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中國教育不見得比中國足球更有希望?

近些年,有關中國教育的言論層出不窮,最令人印象深刻且深思許久的,還是

易中天先生在北京參加《經濟觀察報》的一個論壇時,問教育家楊東平先生:中國教育和中國足球哪個更有希望?楊先生想了半天說,教育吧,足球沒有希望也就算了,教育不能沒有希望。

同樣關注中國教育現狀的,還有美國第一智庫蘭德公司,其出具的《中國現狀分析報告》指出:“在中國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為了尋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質量,而只是身份和顯赫地位的象徵和標誌;中國可以培養出大批的高級能人才,但卻很少培養出合格的可以獨立主持的管理級專家;中國的知識分子從別人那裡得到尊敬,並不是因為他們為了別人的幸福做過什麼,而只是因為他們獲得、佔有了相當的知識,他們中的大多數只不過是一群僅僅通曉考試,卻從不關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暫且不管這份報告的真實與否,其對中國教育及中國精英階層對知識的看法卻大抵如此——中國教育已經喪失原本該追求真善美的底色,只剩利益與否、成功與否,頗有古代“脫卻青衫換紫袍”的味道。

為什麼說中國教育不見得比中國足球更有希望?

中國從隋煬帝開始實行科舉制度以來,開創了“知識”與“官位”或者“社會地位”高度掛鉤的新時代。這種制度在改變長久以來的官位推薦制以來,對人才的使用無疑是具有革命性的推動作用,更多的社會底層青年可以通過“頭懸樑,錐刺股”般的忘我學習,打破階層的藩籬,突圍到“士大夫”階層,一朝金榜題名儘可“一日看盡長安花”。尤其進入宋朝以來,趙宋官家給予文人至高無上的地位,以期與“士大夫”階層共治天下。“學而優則仕”成為無數讀書人和社會各階層的主流意識。

“知識=工具、教育=途徑”的概念如影隨形、根深蒂固,古今同理:從前的人為做官讀書,現在的人為一紙文憑讀書,跟豐富人生和完善生命沒半毛錢關係;從前的人應試做官為光宗耀祖,現在的人參與公務員考試為得“鐵飯碗”,本質是沒有區別的。此類意識無疑是對知識和教育的褻瀆,許多高考生在參加完考試後撕書毀卷的行為更是如此。

當然,我們並非否認科舉及應試製度,一如互聯網業界所提倡的“小步迭代”,在人類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又發展到如今的信息社會以來,教育的進化也需要時間。只是眼下,

我們對於教育的功利性認識,已然迎來了最為艱難的時刻。

為什麼說中國教育不見得比中國足球更有希望?

如何破解這個難題?

還得以人為突破口,從最關注教育、最捨得投入教育支出的群體入手——中產階級群體來分析。艾瑞諮詢發佈的《2017年中國中產階級家庭教育觀念白皮書》稱,59.5%家庭的子女正在接受課外培訓班學習,91.1%的中產家長並不滿足於孩子的基本教育花銷,願意在子女教育上額外經濟投入。他們沒有富裕階層的淡然,比“窮人”階層更奮進,剛剛從貧窮的原生家庭中跳脫出來,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對孩子的期待達到了空前高度,是當下最為焦慮的人群。

有家長曾言:在跟別人介紹自家孩子養過魚、蟹、蝦、獨角仙、蚱蜢、螳螂、蟑螂、竹節蟲等和十幾種植物時,大家總會在驚呼後發出同樣的質疑,“你怎麼能讓他花這麼多時間做這些無用的事,他哪兒還有時間讀書啊?!”彷彿,養這些小東西都是不務正業、不重要的事,只有讀書才有用,才是孩子最應該做的。

你看,“有無用處”已是大多數成人評判孩子處事的標準,每一句“你做那有什麼用”,都像是隨風吐痰,啪嗒一聲毀掉許多孩子對世界和生活的熱情和好心情。

不止如此,這種功利化的教育還會物化孩子,讓他們覺得任何事情都必須是跟物質、利益掛鉤,覺得自己必須擁有高分、財富、證書、名校光環才是有價值的。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老師馮琦,曾在清華教過課,一個省狀元掛了科,找他求情,“他的中學校長以他考上清華為榮,他的父母認為他光宗耀祖,但沒有一個人問,‘孩子,你為什麼去清華?’”

沒有人真正關注孩子的需求,沒有人去引導孩子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些存在思維誤區的父母不由分說地將自己的需求強加在孩子身上,企圖以模具化的流程,養育出一個符合自己期待的孩子,一個只做“有用”之事的孩子,一個成績突出的“好孩子”。背單詞、讀古文、刷數學題才是有用的,種豆芽、數天上飛過幾架飛機、跟著音樂節拍唱跑調的曲子、在雪地裡打滾是沒用的。

而所有孩子都會按照父母心中的潛臺詞去生長,他們能感受到父母真實的內心感受,以及言行舉止中透露出的價值觀導向。以考上清華為榮的省狀元,將父母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置,卻不曾思考自己選的路有何意義,自己為何走到這裡。

為什麼說中國教育不見得比中國足球更有希望?

可現代社會、人工智能時代需要的,不是所謂的人才,而應該是那些真實的、鮮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會主動思考為什麼、喜歡做‘無用之事’的人。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走馬上任,人的存在感沒那麼強烈,會淘汰很多重複性高且沒有創造力的工作崗位。顯然,當下功利性的教育無法擔起這項重任,那些在“追著房子跑、追著收入跑、為生存而工作、為前途而社交”氛圍里長大的孩子,也很難會有創造力。

創造力從何而來?來源於你純粹為“取悅”自己的興趣。著名主持人梁文道說過,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這些時刻才是決定我們人生走向的關鍵。

那些看似無用的事,不能直接幫孩子考試加分,但它們能幫孩子在未來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渴望的人生。讓孩子更瞭解世界,更瞭解生活,更瞭解自己,讓孩子能在智能時代憑藉出其不意的創造力PK掉,需要依賴大數據與智能算法的智能機器人。畢竟,失去大數據的支撐,它們所謂的智能還不如三歲小孩。

確實,足球沒有希望也就算了,教育不能沒有希望。未來已來,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應該集齊精英智慧的改革高地,若其不能隨科技的進步而褪掉時代的舊衣,我們將喪失新的“世界盃”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