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服務業發展平穩 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上半年昌吉州規模以上服務業運行情況分析

上半年,昌吉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規模逐步擴大,行業結構更趨優化,新興業態蓬勃發展,吸納就業能力有所提升,整體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一、規模以上服務業運行情況及特點

(一)總體發展情況

1.營業收入平穩增長,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勢喜人。全州83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94億元,同比增長7.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31家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29億元,同比增長1.0倍。分縣市看,七個縣市營業收入增速呈現“五升二降”的態勢,其中增長較快的縣市為阜康市和瑪納斯縣,同比分別增長75.5%和72.0%,木壘縣和吉木薩爾縣營業收入同比分別下降69.2%和37.1%。

2.行業結構優化升級,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全州新興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佔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47.8%,比去年同期提高9.4個百分點。其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8.60億元,同比增長5.4%,佔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23.3%;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實現營業收入4.26億元,同比增長5.0倍,佔比11.5%;商務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98億元,同比增長33.1%,佔比8.1%。

3.吸納就業能力不斷提升,職工薪酬持續增長。全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平均用工人數為1.50萬人,同比增長22.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9個百分點;應付職工薪酬4.33億元,同比增長25.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7.7個百分點。 其中平均用工人數最多且增長最快的行業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平均用工人數為5674人,佔總數的37.9%,同比增長67.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8.2個百分點。

(二)行業發展特點

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快速增長。全州6家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88億元,同比增長45.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8.5個百分點。主要由於匯通信息科技今年擴大經營物流信息平臺,增加業務量,發展情況較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7倍,帶動整個行業收入增長。

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勢趨穩。全州20家規模以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7億元,同比增長31.7%,增幅比一季度回落40個百分點,從高速增長逐漸趨於穩定。其中租賃業由於海灣吊裝今年開工早的原因,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3%。商務服務業由於國投集團增加貸款業務及各大保安公司、勞務派遣公司增加用工人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3.1%。

3.物業管理業平穩增長。全州11家規模以上物業管理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33億元,同比增長14.0%。主要由於東方環宇、佳弘環境、淨億嘉等物業公司都接管了新小區,所以收入增加。

二、規模以上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營業利潤增速回落,四成企業虧損

全州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0.7%;增幅比一季度回落33.4個百分點。虧損企業35家,虧損面達42.2%。其中,受祥安殯儀收入下降和五彩灣溫泉遊客減少的影響,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利潤同比下降57.9%;受中國移動收入下降,社會渠道費用增加的影響,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營業利潤同比下降10.8%;受準東開發公司今年將業務劃撥給子公司及國投集團投資收益減少等因素影響,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利潤一直處於負增長態勢。

(二)行業間發展不平衡,民生相關行業收入下降

全州規模以上服務業共覆蓋九個行業門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三個行業門類共實現營業收入34.6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93.6%。其他五個行業門類體量很小,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抗風險能力較差。其中,貼近民生的衛生和社會工作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共實現營業收入0.86億元,僅佔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4.7%,同比下降13.5%,對推動全州規模以上服務業發展作用十分有限。

三、促進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建議

(一)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提升企業效益水平

要密切關注部分行業營業收入增速持續下降、增速回落、盈利水平較低的情況,主管部門要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的監測和引導,一方面要深入企業瞭解經營狀況,幫助企業掌握行業發展動態、國家相關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引導企業強化科學管理,降低成本費用。另一方面要切實在企業融資貸款、財政稅收、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支持,努力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經營環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二)加快培育新動能,促進新興服務業發展

目前我州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雖然發展較快,但企業數量較少,應加大對等新興行業的重點培育,著力加強“互聯網+”、軟件信息產業、科學技術應用等新經濟、新動能發展,在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旅遊、教育和醫療、文化藝術等領域培育發展一批現代服務產業集群,並用高技術不斷引導企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推動企業經營格局向“專、精、特、新”轉變。

(三)推進企業上規入庫,壯大規模以上服務業隊伍

一方面加大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的摸底、上報工作,將質量效益好、符合入庫要求的服務業企業納入統計;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有市場潛力的行業和企業,扶持發展服務業中小企業,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創造有利於中小服務業企業發展的寬鬆環境,促進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小升規”,並及時納入統計,增加全州服務業發展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