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傑|我國三大新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製造業

所謂支柱性產業就是增長貢獻排在前幾位的產業。過去支柱性產業有兩個:一個是傳統制造業,傳統制造業現在產能嚴重過剩。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去產能,去產能的提出標誌著傳統制造業已經擔當不了支柱性產業的職責。另一個支柱性產業就是房地產產業。過去20年,每年新增長部分的20%大多來自房地產產業,但是房地產產業現在泡沫正在形成,所以對於這個產業的提法就是抑制資產泡沫。抑制資產泡沫的提出標誌著這個產業也不能繼續作為支柱性產業。未來,我們的支柱性產業是什麼?現在基本上形成了共識,就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製造業。

(1)戰略性新興產業

魏傑|我國三大新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製造業

第一個叫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怎麼樣發展?目前決策層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定為八個要點。

第一,新能源。新能源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範疇,傳統能源就是化石燃料,比如煤炭、天然氣、石油等,新能源是非化石燃料,包括水能、生物能、地能、風能、太陽能、核能。中國所講的新能源包括這六個。未來十年世界將爆發一場能源革命,就是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的過程。中國在新能源領域有很多可以作為。地能代替空調的技術已經突破了,最近國務院正式宣佈,雄安新區的空調將使用地能,所以新能源技術突破很快。核能方面,中國是世界上率先完成兩代技術的三個國家之一,第三代技術解決安全問題,第四代技術解決核廢料問題。現在我們的華能一號核發電機組,一臺發電機組可以賣三億元,相當於出口30萬輛汽車的收益,為什麼中國出口2017年大幅度增長,因為出口的東西變了。國務院正式提出,2030年核發電量佔到當年發電總量的32%。新能源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投資方向時一定要關注這個問題,好多技術都是一夜之間突破,所以新能源是我們第一個要點。

第二,新材料。未來很多產業提升是靠材料變革實現的。習近平主席2015年出訪英國的時候專門看了石墨烯實驗室,石墨烯材料能夠極大地提高電池的性能和耐久力。中國發動機搞不出來就是材料的原因,飛機發動機一旦不停運轉幾十個小時,軸承上面磨損就很厲害。現在世界上新材料領先的是英國,石墨烯材料、超薄材料都是英國人發明的技術。

第三,生命工程。這個方面美國站在世界前沿,世界進步非常之快,未來美國可能攻克癌症。生命生物工程未來需求非常大,值得關注。

第四,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中國目前在這個要點上的投資集中在兩個方向:一個是硬件的投資,過去芯片我們搞不出來,我們國家進口芯片跟進口石油的錢是一樣的,高通賺了我們不少錢。最近中國芯片研發技術快要完成了,一旦完成市場價值就很大。另一個是對路由器的投資,現在華為、浪潮都是我們國家生產路由器的主要企業,基本上算世界老大了,路由器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元部件,它在信息終端使用方面投資量很大。

第五,節能環保。中國環境方面的事情就是對工業化與城市化負面東西的治理,廢氣、廢水和固體垃圾的處理,這些都要靠技術。廢水處理,我們國家每年有幾萬億元的市場價值,我們能處理一般生活廢水,碰到化工廢水就沒有辦法,碰到醫院廢水也沒有辦法,偷偷地排到地下面,結果整個土地中毒了。未來必須解決的問題,是要靠技術、靠產業化完成的,轉向企業化的方式。

第六,新能源汽車。傳統能源汽車沒有辦法解決廢氣排放,而汽車廢氣排放又是最重要的大氣汙染源,所以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例如電動汽車。電動汽車方面特斯拉還處在領先地位,但特斯拉在美國的日子很難過,因為美國汽車協會恨不得卡死他,特斯拉一旦成功,傳統能源汽車公司就衰亡了。

第七,人工智能。人類社會首先實現的是移動互聯網,然後才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人工智能重要的元部件就是傳感器,現在在傳感器領域,日本是世界第一,中國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最近國務院正式宣佈四大民營企業要成為中國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實驗平臺,阿里巴巴主要搞智慧城市,騰訊則是醫療影像人工智能實驗平臺,無人駕駛汽車實驗平臺定為百度,科大迅飛則是語音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第八,高端裝備製造。例如,很多醫療設備現在我們搞不出來。

總體來講,未來帶動中國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就是這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人測算戰略支撐產業一旦發展起來,每年給我們提供的經濟總量將達到40萬億元以上,40萬億元是什麼概念呢?我們2017年總量是82萬億元,一個產業提供40萬億元,真的是支柱性產業。

最近的新提法叫作新工業經濟時代,就是指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所有工業部門提出了挑戰,要求所有工業部門都變革,這個時代是新工業經濟時代,我們要適應這個時代才可以。

(2)服務業

魏傑|我國三大新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製造業

未來中國發展的第二個支柱性產業就是服務業。我們經濟結構處於低端階段時強調工業立省,但是一旦轉向中高端,服務業自然就成了支柱性產業。美國現在每年新增長部分的70%是服務業提供的,中國2017年最大的一個成就就是服務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了,服務業讓消費的貢獻超過了投資,這是一個好事情。服務業分為以下四大類。

