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溫馨提示: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閱讀前請準備好紙巾)

盛夏,夜幕降臨,城市的市井小巷裡,又升騰出了新的煙火氣,跑堂與食客的嘈雜聲、鍋碗瓢盆的碰撞聲、油水滴入炭火的滋滋聲,匯成了奇特卻又美妙和諧的樂曲。

在這些煙火氣之中,有一股獨特的味道,它帶著一點焦香,帶著一點菸燻火燎,這股味道來自燒烤。燒烤之於中國人,就如同炸魚薯條之於英國人,漢堡之於美國人,是一種稀鬆平常卻又常常想念的食物。

而燒烤攤,是國人真正的深夜食堂,在燒烤攤上,你能看見三五好友,就著堆成山似的烤串把酒言歡;也能看見人潮散盡後,一人面對三五竹籤寂寞獨酌;歡笑聲、談論聲、勸酒聲,在這裡,在美食麵前,沒有身份區別,無論是西裝革履還是背心短褲,在燒烤攤上都能拍著肩膀稱兄道弟。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說起燒烤,近日在網絡上火爆了的紀錄片《人生一串》,引起了所有吃貨的強烈共鳴,在豆瓣上獲得了9.0的高評分。通紅的炭火、滋滋作響的油花、飛揚的辣椒末、升騰的煙氣,透過屏幕都能讓人垂涎三尺。

作為一名資深吃貨,官微君今天來扒一扒讓人慾罷不能的燒烤。

滇式燒烤:四大派系 各出奇招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然而,燒烤卻是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都有的共同食物。從西北豪放的大塊烤肉,到東南沿海的海鮮燒烤,從東北的孜然串串,到西南的小燒烤,一根根燒烤竹籤,串起的不僅僅是食材,更是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情。

有人說"中國的燒烤有兩種: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雲南,地處中國西南腹地,氣候溫和溼潤,地產豐富,除了人們熟知的雲南菌子和鮮花外,雲南的燒烤在燒烤界也是鼎鼎有名。

雲南的燒烤大致分為"建水"、"箇舊"、"傣味"、"昭通"幾大派系,各派系各有其特色,由此也足以看出雲南人在燒烤上的創造天賦。在《人生一串》中,提到的"昭通牛肉小串"和"建水烤豆腐", 就屬於"昭通"和"建水"派系。

地道的昭通牛肉小串,挑選優質的黃牛肉切成小片,穿上竹籤,在烤之前,要先將肉串浸泡在滷湯裡,大火猛烤,鎖住牛肉的鮮嫩和味道,烤熟後放在盛有炭火的微型烤架上加熱保溫,滋滋冒油的小肉串才最香。在昭通,烤串得幾十串幾十串地買,吃串得一把一把地擼,這是昭通人豪爽的另一種表達,也是他們對於美食的尊重。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相比於熱火朝天、豪放不羈的烤肉串,建水的烤豆腐婉如江南女子般的清新和甜美。從建水小城西南口的大阪井,擔幾桶井水,與當地的黃豆浸泡,做出來的豆腐格外的香甜。就在井邊不遠處,圍著小方桌坐下,看著溼豆腐在烤架上逐個鼓起、表皮變得焦黃、開裂,夾起一個蘸上點蘸料,趁熱咬上一口,外皮香脆,內裡軟糯的口感,徹底地改變了人們原本對於豆腐的印象。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由於雲南地處少數民族地區,這也催生了出了當地特色的少數民族燒烤。

