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子上天听元始天尊讲课,却暗中和如来佛下了一盘唐僧的大棋?

其实在《西游记》能够增强修为兼具长生不老之功的宝物并不少。

比如,王母娘娘那三千六百株蟠桃树上万千年方得一熟的蟠桃;比如,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炼出的伺候玉皇大帝丹元大会的九转金丹;比如,南极老寿星的紫芝瑶草和碧藕金丹、赤脚大仙的交梨和火枣、又比如,一直深藏不露的白龙马的那可以让游鱼化龙、野草成灵芝的马尿……

当然,还有万寿山五庄观那棵「天地灵根」上动辄需要「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的人参果。

这些宝贝,个个都是仙家至宝,稀缺资源,真想能拿来打打牙祭,难比登天。

反正,孙悟空五百年前逞一时之勇,大闹天宫遭如来佛祖封印,就是祸起蟠桃园的仙桃和八卦炉的金丹。

当然,这些宝物的主人一般都很低调,更不会扯开大嗓门,像兜售神功大力丸一样沿街叫卖,他们更希望自己的神物能被世人忘却。

可记否?连神仙体系里最底层的脚力——白龙马,都选择在西游路上一边卖力的驮着唐僧,一边死死的憋着尿,他「怎肯在此尘俗之处轻抛却」自己神圣的马尿宝物,施舍给绿油油的韭菜麦苗,或者小鱼小虾?

神仙奢靡中的低调,真是伪装的严严实实。

现在想来,须菩提祖师曾经赶孙悟空下山前,就告诫他「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人前卖弄」,迟早引火烧身,是何等的前瞻、英明。

镇元子上天听元始天尊讲课,却暗中和如来佛下了一盘唐僧的大棋?

镇元子和孙悟空

但是,身为只敬天、不拜地的地仙之祖,镇元大仙却异常的表现出了难得的高调,尤其在唐僧一行即将抵达万寿山的关口。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按说走就走吧,他却偏偏「留下两个绝小」的道童清风明月看家护院,并且特意嘱咐,「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必须打两个人参果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这个镇元大仙的故人,就是看似八竿子也打不上的唐僧。

连清风明月都惊诧,师父是不是吃错药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太乙玄门和个念经和尚攀哪门子亲啊?而且要拿出自家不轻易示人的仙家至宝——人参果来显摆?

但他们真的道行清浅,哪里看透镇元大仙下的一手大棋啊?

明面上,镇元大仙称,唐僧绝非等闲之辈,乃是如来佛祖第二个徒弟金蝉子转世,这个亲攀的值。同时,五百年前的盂兰盆会上,金蝉子「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这份情,远比两颗人参果珍贵。

清风明月似乎在懵懵懂懂中明白了一点点。

然而,镇元大仙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人参果开园庆典,「大众共吃了两个」,仅余二十八颗在树,「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尤其要防备唐僧手下那手脚不干净的孙悟空等徒弟们。

镇元大仙携众弟子飞升听课了。

唐僧携众徒弟连马一行五口如期而至。

镇元子上天听元始天尊讲课,却暗中和如来佛下了一盘唐僧的大棋?

镇元子袖里乾坤

后面的故事就按照镇元子的剧本展开了。有如「爱圣临凡,真元不昧」的唐僧面对清风明月恭恭敬敬捧来的两棵树上结出的「三朝未满的孩童」让他解渴,全然吓得战战兢兢,断然拒绝。

不期人参果的诱惑,让孙悟空伸出了三只手。

镇元子本意用两颗人参果还下金蝉子的传茶之情,不想惹毛了孙悟空,不仅前前后后又搭上了十三个仙家异宝,这棵仙家的苗裔也差点就被孙悟空的金箍棒断绝。

原本非常糟心,但镇元大仙却「更不恼怒」,因为他知道,纵然孙悟空神通广大,但自己的绝技袖里乾坤,可以秒杀之。

其实,一切并不是盂兰盆会一杯茶换五庄观两枚人参果的交易游戏,真相也并非镇元子说的那么简单。

试想,金蝉子是如来佛祖的爱徒,他亲手传茶给镇元子,这是将镇元子抬到了和如来佛祖一样的级别。——这是镇元大仙想要的内涵。又或者镇元子与如来佛祖原本就私交甚厚。

而问题的关键是,自从唐僧最终看清人参果真实面目后,欣然食之。而此群仙吃果图的场景中,唯一的凡夫俗子,就他一人。

镇元子上天听元始天尊讲课,却暗中和如来佛下了一盘唐僧的大棋?

唐僧

要知道,人参果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人若有缘,得那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而自此以后,唐僧如一叶轻舟已过万重山,待到白虎岭的白骨精治下,他突然就被贴上了一个令妖精们馋涎欲滴的标签——唐僧肉有长生不老之功。

如果如来佛祖在盂兰盆会上,佛口一开,唤出金蝉子传茶,并提出请镇元子帮忙改造转世唐僧的身体,而镇元子欣然应允呢?

谁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了完美的收割妖精们,如来佛祖联合镇元大仙,合力执子棋局,是不是高明到鬼神莫测?

特别声明,本文中涉及人物关系源于并仅限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人设。西游路上妖怪多,跟着老宋捉活的。请关注《宋谝西游》,查看更多西游脑洞,一起探寻妖的人性和西游的奇妙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