袁了凡 孔子


03.18 如何區別君子和小人

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