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可“自选室友”了,来看看别人家的大学

目前很多大学分寝室都是随机分配的,每个室友之间都不了解对方,走到一个寝室完全靠缘分。

相处一段时间,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有些人选择了习惯和包容对方,而有些人却实在是无法忍受,想要找一些志同道合,能够相处到一起的人同在一个屋檐。

新生入学可“自选室友”了,来看看别人家的大学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超过90%的新生参与了网上自选;中国人民大学去年也有七成以上新生完成问卷。

上海大学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主管褚老师说:“去年学校试点‘个性化住宿’,一年下来,经管类的500多名新生没有一人提出要求转寝室。”

可见,自选寝室在受到学生追捧的同时,切实地缓解了宿舍矛盾。而自选寝室能否长期存续,也成为高校师生关心的话题。

新生入学可“自选室友”了,来看看别人家的大学

而今年,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把“室友选择权”交到了学生自己手中。

学院今年特地在某网络平台上开发了一个选室友系统,学生可以在系统里进行双向选择。

新生入学可“自选室友”了,来看看别人家的大学

学生如何自行挑选室友?目前比较流行的思路是:

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看到已登录学生的信息。

填一份个人资料,再找室友。

除了新生基本信息外,有无晚睡习惯、电脑使用时间、高矮胖瘦、来自何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

这些资料是公开的,也就是每个新生都可以看到对方填写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进行自主选择。

浏览了别人的信息之后,学生就可以以院系为单位自行挑选室友,但如果你“倾心”的室友没选择你,不好意思,你们俩只能擦肩而过。

如果未能“配对”成功,就继续选,直到找到自己的“真命小伙伴”。

很多高校都可“自选”了,

结果有的宿舍很奇妙...

其实,很多高校都已经实现了新生自主选寝室、自主选室友,比如华中科技大学。

新生入学可“自选室友”了,来看看别人家的大学

一位华中科技大学16级自选寝室的刘同学说,自选宿舍过程中,她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

刘同学说,院群在开学一个月前发放了选寝室的系统,先到先得,因为害怕与相约的小伙伴们分离,所以她到点守着“抢宿舍”。

没有想到的是:

“四个小伙伴中,包括我有三个都进了一个宿舍,还有一个小伙伴因为在外地旅游,网不好就选晚了,同时也有一个当时不太熟的女生误打误撞地进了我们的寝室。那时高中刚毕业年龄小,心里觉得不太好,并且我们当时四个已经建群了啊,但是还是很快接纳了新伙伴,拉进了群,直到现在,

我们的宿舍群都有五个人!所以也挺奇妙的。”

新生入学可“自选室友”了,来看看别人家的大学

自选室友,也有一些网友表示

“一点儿都不值得提倡”

寝室的自主选择有利于新生适应高校生活。但是也存在易形成“小圈子”、易被“标签化”、寝室成分单一等问题。

每年寝室自选,都会有一些内向的同学落单。落单的学生往往只能选择住别的系的寝室。

“在校园里总是自己一人走在路上,到了教室往往也没有人可以坐在一起。”新生吴小满有点郁闷。

细节问题的堆积,在寝室相处中往往更易引发心理不满和矛盾激化。心理专家表示,这类内向学生可以选择心理咨询,分清自己的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

理清“落单”的原因(制度本身、性格内向、运气不好等),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新生入学可“自选室友”了,来看看别人家的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程红艳教授认为,自选寝室的和谐是相对的,寝室关系要靠室友之间互谅互解,“不能光要求室友对你的脾气,自己也要学会‘兼容’”。

对于自选室友的做法,有网友点赞“室友志同道合真的很重要”,并建议“全国推广”

@四叶草是我的幸运物:应该全国推广好吗?

@你我之间秒差距_:挺好的,这样选择可以避免一些矛盾的产生

@不是禾子呀:有志同道合的室友真的很重要

0oO2010Oo0:希望以后可以普及。今天刚因为寝室室友之类的事和辅导员打电话,这样的暑假真不爽。

但是还有网友却说,“一点儿都不值得提倡”"会错过很多有趣的人"↓↓↓

@optimism乐观:一点儿都不值得提倡,我觉得各种相遇都是一种阴差阳错,每个人都可以带给自己不一样的体验

,如果说都是自己选好的,会很没意思

@桅木:这样就没意思了,会错过很多有趣的人

@亮liang201509:住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选好的也很可能和想象的不一样

@还不是因为你长得不好看丶:学校分的,也是种缘分,我觉得我的大学室友就很好呀,不羡慕

网友认为,室友不是同班也会有很多不方便↓↓↓

swan-sw:但是室友不是班里同学的话,也会有很多不方便,比如班干部收个东西要跑遍整个学校。。

另外,还有网友建议,大一结束大二再自由选择比较好,因为↓↓↓

@Rbteq:大一进去根本就不了解同学,大一结束大二在自由选择比较好

@FFFz郭先森:只有相处久了才知道品行性格怎么样,这样最多只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兴趣差不多的吧

哪种类型的室友最受欢迎?

根据调查,近几年杭商院学生在选择室友这个问题上,有81.4%的学生选择了以“性格”为主要标准。在学生最喜欢的性格中,“乐观、开朗、不矫情、善解人意”这些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其次是室友的学习情况,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会考虑这个因素。不少学生都说,想要和学霸做室友。竺华稀说,学生希望室友是“肯用心、肯学习、有上进心的”。

排名第三的是生活习惯,“爱干净,讲卫生”是他们提及最多的。

另外,作息时间、地域和颜值,也是学生考虑比较多的因素。还有些学生提出很个性化的要求。比如“不喜欢打扮得太花哨的女生”“会唱歌跳舞”“喜欢逗比室友”……

天南海北的人因为偶然的机缘共处4年,何尝不是一种缘分,接纳彼此的不同,也是一种学习。

做好自己、宽以待人,无论和什么人当室友,问题都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