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震撼呼籲:爲國生娃的時候,到了

人民日報震撼呼籲:為國生娃的時候,到了

2018年,無疑是近幾年來決策層最關心人口問題的一年。

幾則大新聞證實了這一點:

1 兩會時的部委機構改革,“衛健委”亮相於鎂光燈前,與之相對的是,是“衛計委”退出歷史舞臺的身影,以及“為更好的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和“擬訂計劃生育政策”等內容的消失;

2 6月25日,遼寧頒佈紅頭文件——《遼寧省人口規劃(2016年——2030年)》,率先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

人民日報震撼呼籲:為國生娃的時候,到了

3 前天,人民日報發佈評論員文章《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 鼓勵政策不能畫餅充飢》,文章指出,生娃不單單只是家事,而是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

自此,繼為國接盤、為國買房之後,國人身上的歷史使命悄然換位——為國生娃。

歷史的進程往往隱藏於細節之中,官方明為鼓勵生育的背後,實則是中國人口危機隱現的前奏。

人民日報震撼呼籲:為國生娃的時候,到了

少子高齡的中國人口趨勢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危機”對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似乎是一個可笑的詞語,但如果真的這麼想,那你肯定是對中國社會現狀一無所知。

毋庸置疑,當前中國的人口結構已然發生鉅變,新生兒增長乏力(少子化)、勞動人口萎縮、老齡化人口加劇已經構成了新時代下中國人口的基本面。

少子化:

根據1月份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數是1723萬人,比2016年下降63萬人,比衛計委預測的2017年出生人口下限2023.2萬少了300萬。

其中二孩的出生人口是883萬,一孩只有724萬。

2017年是中國放開二胎政策的第二年,可以看到的是,倘若沒有放開二胎,中國人口增長必將出現雪崩式下跌;但哪怕是放開了二胎,中國的生育率還是呈現出了下跌趨勢,面對這種生育斷崖,少子化的人口趨勢也愈發明顯。

勞動人口萎縮:

當前,中國勞動人口在日益減少已是事實。從2012年開始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就已經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另外據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億747萬,到了2017年再次統計時,勞動年齡人口僅為9億199萬。

一年時間內,勞動人口減少了整整546萬。

老齡化:

截至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億人,佔總人口的16.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5003億人,佔總人口的10.8%;

而到了2017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就已經達到了2.4090億人,佔據了總人口數的17.3%;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1.5831億人,佔總人口數的11.4%;

換而言之,一年時間內老年人口增長了整整1004萬,而65週歲及以上人口增長了整整828萬。

按照國際慣例來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當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佔比到14%,進入深度老齡化,20%以上為超老齡化。

照此推算,中國不僅是步入了老齡化社會,而且正在深度老齡化的過程之中。

基於上述事實,聯合國人口署發佈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中,赫然寫著:預計至本世紀末,中國人口數將出現“倒V型”反轉,屆時最低人口預測值為6.13億,其中可能有超過一半的老人

很明顯,一個未富先老的中國社會正在成形之中,人口危機也已呈現出山雨欲來之勢。

人民日報震撼呼籲:為國生娃的時候,到了

為什麼說不是家事而是國事?

法國社會學家孔德曾經說過:人口,是一個國家的命運。這番論調並非是空穴來風。

一方面,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必將給養老金體系帶來壓力:

值得警惕的是,長期低生育率下,使得人口迅速老齡化,勞動力數量相對於需要撫養的老人數量迅速減少,養老金體系必將面臨重負。

人口老齡化越嚴重,領取養老金的老年人就越多;但因為養老金的繳納時間是固定的,人少了意味著繳納養老金的人也隨之減少,而在這交的少和要的多的現實矛盾下,養老金的缺口只會越來越大,國家的財政壓力也日趨嚴重。

2017年人社部發布了《中國社會保險報告2016》,其中明確的指出了,全國養老金餘額平均還能支付17.2個月。

這是什麼概念?

也就是說全國養老金餘額總量只夠支付所有國家供養的老年人口1年半。其中黑龍江虧空232億養老金的數據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這樣帶來的現實問題就是:我們目前交的養老金,很可能就是在給上一代填坑。一旦我們交的養老金收不抵支,這個養老循環就要宣告破產。

另一方面,人口紅利的消失將直接對國民經濟增長產生影響:

中國經濟近二十年來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口紅利,即所謂的規模化效應;就拿2008年金融危機來說,當時世界經濟一片蕭條,哀嚎遍野,當時我們硬是靠著龐大的內需市場,率先衝出了經濟發展低迷的窘境。

當中國經濟開始步入新常態,內需市場無疑會成為將來經濟增長的憑仗,而隨著未來勞動適齡人口的進一步削減和新生兒的不足,這或將對國民經濟下行施加壓力。

就單從這兩點來看,人民日報所言生娃不單單只是家事,而是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並非是戲言。

人民日報震撼呼籲:為國生娃的時候,到了

為國生娃,你生嗎?

人民日報的呼喚是好事,它意味著高層已經開始高度重視起了人口問題,但解局君不得不直言,人民日報在大喊口號的時候,似乎忽略掉了一個重要的社會條件——國人的經濟基礎。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當中國人的錢包全部貢獻給了房地產,在透支未來二三十年社會購買力的現實條件下,拿什麼來為國生娃。

根據《2017年三季度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數據顯示,中國人的家庭槓桿率已經達到了GDP的52.6%!

現在的中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屬於高負債家庭。

而中國家庭的負債至少超過80%與房貸有關,房貸壓力這麼大,掏空了六個錢包之後,何談有動力有激情去為國效力。這還是已經上車了的,至於那麼沒房的……

另外,一個家庭多一個孩子所產生的龐大的育兒成本外加生活中醫療、養老成本的高昂,在這些現實條件的掣肘下,為國生娃更是笑話。

通俗點來說,國人們的對人民日報的呼籲其實就是八個字——為國生娃,有心無力!

當然,這一次人民日報也說過鼓勵生育的獎勵政策不能畫餅充飢,要真正落到實處。

還是那句話,呼籲雖好,但必須要明確的是,在國人們真正關心的“問題核心”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時候,大家是會用現實行動給出答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