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元一只的烤鸭,你敢吃吗?

18元一只的烤鸭,你敢吃吗?

盛夏来临~\(≧▽≦)/~啦啦啦,喝着啤酒撕烤鸭,荷叶饼卷上小葱花~

说着道着的,八月份就要到来,没有什么是一杯扎啤、一盘凉菜、一碟鸭肉解决不了的!(养生知识哦~鸭肉凉性,吃了不上火)

夏天到了,小编周围许多小伙伴大吃二喝之后,卫生间超负荷运载,他们的身体也因为胡吃海塞而终于“苗条”。天气热,加上人们喜凉,肠胃自然要搞“投诉”。但是排除人们的饮食习惯、季节变化、天气因素,食品本身的质量够“真”吗?

6、7月份儿,几乎是随着《药神》的热度提升,同一时刻一个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也逐渐升温,没有引发轩然大波,但同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被各大媒体转载——18元烤鸭大调查!

What?!18元一只?!没错,你没有听错,18元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一杯扎啤,一只大鸭,爽到不能呼吸!……小编是在没有勇气再编下去了。我们来看看这个事儿到底是neng啥。

【事件还原】

有这么一个“细思极恐”的小标题:合肥街头现18元烤鸭 网民:“18元烤鸭”是监管“纸老虎”养出来的

在安徽合肥,活鸭二十多元一斤,烤鸭价格普遍是20元左右一只,有的甚至18元一只,为何烤鸭的价格比活鸭还便宜?原来,烤鸭多来源于冻鸭子,而冻鸭子来源于哪里呢?答案不言而喻了。冻鸭子来源于养殖户。据养殖户所说,养鸭差不多仅需30天左右,不让鸭子毛长全即可出售,在养鸭过程中,为了跟上鸭子的生长速度,会给鸭子药补。而且,自己也从来不吃自己养的那些鸭子。(7月23日澎湃新闻)

小编震惊之余,按耐不住即几的一腔热血!然后…瞪起了眼接着往下看……

如今大街小巷开了不少烤鸭店,且价格低廉。记者暗访发现,合肥市面上的烤鸭价格普遍是18元左右一只,但活鸭20多元一斤。对于低价烤鸭出处,有商户道出:是用了价格低廉的冷冻鸭。在合肥周谷堆和中菜市的冷冻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冷冻鸭每箱10只,价格90左右。随后记者来到养殖场。据养殖户所说,养鸭差不多仅需30天左右,不让鸭子毛长全即可出售,而且,自己也从来不吃自己养的那些鸭子。

【各方发声】

@四川在线:不管是以前的“饲料鸡”,还是今天的“药补鸭”,这都反映出了一个社会问题,无良商家为了赚钱没有道德底线。

网民“仲尼”:18元一只烤鸭,便宜本身未必是问题,便宜的背后有没有违规违法生产经营情节,是不是潜藏着有损健康的风险隐患,无疑是公众最迫切想知道的。

@四川在线: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惩这些不良商贩,消协部门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一旦查出问题来,及时制止商家的行为并上报给上级部门。其次,商家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坚决不做害己害人的事情,以诚信经营自己的生意,还老百姓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最后,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尽可能是去正规地方购买食品,切莫贪图便宜。

【编者有话】

最近,疫苗事件让我们触目惊心,国人关注,舆论热议,各级重视。小编坚信,经过这次上下努力,齐抓共管,一定会让中国的疫苗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这个事件是因为出事了,形成了对监管者的一种倒逼,为什么我们的监管者就不能主动出击,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呢?

食药安全重如泰山,强化监管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为何到了基层,到了具体问题上就出现问题呢?“18元烤鸭”还只是现象,还没有出大事,小编期盼,能够引起监管者的关注,顺藤摸瓜,抓出背后的畸形产业链条,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别等着“18元烤鸭”成了“杀人凶手”,引起舆论关注了,再重视,再严查,再严惩。亡羊补牢,但是,已经有羊的损失了,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这样的现象,每条“羊”都是人民的利益,不能有损失。

由此,小编还想为监管部门建议,就是作为食药监管部门,必须每天主动出击,必须处处主动出击,尤其是要注意那些关系普通百姓利益的那些不正规的地方,因为正规的有自我约束力,不正规的没有自我约束力,但是,有百姓市场需求,因此,必须更加加强监管。必须把监管工作放到日常,放到工作细节中,因为食药是消费者天天接触的,时刻需要的,必须全程全面全天候监管。监管要动脑,要善于发现,要勇于刨根究底。只有这样,监管才能监出问题,才能管出效果。否则,说好的监管就会变成了“纸老虎”,丑陋恶狼就会猖狂。

“18元烤鸭”是监管“纸老虎”养出来的,监管不是“真老虎”,“18元烤鸭”就猖狂。

小编发现,早在2012年的过考试卷中,就曾涉及到过食品安全的问题,这里给818(扒一扒)

2012年国考副省级申论 材料3(节选)

发达国家并非生来就是“世界上食品供应最安全的国家”。类似的“食毒时代”,他们也经历过。1906年2月,美国长篇小说《屠场》面世,揭露肉联厂工人非人道的劳动状况,“本想打动公众的心,不料却击中了他们的胃”。

从腌肉车间里取出的猪肉常常发酸,就搓上苏打粉,去掉酸臭味,经过化学处理,需要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就能有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然后卖到自助午餐柜台上去。”“凡是已经腐烂得再也不能派任何用场的臭肉,连同地面铲起的渣滓一道,用来制成罐头,或者剁碎制成香肠。已经生霉发白没人买又运回来的食品,用硼砂和甘油处理之后,又作为原料重新制成正品。”据说,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边吃早点边读这本小说。看到这令人作呕的描述,总统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屠场》导致美国肉类食品消费和出口急剧下降,瞬间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关注。在舆论压力下,美国国会当年6月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肉类制品监督法》,由此逐步进入了食品安全管理法制化的时代。

【中公视角】

站在2018年,瞻望2019年国考省考,新的起点;站在2018年,回首2012年国考,记忆犹新,虽然当年主题并非食品安全,但近几年随着奶粉、蔬菜、大米、肉类、疫苗等事件的频频“扎心”,国家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重视将会提到一个高度,伴随已经提出的“健康中国”,国人的“吃”定会大有文章,那么2019年的考试中,食品药品领域的问题应该如何备考,如何把握呢,还有哪些热点和解题技巧?快随小编一起学起来吧!还有更多免费备考资料等你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