比如傣味燒烤,將食材配以天然的植物香料,包入新鮮的芭蕉葉中,用香茅草捆綁紮實。烤制過程中,芭蕉葉鎖住了食材的汁水和鮮嫩度,與此同時,食材也吸收了芭蕉葉的清香。其中,香茅草烤羅非魚是傣味燒烤的代表之作,烤好的羅非魚,表皮微焦、口感香脆,魚肉鮮嫩還保有汁水,再蘸上由小米辣調製的醬料,吃上一口,鮮辣的滋味讓人慾罷不能。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如果要問哪裡的燒烤時間最長,恐怕就要數雲南箇舊了,只要你有足夠的體力,永遠不用擔心燒烤吃得不夠盡興。箇舊的燒烤從早上開始,一直營業至凌晨兩三點。箇舊燒烤不僅時間長,品種也琳琅滿目,樹上的知了、水中的蜻蜓、竹子裡的竹蟲,吐完絲的蠶蛹都被穿成串上了雲南人的烤架。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而最讓廣大吃貨念念不忘的,是個舊的烤雞腳。雖然這個食材還有一部分人難以接受,但是愛它的人可是真愛粉啊。箇舊的烤雞腳,在烤之前,必經過長時間的熬煮,將滷汁滲透進食材中,以保證食材不至於寡淡無味,隨後再上架烘烤,在烤制的過程中,還會刷上一層蜂蜜,這種略帶甜味的風味似乎並不符合雲南人的味覺習慣,但卻為勇於嚐鮮的食客帶來了新的選擇。咬下一口,粘稠的膠原蛋白帶來的滿足感,甜味、辣味、鹹味帶來的複合口感在唇齒間交融,吃一次便會上癮。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當然,作為食用菌王國的雲南,烤菌子自然是雲南燒烤的重要組成部分。雨季一到,剛下山的野生菌菇就出現在了烤架上,菌菇中的核苷酸類鮮味物質,在炭火的炙烤下逐漸釋放,傳統的烤青頭菌、洋氣的烤松茸、創新的蘑菇包肉,這些絕不遜色於肉類的山珍同樣能滿足你的味蕾。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無蘸料 不燒烤

值得一提的是,與全國其他地區燒烤不同的是,蘸料——是雲南燒烤的靈魂。

不同於北方的孜然和沿海的蒜蓉,雲南人對於蘸水頗為講究,分為乾料和溼料,但是無論乾料還是溼料,糊辣椒是必備的,將幹辣椒一根根扔進柴火燒過後留有餘熱的火灰中,待到辣椒燒至接近焦糊時取出,放涼後裝進塑料袋裡揉捻,這就是上好的糊辣椒。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在糊辣椒中加入精鹽、花椒麵,就成了乾料。而溼料,也叫"蘸水",相比干料,品種頗多,製作也更為複雜。

這蘸水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相傳蘸水是由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們發明的,馬幫們出門時,隨身帶上一大塊鹽,趕馬途中在山野做飯時,從大塊鹽上敲下一點,放在火塘裡燒得通紅,往蘸水碗或煮山茅野菜的湯鍋裡一扔,"滋啦"一聲,鹽的香味從盛有蘸水的碗裡或湯鍋中飄出,山茅野菜就著蘸水十分下飯開胃,馬幫的蘸水也由此傳入民間。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自從蘸水在雲南民間盛行之後,蘸水的種類也逐漸豐富起來,有以滷腐為主,加入小米辣、蔥花、芫荽、折耳根等作料的滷腐蘸水;也有糊辣椒配木姜子油,以及蔥薑蒜末花椒的胡辣子蘸水;還有用梅子老醋汁、糊辣椒、蒜蓉、薑末、白糖、麻籽等調製出來的梅汁蘸水;更有吃傣味燒烤時用的傣味蘸水,這種用西紅柿、蒜泥、小米辣等調製的風味蘸水,酸爽可口,在夏天尤其開胃。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忍不住地嚥了幾下口水?燒烤獨特的炭火味和焦香味,確實能讓人兩呷生津,然而,人們對於燒烤的熱愛不僅僅來自於對美食的嚮往,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情。卸下一天工作的疲憊,在燒烤攤前坐下,與三五好友天南海北地大聲暢聊,這才是最接地氣的市井生活,也是大部分普通百姓的百味人生。

人生之快,莫過於幕天席地,與三五好友,吃著燒烤,聊著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升騰的煙火氣中,雲南在向你招手,快來彩雲之南嚐嚐滇式燒烤的獨特魅力吧!

世界深藍湖區 世界度假灣區

盡在莎梅溫德姆花園酒店託管公寓

約59-112㎡一線湖山勝景

約69萬/套起將湖一生珍藏

由全球TOP1溫德姆託管運營

更享5-8萬/年綜合收益

全年20天/間起全國換住SVIP權利

共享撫仙湖世界級旅遊灣區發展紅利

……

敬請垂詢

021-5258 0550(集團電話)

136 6978 8280(仙湖資產私人顧問)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有味丨“中國有兩種燒烤:一種叫雲南燒烤,一種叫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