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的很多步骤,都是为提起夫妻之间的责任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婚礼的很多步骤,都是为提起夫妻之间的责任感!

《群书治要》讲座第22讲09节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婚礼者。礼之本也。】这段话也是出自于《群书治要》卷七《礼记》。

婚礼的很多步骤,都是为提起夫妻之间的责任感!

婚礼是缔结两个不同姓氏的家族交好,对上来说,可以奉事宗庙祭祀祖先;对下来说,可以传宗接代、承继香火,所以君子十分重视婚礼。男女各有分工且各尽其责,则夫妇之间才有道义;夫妇之间的道义建立起来了,给后代做了榜样,然后父子才能亲爱和睦;父子之间有了亲爱,然后君臣才能各正本位。因此说,婚礼是礼的根本。

我们看一看,『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这个“婚礼”,古人非常地重视。结婚并不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而是“将合二姓之好”。因为古礼规定同姓不婚,所以凡是结婚的一定是两个姓氏,所以说“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上可以奉事宗庙祭祀祖先,“而下以继后世也”,对下而言,可以传宗接代、承继香火,使这个家风、家业、家道代代承传,所以君子特别重视婚姻之礼。

所以你看这个婚姻之礼,古代有很多的步骤。就是在娶亲当天,那也是有很多的步骤,来提起夫妻之间的责任之感。

婚礼的很多步骤,都是为提起夫妻之间的责任感!

譬如说娶妻前三天,男方三日不奏乐,女方三日不熄灯。为什么有这样的礼仪?再过三天女儿要出嫁了,这个男子要成家了,那趁着在结婚之前的时候,特别是女儿还在家的时候,抓紧时间教导儿女去如何为人妻、为人妇,以后如何为人母,怎样承担起家庭的职责。当然,这个夫妻两个人平时在家里表演出夫唱妇随、夫义妇德,这个孩子已经看得很多了,但是在结婚之前三天,还要抓紧时间地耳提面命,进行集中教导。

迎娶之日,丈夫要去娶妻之前,首先要祭拜天地。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因为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私事,关系到两个家族的命运,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天下的太平,所以礼节要非常地慎重,表达了要把家庭维持好、把儿女教导好、要使社会和谐这样的存心。所以儿子要去娶妻之前,他要接受父亲的敬酒,而且是代替祖宗,这个父亲是代替祖宗给儿子敬酒,儿子还不用回礼。

意思是说,从此以后,祭祀祖先的责任、家庭的德风就要由你们来承担了。我们中国人平时都讲长幼有序,儿子都是毕恭毕敬地给父亲敬酒,但是这一次这个次序变了,变成了父亲亲自给儿子敬酒。那我们可想而知,这个儿子的感受是如何了,他一定觉得今天这件事与以往不同,所以他这种恭敬心、责任感,一下子也就提起来了。

婚礼的很多步骤,都是为提起夫妻之间的责任感!

到了女方的家庭,女方的父母亲手把女儿交到新郎的手上,意思是说,从此以后我女儿终身的幸福就托付给你了,你要对她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新郎也能体会到岳父岳母的心情,嫁女儿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但是同时也有很多的担忧,这个女儿到了夫家是不是能够承担好责任?丈夫对这个女儿如何?这个新郎他会不会欺负自己的女儿?等等,他都有很多的担忧。所以新郎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心思,他怎么样?他接过新娘,然后带着新娘一起跪拜岳父岳母,感恩岳父岳母培养了一位贤内助给自己,同时也是希望岳父岳母放心,自己会善待他们的女儿。

这样新娘就坐上了花轿。在坐上花轿之后,她一定要做一个动作,什么动作?就是把香扇从轿子的窗口给扔出去。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动作?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女儿在家的时候那是千金小姐,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倍受父母的关爱,所以这个小姐的脾气、习气都很多,譬如这个天气稍微有点热了,她要拿着扇子扇一扇,这个天气好热。你看娇里娇气的。但是现在妳要去为人妻、为人母了,需要把这些娇里娇气的小姐习气、坏脾气随着这一把香扇全都抛出去,抛得一干二净。

这样才到了丈夫的家里。

婚礼的很多步骤,都是为提起夫妻之间的责任感!

到了丈夫的家里,这个公公婆婆就从主人的位置退了下来,把这个儿媳妇从主人的位置迎了上来,公公婆婆退到了客人的位置上。什么意思?从此以后,我们这个家就托付给妳了,妳就是这个家的主妇,责任非常地重大,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辅助丈夫,下教育好儿女,这个家道的兴衰都是由妳来承担了。所以你看中国人有句话说,“娶一个好的妻子可以兴三代,娶个不好的妻子也可以败三代”。这些都不是夸张。所以这个家庭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取决于这个女子的德行。

婚礼的很多步骤,都是为提起夫妻之间的责任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