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千篇一律,不幸的人万千不同

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人们在传统的休闲娱乐活动基础上,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在古代的人们中,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各自不同的休闲娱乐活动方式。对于古代贫苦的百姓阶层来讲,他们整天都在为解决全家温饱问题而不停地劳碌,有饭吃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他们大部分人都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根本上没有什么休闲娱乐活动可言。但是,对于皇宫贵族(包括知识分子)的富贵阶层来讲,他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则要丰富许多,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类:

1. 知识型休闲 。最典型的就是“曲水流觞”了。最初,它仅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在三月上巳这天,一般人们举行过祓禊仪式之后,就会呼朋引伴,在河边或者水沟子边上排排坐,等着喝酒酒。这时候要有人把酒杯放在上游的水道里。有时候是让酒杯自己漂,有时候是放在荷叶上一起漂。酒杯顺着弯曲的河道一路向下,在谁面前停了,谁就要作一首诗,若做不出来就要罚酒。永和九年三月,由王羲之成功举办了盛大的“曲水流觞”活动,由他主笔汇各家诗作,乘兴写下了享誉千古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2. 旅游型休闲。春日踏青游赏,是唐代人们娱乐生活中普遍的活动,从初唐开始,其风渐盛,至开元、天宝年间,蔚为大观,其欢娱的景况,给盛唐的人们平添了无限情趣。春日出游,主要围绕三月三日上巳节等节假日进行,其中有风雅官员慕名到长安近郊的慈恩寺寻芳,也有长安士女做斗花草的游戏。可以说旅游休闲是中国古代皇宫贵族阶层满足心身解放和精神欢娱的需要,他们以时令节日、祭祀礼仪、宗教信仰和庙会活动作为休闲旅游的时间和空间。当然,也有把旅游当作事业来做的人物。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处,探幽寻秘,撰成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3.体育型休闲。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发明了很多现代竞技体育的雏形。比如:蹴鞠是古代的足球,是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刚开始,蹴鞠仅用于军事训练,到了战国蹴鞠逐渐成为古代流行的体育运动。在随后的发展中,不仅具有体育性质,有些还以表演形式出现于舞台之上。击鞠是古代的马球,出现于东汉,盛行于唐,是一项贵族运动。此外,古代的捶丸是古代的高尔夫、木射是现代的保龄球、角觝是现代的相扑(摔跤)、叶子戏是现代的扑克等等。

4.收藏型休闲 。我国古代的皇帝贵族、富贾巨商们,在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里,为了打发时光,他们把收藏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所以出现了很多的收藏大家。收藏的品种玉器、书画、印章等等。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喜爱收藏书画,尤其喜爱收藏王羲之的诗书字画,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竟然忽视帝王之尊,以“特工卧底”的方式骗得,生前爱不释手,死后将其随葬,连最宠爱的杨贵妃都没能有这等待遇。

5.娱乐型休闲 。我国古代的娱乐活动可以说远远不如近现代丰富,但是古人十分重视“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精神享受。在唐朝之前,受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并且设置宵禁的影响,古代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夜生活。唐宋以后,古人的夜生活相比之前丰富了很多,逛夜市、看灯会,听戏曲、看彩花、喝酒、听书、讲段子,当然也少不了风月场的灯红酒绿,伎舞伶鸣。此外,有钱人甚至可以把娼妓或者戏班请回家,给自己来个VIP服务。

有句话说:幸福的人千篇一律,不幸的人万千不同。如果要套用在“古人在哪些休闲娱乐活动”这个问题来说,那就是:百姓人家千篇一律,富贵人家万千不同。中国封建社会的百姓阶层和富贵阶层有着不同的休闲娱乐活动。

幸福的人千篇一律,不幸的人万千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