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被黑一千年的情诗,只因颠覆形象:愿做你鞋子!专家:艳诗

陶渊明被黑一千年的情诗,只因颠覆形象:愿做你鞋子!专家:艳诗

陶渊明,中学课本上就开始有他的诗了,像“采菊东篱下”、“夕露沾我衣”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让几乎所有人对他的印象就是“清新”、“超然”。但是在陶渊明一生中,还有那么一首诗,被历史上的专家“黑”,直到现在争议也颇多。原因是什么,无非就是表达感情太露骨,不含蓄,和他被定义的形象不相符。

陶渊明被黑一千年的情诗,只因颠覆形象:愿做你鞋子!专家:艳诗

陶渊明被定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实在无可厚非。毕竟能放弃官职不做,归隐田园还能享受生活的,确实前无古人。陶渊明小时候家境还可以,只是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才开始逐渐没落。十二岁时候,庶母去世。从其诗句“弱年逢家乏”中判断,在他弱冠之年,也就是二十岁的时候,到了最贫困的阶段。

二十岁之后的陶渊明,为了生计开始从事一些低级官吏的职业,但是并没有正史可考,只能从他《饮酒》其十一诗的回忆中,能窥得一星半点。从二十九岁之后的陶渊明,就开始了入仕到归隐,又入仕又归隐的循环。期间的陶渊明,心态是无限矛盾的,他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当官之后又不堪官场繁杂,思念田园生活。

终于五十岁左右的时候,陶渊明辞去了最后一身官职,彻底归隐田园。而他的经典田园之作,大多数出于这段时间,也是这段时间的创作,给他打上了“田园诗人”的标签。

陶渊明被黑一千年的情诗,只因颠覆形象:愿做你鞋子!专家:艳诗

陶渊明归隐后,创作了一首作品叫做《闲情赋》。作品的创作时间却也存在许多争议,有专家根据作品的风格,推断创作时间应该是陶渊明青年时期。

就是这《闲情赋》,不为后世许多“专家”认可,因为表达情感的方式简直太过露骨。作品篇幅很长,在此不全部引用了。

陶渊明被黑一千年的情诗,只因颠覆形象:愿做你鞋子!专家:艳诗

《闲情赋》共分六节,第一节是对一位美女的描述与夸赞,“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之类的描述,被评价为用尽了世间所有华丽辞藻;

第二节描写诗人想亲近美女但是又犹豫而复杂的心情。直到第三节,整首作品的高潮来临,作者用了十种想象,把自己幻想成美女身边的十种物品,为了就是陪伴美女左右。分别是衣领,腰带,发膏,眉墨,凉席,脚上鞋,随影子,蜡烛,扇子,膝上琴。里面最露骨的,无非就是想变成美女的鞋子被穿在脚上了。

陶渊明被黑一千年的情诗,只因颠覆形象:愿做你鞋子!专家:艳诗

诗的背景,应该是作者在某次聚会上,见到了一位美女,一见钟情单相思,不知如何表达,于是把心思写进了这首《闲情赋》中。南朝文学家萧统,也就是昭明太子,对陶渊明的作品非常崇拜,却说过一句话,“白璧微暇,惟在闲情一赋”。这就是历史上部分“专家”对陶渊明这首作品的代表性评价了。

陶渊明被黑一千年的情诗,只因颠覆形象:愿做你鞋子!专家:艳诗

历史上许多“正统”文学家对这首诗都颇有微词,认为它“淫意太盛”,文学专家方东树更是把这首诗归为“艳诗”。因为诸多文学家的否定,觉得这首诗不符合陶渊明的做派,所以编纂诗集的时候多数不把它收录进去。直到近代流传的陶渊明诗集,如果不是全本,也会很难发现《闲情赋》的影子。

但是陶渊明终究是一个人,他身上如果只带着“田园诗人”的标签,那么无非就是后人刻意把他“神化”了。难道田园诗人只能“采菊东篱”,而不能爱慕美女吗?正是《闲情赋》,把陶渊明这样一个人的形象丰富完整了起来。让我们后人知道,陶渊明不仅仅是清新的田园诗人,他还是一位感情丰富的男人,而这首《闲情赋》,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描写男女爱情的佳作。

现今发行的陶渊明诗集中,这首《闲情赋》大多数都会收录进去,更是证明了世人对陶渊明真性情的认可,而那些仍在批判的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也许就只认同“神”一样的陶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