第一,消費服務業。消費服務業包括六個組成部分:一是餐飲與商貿;二是醫療與健康;三是養老消費服務;四是兒童消費服務;五是家政消費服務;六是交通與信息消費服務。這六個部分統稱消費服務業。中國消費服務業有巨大的發展前景,2018年國務院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放開社會資本全面進入消費服務業,比如說像養老消費服務業,要全面放開了。養老保障跟消費服務業不是一回事,養老保障是討論政府的作用,養老消費服務業是一種服務業。日本1997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沒有產生重大問題,就是因為養老消費服務業非常發達。養老消費服務業是一個技術活,不同於中國養老地產,養老消費服務業團隊構建是非常重要的,團隊構建是這個服務業基礎性的東西。美國人為什麼把自己金融財富的1/3放在養老機構裡面是有原因的,因為最終的結果就是老年養老,這種產業必須走向產業化,沒有辦法搞行政化。下一步我們將放開這些產業,所以國務院正式提出來,徹底放開養老消費服務業,在土地使用、稅收等各個方面要實行優惠,支持這種服務業的發展,所以筆者估計,養老消費服務業是很重要的產業。消費服務業未來將會有很大的前景。最近網上傳一件事,五個城市準備率先放開菲傭市場,這就是重要的消費服務業,這個就是家政服務業。還有國際醫療這種服務業,比如說國外醫生在大陸可以行醫等,消費服務業有很大的前景,建議大家不要小看這種投資。

第二,商務服務業。商務服務業我們統計上分為五個部分:一是商事服務業;二是機構服務業,像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商務類的律師事務所這種機構服務;三是培訓與諮詢,培訓諮詢是重要的商務服務業;四是家庭財產管理服務,家庭財產管理服務未來是一個很大的服務業,許多有錢的人實際上不是企業家,他的財產需要人打理,這個服務業中國逐漸會產生很大的空間;五是園區管理服務,未來政府不再搞產業園區,走向企業化了,企業建立產業園區為入駐企業提供服務,叫作園區管理服務。商務服務業這五個組成部分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生產服務業。生產服務業就是為生產過程直接提供服務的服務業。2017年公佈的統計數據,我們服務業上漲最快的是生產型服務業,生產型服務業包括三個組成部分:一是技術服務,技術服務屬於生產服務業範疇。二是設計,比如空調,其他的技術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買三菱、格力,因為它的設計發生了變化,出風口聲音非常小,這種市場價值是設計帶來的。中國綜合院系都加大對設計專業的發展。三是外包服務,分工越來越細化,有些人把自己某一個生產過程委託給別人,某一個零部件委託別人,接受委託的就是所謂的外包服務。我們希望中國給世界五百強搞外包服務,深圳許多企業發家自外包,尤其是給世界五百強外包服務中學習,逐漸上升為技術企業了。

第四,精神服務業。人的享受有兩種:一種叫物質享受,另一種叫精神享受。提供物質享受的服務業就是消費服務業,提供精神享受的服務業就是精神服務業,精神服務業現在對GDP貢獻很大,2017年精神服務業大概提供的GDP約11萬億元,差不多佔GDP的1/10了。精神服務業有三大組成部分:第一個就是影視、音樂、戲劇,大家不要小看這種投資,一部電影賣60億元,一個連續劇十幾億元很正常,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只要摸清楚人類想要什麼,精神上需要什麼,摸準一定賺很多。《戰狼2》為什麼賣60億元,中國人富起來後很希望別人尊重自己,讓中國人有一點自我的感覺,滿足了這種感覺,票房價值就很高,因為人們需要這些東西。未來這些東西大家一定注意到,影視、音樂、戲劇方向不要小看。第二個是旅遊休閒娛樂。2017年旅遊業貢獻很大,達到50億人次。人就是追求短缺,越沒有什麼越追求什麼,餓了想著飽,飽了想著餓,所以那些戶外活動基地,有車不開非要自己走就是戶外活動,就是追求短缺。第三個是文化出版體育,人民富有之後這個需求增長很快,比如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概念,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概念,比如說中國書法的文化,中國書法的收藏就是文化。收藏,中國很厲害,但是大部分開始不是因為投資,而是因為愛好,是一種精神享受,這些群體未來會成為人類社會重要的方向。所以精神服務業我們列為四大服務業之一。

總體來講,服務業大致就包括這樣四大類:消費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生產服務業、精神服務業。服務業一旦發展起來,未來將對中國經濟增長每年貢獻36萬億元以上,所以要大力發展服務業。

