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中国古人对女性手指的审美标准主要有三点:尖、长、白。《诗经·卫风·硕人》云姜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指如削葱根」,唐代诗人韩偓的《咏手》更直白:「腕白肤红玉笋尖」。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肤白源自天成,而「尖」和「长」还能后天弥补,这就是女性蓄甲的直接目的:让指甲延展手指,使得手形看起来又尖又长。

明清时各个阶层女性皆以蓄甲为美。《燕京风土录》记载:「旗家女子,类多丰衣足食,闲情逸致,闺中无事,故多养长指甲以自娱者。」

然而,人的长指甲十分脆弱,护理起来特别麻烦。例如慈禧太后每天晚上临睡前要用热水先把指甲泡软,用工具校正,再用小刷子把指甲里外刷一遍,最后用翎子管吸上指甲油涂抹均匀以保护指甲。

如此麻烦养护出来的指甲自然需要倍加呵护,一个坚硬的保护套必不可少。于是清朝就发展出花样繁多的护指。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清代鎏金镂空竹叶指甲套

清代护指大多卷成锥桶状,套至手指中上部,下宽上尖,称弓形,由基部到指尖顺势而收,自然流畅。而且护指不仅有保护功能,还是女性的重要首饰。旗人在订婚时男子送给女子的订婚物就必备护指。

我们目前看到的护指大多是宫廷遗物。清宫护指纸造多采用贵重材质和繁复的工艺。质地有金、银、玉、玳瑁、铜、珐琅、玻璃等多种材料,在制作艺上采用錾刻、锤揲、焊接、镌、镂、累丝、镶嵌等手法,结合凸起、阴线、阳线、镂空等作法、再加上金镶珠宝玉石和复杂的掐金丝、点翠等工艺,指甲套愈加华美。

以玳瑁嵌珠宝花卉指甲套为例,此甲套长 10.5 厘米,质为上品玳瑁,由整块玳瑁外空而成,细腻温润半透明,其色黄黑斑驳,琢磨呈尖角状后,开口处镶金边,通身装饰各种珠宝,整器造型精巧,琢磨薄厚适中,是清代宫廷护指代表作。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而且护指佩戴还比较讲究:最多可以带四指,日常一般戴在无名指和小指。而且虽然护指成对制作,但是后妃们一般不成对佩戴。

德龄在《清宫二年记》中记载:她第一次见慈禧时,见慈禧「右手罩以金护指,长约三寸;左手两指,罩以玉护指,长短与右手同。」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在《我眼中的慈禧太后》记载,慈禧太后指甲套是戴在「中指和无名指上,左手的甲套是翠玉做的,右手的是黄金的,镶嵌着红宝石和珍珠。」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慈禧佩戴护指并不成对

当然,外国人一般不理解中国人的首饰审美,凯瑟琳·卡尔还写到:「太后觉得把两手镶嵌着珍珠和红宝石的金护甲套脱掉,露出右手的指甲比较好。我很欣喜,因为我觉得指甲套破坏了两只手的对称美。」

蓄甲是历代贵族无论男女均有的习惯,一般认为,蓄甲代表着脱离生产,有彰显自己身份不需劳作的效果。清代贵族无论男女,也多有蓄甲的习惯,但是使用指甲套,应该还是清中后期形成的。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允礼行乐图中的指甲,可见男性也有蓄甲之习惯。)

清初《御制增订清文鉴》中未有收录指甲套的相关词条,这大概说明在清初时宫廷尚无使用指甲套的习惯,甚至于清初或许蓄甲并不如后来之繁琐。而在道光朝孝全成皇后行乐图中,已经隐约出现了指甲套的样子,之后在同光两朝,因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的频繁使用而被人们熟知。而通过当时民间的照片也可以知道,清中后期民间指甲套的使用也是十分频繁的。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清初旗人女性画像中的手部细节)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清中后期旗人女性画像中的手部细节)

指甲套的结构

指甲套的质地一般是金属或者玳瑁,极个别的有玉质的。以目前见过的实物而言,金属类有金、银、铜以及银镀金等,或实地,或镂空,玳瑁质地则多为实地。无论是金属还是玳瑁质地,除个别为素地外,大多是镶嵌有珠宝或点翠装饰。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清宫古钱纹指甲套,镂金,是长度最长的一种)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清宫嵌珠团寿纹指甲套,镂银镀金,是长度比较短的一种)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清宫万寿无疆纹指甲套,镂金,也是长度比较短的一种)

至于指甲套的长度和口径,跟具体指甲的情况有关系,故而不甚统一。实物中见到过的最长的指甲套,可以达到15cm或更长,而最短的指甲套,则有仅3cm的。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清宫玳瑁质地的指甲套,镶嵌蝴蝶型珠花)

指甲套的使用场合

指甲套并非典制内所要求的装饰,故而在女性穿着礼服的时候,似乎并不适合佩戴指甲套。几乎所有清代女性画像,都很少反应指甲套的存在。所以指甲套主要针对的还是日常生活,搭配便服使用。不过在晚清时,孝钦显皇后已经留下了穿吉服仍戴指甲套的照片,这里也凸显了女装首饰的弹性。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孝钦显皇后照片中的指甲套细节)

指甲套的使用方法

一些网络文章中称“指甲套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均可戴,很少有五指全戴者,大部分只戴四指或三指。”这种说法恐怕并非事实。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晚清民间旗人妇女照片,穿着便服,注意左手的指甲套。)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晚清民间旗人妇女照片,穿着吉服,注意左手的指甲套。)

从情理上讲,如果想要手指保持基本的持物能力,那么四指均戴指甲套,是十分不切实际的事情。从实物上看,清宫所留存的指甲套,几乎均为两支一套,一套内的两支完全一致,这体现指甲套应该是两支为一套进行使用的。从晚清的照片来统计,几乎所有使用指甲套的记录,均是戴在左手或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上的,目前尚未见到有例外。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图为美国人卡尔给孝钦显皇后所画的画像,其中可以看出蓄甲的习惯,以及指甲套的使用。)

故而,目前认为指甲套是两支为一套,用于左手或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上。其中民间多戴于左手,而宫内有同时戴于双手者,这并非“等级”不同,而是因为宫中贵妇脱离生产更加彻底。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上图为清代的指甲套(也称“护指),从左至右依此为清代玳瑁嵌珠宝翠玉葵花指甲套、金护甲、清代玳瑁嵌珠宝花蝶指甲套、清代玳瑁嵌米珠团寿指甲套。

古代中国地位很高的男人、女人都留起长的指甲,显示他们无须劳动,男士则显示他们的雄性力量及身份地位。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清宫妃子为什么要带指甲套

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宫贵妇们更是用镶珠嵌玉的豪华金属或者景泰蓝指甲套,以保护他们精心留饰的指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