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跌跌不休,P2P天雷滾滾,投資理財路在何方?

股市跌跌不休,P2P天雷滾滾,投資理財路在何方?

"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這句震耳發聵的"斷言",是不是正在逐步成為"證言"?!

"自從跟網貸大佬們學會了分散投資,雞蛋不要裝在一個籃子裡,聰明的我把資金分散放到了下列平臺:投融家、錢媽媽、銀票網、善林金融、唐小僧、聯璧......結果現在所有維權群裡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其中的辛酸、無奈、無助、憤怒、悔恨,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體會真切。

據不完全統計,6月1日至7月12日的42天內,全國共有108家P2P平臺曝雷,相當於每天曝雷2.6家,真可謂是"天雷滾滾",觸目驚心。其中,不乏有救命錢、結婚錢、買房錢都砸進去,有去無回,。

為何,近期P2P頻現倒閉潮呢?

首先,從大的環境來看,一方面政策環境上來看,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的備案雖然延期,但是也是近在眼前,政策上的要求比較高,一般的網貸平臺要想達標也絕非易事。另一方面,從整個國家的經濟環境來看,企業去槓桿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流動性,增加對中小企業貸款扶持,作為加槓桿而存在的P2P網貸生存空間自然受到擠壓。

其次,從P2P網貸發展的歷程來看,很大一部分平臺打著"普惠金融"的旗號,行"脫實向虛"謀求暴利之實。從開始校園貸、現金貸,到後來的股票配資,再到首付貸,資金流向大都集中在房地產、股票,等進行投機的領域,而這些領域恰恰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方向。國家調控的目的,就是防範發生系統性風險。國家明令禁止網貸公司開展此類業務,但實踐證明,效果不是很明顯。近期P2P網貸倒閉潮,就是因為這些資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股市暴跌以及房產嚴控,鎖死了流動性,P2P網貸公司焉有不死之理。

再次,從P2P網貸運行機制看。資產端,多是銀行等主流金融機構篩選後的次級資產,加之平臺盲目追求擴張,風控根本就不到位或者根本就是形同虛設,遇到風吹草動,發生延期乃至死賬都是很正常的;投資端,大都是缺少投資理財經驗,缺乏風險承受能力的中青年人群。由於盲目追求收益,缺少了對投資風險的判斷;網貸平臺,在國家明令禁止"不允許保本宣傳"的情況下,總是千方百計暗示產品的安全性和平臺的專業性以及資金實力,多方作用下,投資人財產損失自然是大概率事件。

最後,政策監管的滯後,缺乏誠信和自律環境的市場,導致了大量虛假、偽P2P平臺出現。人性的貪婪、狡詐、陰險、無恥,在P2P這面鏡子面前,暴露無遺。大量假標、自融、搞資金池、虛假宣傳、虛假增信(國資、上市系,引進戰略投資人)已經成為行業見怪不怪的"明規則"。行業泥石俱下,野蠻生長,豈有不出事之理。黃奇帆直言:P2P實際是"偏離了金融基本原則和規律"的情況下,在做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差不多的借貸業務。誰在監管?誰能監管?怎麼監管?讓它像蝗蟲一樣增長是對老百姓極度地不負責,所以重慶嚴格控制。

投資理財還有活路嗎?

目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上半年GDP增速6.8%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但同時,中美貿易拉開戰幕,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由此產生的消極避險情緒,導致我國股市暴跌,截止5月31日,股市縮水近6.3萬億。但這不是我國經濟的主流。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投資理財大有前景,關鍵看投到那個領域。

星住君認為,投資理財有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之分:

間接投資,也就是交給專業第三方平臺或者交易機構的投資,一般要求都比較高,要麼是對投資金額的要求,比如信託、私募,都要超過百萬,對投資人的抗風險能力是有要求的;要麼就是對投資人的專業投資能力要求高。比如股市、債市、期貨等,如果沒有專業的能力和專業的眼光,奉勸各位還是不要玩的。

直接投資,一般都是實物投資,比如,購買黃金、購買房產等的投資。這類投資,相對屬於比較保守的、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央行行長易剛指出,超過10%收益的理財產品,基本上不靠譜。從這一點上來說,廣大投資者基本上都屬於保守型理財人士。這也是為何房產調控,越調越火爆的原因。數據顯示,超過40%的新中產,更熱衷於投資房產。

現在那些領域投資比較靠譜呢?

星住君覺得,首先要記住兩條:一是看不懂的,千萬不要投;二是要分散投資。

看不懂的,比如發展吃不準(P2P),前景不看好(股市),真看不懂(數字貨幣),就不要投,或者儘量減少投資。

分散投資,要從更宏觀的角度辯證去看,分散投資,包括產品的分散、週期的分散、行業分散、投資領域的分散等等,正如文章開頭所言,集中在一個行業裡的分散,是不夠的。

再有,星住君建議大家,多一些直接投資,少一些間接投資。席捲海內外中國大媽,其實也代表著比較先進的投資理念。目前來看,投資不動產,應該屬於最為穩健的方式。

有人要問了,現在好的地方,都在限購,我們還有機會嗎?

當然有機會。請把視野放寬,限購的是商品房,公寓一般不在限購之列。目前來看,投資公寓應該視為是一種穩健的投資方式。

從投資技巧上看,最重要的是地段,其次看發展潛力。如果你投資的公寓委託第三方管理的話,還要看物業託管機構的管理能力。

從收益上看,一般來講,直購直租,要比專業託管收益上要低一些,專業託管要比專業經營要低。

所謂的專業經營,目前最為成熟的做法就是將公寓集中打造成星級酒店,引進世界級的酒店管理品牌入駐,提升知名度和管理能力,收益自然會高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