(3)現代製造業

魏傑|我國三大新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製造業

未來中國第三個支柱性產業就是現代製造業,現代製造業將上升為中國的支柱性產業。

什麼叫作現代製造業?製造業分為傳統制造業和現代製造業兩種。凡是生產私人產品的都叫傳統制造業,吃穿用都是傳統制造業。凡是生產公共產品的叫現代製造業。

現代製造業有五個重點。

第一,飛機制造。按照國際分工理論中國不應該搞飛機,空客波音搞得很好,買就可以了,但中國不想接受這個理論。飛機會提升一個大國的綜合生產能力,飛機零部件有六百萬個以上,六百萬個零部件組合在一起絕對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生產能力。現在中國的商用飛機集團總部在上海,它實際上只幹一件事情,就是設計和組裝,所有零部件都是分工協作採購完成的。這個蛋糕很大。波音背後有四萬家中小企業,有的就是生產小螺釘,中國飛機制造會影響許多相關產業。差不多三年之後,筆者估計我們可以完全進入商用飛行。

第二,高鐵裝備製造。高鐵裝備引進的時候有16項核心技術沒有轉讓給我們,中國只好自己幹,用了15年的時間把16項核心技術全面突破了,所以習近平總書記說這是一張新名片。中國現在是世界上四大高鐵生產商之一,最近中國在許多競爭中已經佔領了優勢地位,人們逐漸對中國製造的判斷髮生了變化。而且高鐵裝備也是分工協作的,傳統制造裡的過剩產能只要調整一下生產方向,讓過去的生產製造進入現代製造業協作體系,就有可能實現。所以高鐵裝備列為現代製造業的第二個重點。

第三,核電裝備製造。中國未來將重點發展核電,實際上核電裝備29%的零部件配套來自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原來的路子走不通,選擇新路子生命力就會極強,核電裝備將成為現代製造業的一個重點。

第四,特高壓輸變電裝備製造。因為中國已經決定用特高壓技術改造中國電網,一旦用特高壓技術改造中國電網,特高壓輸變電裝備就會有大市場。所謂特高壓輸變電技術,就是電力傳輸的高速路,這個技術可以將電能送到五千千米以外,耗電量最低、速度最快。現在這個技術全世界只有中國在開始試用。現在先用這個技術改造七條線路。2017年5月 “一帶一路 ”論壇的時候,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有一點變動,原來叫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後來加了兩通,一個叫作網通,另一個叫電通,電通技術的產生導致了特高壓輸變電裝備製造成為一個問題,結果沒想到中國一搞,海外市場就來了。墨西哥、歐盟都開始和中國談這方面的技術,所以特高壓輸變電裝備成為了重要的一個現代製造業重點。

第五,現代軍工製造。中國已經決定不再搞獨立國防工業體系,而要走軍民融合之路。習近平總書記開了兩次軍民融合委員會,任何社會資本可以進入現代軍工市場。中國現代軍工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現代船舶製造,中國搞遠洋海軍的支撐點就是船舶製造。上海、武漢、大連,造船工業一天24小時連班倒都無法應對需求,中國最少有五個航母編隊,現代船舶需求量巨大。另一個是航天器製造,航天器就是衛星,所以現在軍工的重點就是航天器衛星製造。人類社會進入遠程制導階段,誰控制太空誰就控制了遠程制導時代,控制的唯一辦法就是衛星。所以北斗星搞起來了,把衛星製造列為重點。航天器生產也是分工協作,北京許多所謂高技術企業就是生產衛星配套的零件,衛星零部件的40%來自民營企業,實際上都是分工協作的結果。

所以中國現代製造業有五個重點:飛機制造、高鐵裝備製造、核電裝備製造、特高壓輸變電裝備製造、現代軍工製造。

中國預計2025年到2030年左右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主體,這個預計的前提是什麼?中國結構調整完成。靠現有產業我們2017年只有82萬億元,只有三個支柱性產業成長起來,才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主體。中國一旦完成這個結構調整,就真成為世界強國了,現在決策層最關注的是結構調整,反覆強調高質量增長。原來兩個支柱性產業退下來,現在三個新的支柱產業替補上來,有的人把它叫作 “退二進三 ”。

實體經濟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主要做兩件事情:一個就是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 “三去一降一補 ”;另一個是加大結構調整,讓中國實體經濟真正成為中國經濟脊樑。

魏傑|我國三大新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製造業

《強起來的時代:戰略與路徑》

ISBN 978-7-01-019622-0 作者魏傑 出版時間 2018年8月 定價75

【內容簡介】

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探討了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戰略與路徑,其中包括現代化經濟體系、防範金融風險、高質量增長、深化改革、生態文明、文化經濟及獲得國際金融話語權、技術話語權等內容。既有方向性論述,也有具體操作手段的分析,很值得一讀。

魏傑,“文化大革命”後恢復高考的首屆大學本科生,於1982年和1987年先後獲得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導、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系主任,原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研究所所長,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企業戰略與政策系主任、教授、博導。現為清華大學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博導、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清華同方講席教授。論文與著述頗豐,曾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及全國圖書一等獎等全國性大獎。曾任多家企業及政府機構的顧問,多家學術刊物的顧問或編委,中國國有資產管理研究會、中國體改研究會、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等學術團體的常務理事或副會長。1992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