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奮鬥了18年,工資終於趕上了農民工

我奮鬥了18年,工資終於趕上了農民工

1

你知道嗎,許多看似光鮮的人生,實際不堪一擊?

比如,春節返城以後,你和朋友小聚。

當話題回到老家,你們竟然不約而同的發現,自己辛辛苦苦上了許多年的學,在高端大氣的寫字樓裡打卡上班。過年回家一比較,自己的收入,竟然和村裡的農民工不相上下。

農民工們,不僅年入二十萬,就連鄉間那些奢華寬敞的別墅,也是他們修建的。而你在城市裡,朝九晚六,每個月的房貸,都是不輕的負擔。

你奮鬥了18年,工資終於趕上農民工。

應不應該,和農民工比工資?當然不應該。

很簡單,就算給你20萬的年收入,和鄉間別墅,你也不願意去做又累又苦的農民工。他們的高工資,背後是不能說的辛酸。

但是,在這個時代,窮人的定義,的確已經悄悄改變了。

2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窮人?

去年,我老家所在的城市,房價大漲。

但一位做房產銷售的朋友告訴我,全款購房的人,仍然比較多。

本地的一些中年人,穿著普通,平時也只是經營著一個燒烤攤,或一個小小的麻辣燙門臉,竟然不動聲色,動輒就拿出了上百萬的購房款。

你根本想不到,這些你不以為然的職業,他們實際上賺得比你多得多。

去年,在北京的一條街邊,開雞蛋灌餅攤的大媽,和顧客吵了起來。突然,大媽衝口而出:“我月入三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灌餅攤大媽,為什麼不會少你一個雞蛋?

因為,她們比你富多了。

3

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心有慼慼。

文章,叫《月薪3萬的白領與掃地阿姨,誰是真正的中產》。

說的是,月入3萬,可能是上海前3.5%的高收入人群。然而,就算是這樣的收入,你也不敢輕易換工作,更不敢失業,更沒錢去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甚至,每天,你都會焦慮不安,害怕房子斷供,害怕它被銀行收走了。

寫字樓裡,上海本地的掃地阿姨,雖然只有幾千塊錢工資,但手握四套拆遷房,每月能坐收幾萬租金。

中產的標準,每年都在提高。在大的城市,最新的標準之一,已經是家庭年收入超過百萬。

掃地阿姨,就算再努力,可能也拿不到上海的平均工資,但她過得就是比你好。

這是再殘酷不過的事實:手握四套房子的掃地阿姨,才是名副其實的中產。而月薪3萬的你,充其量只是辦公室裡的假白領。

4

我一直堅定的反對讀書無用論。

我總以為,讀書就能改變命運,不讀書就要淪為社會底層,貧窮的過上一輩子。

但現在,我越來越發現,就算你讀了211和985大學,在大城市裡,找到看起來體面的工作,也不一定就能過得非常好。

有一則流傳甚廣的新聞。

伍繼紅,是人大檔案學院1998屆畢業生。

畢業前,她通過了北京市的公務員考試,但面試不過關,未能正常就業。畢業後,伍繼紅返回廣東,兩度嫁人,並出現精神疾患。現在居住在鄉下,生養6個孩子,家庭陷入赤貧……

1998屆的人大畢業生,還是社會的精英。沒料想,僅因為一次就業失敗,伍繼紅的一手好牌就被打爛,淪為赤貧的有6個孩子的母親。

一個伍繼紅,當然代表不了人大,也代表不了更多。

但她是一種提醒,在這個時代,如果你沒有父輩的關照,任何意外的情況,都可能讓你人生急流向下,讓你淪為社會的底層。

向上走,比你滑向底層,難多了。

5

這個社會,真的變得太快了。

你總是覺得差不多就好。微胖的體型,差不多;月薪六千,差不多;每天朝九晚六,差不多;25歲結婚,27歲生小孩,差不多。你覺得這樣的人生很好,你覺得不冒尖,也不是罪過。

其實,當你覺得差不多的時候,你已經被拋下了。

你奮鬥了18年,工資才趕上農民工。當你習慣於朝九晚六的生活,你已經在慢慢滑向社會的底層。

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依舊是不斷投資自己,賦予自身稀缺價值,併合理管理自己的收入。讓自身變得更值錢,讓手中的財富不斷增加。然後,一點點往上走。

很喜歡電視劇《獵場》裡,胡歌扮演的鄭秋冬,就算他被社會折磨的遍體鱗傷,也在監獄裡自學,通過了 42 門課程的考試,最終實現了人生大逆襲。

千萬別用年輕時的安穩,和放縱,換來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你現在的焦慮和努力裡,藏著你十年後的樣子。

燃起來,一切還來得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