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秋:国有车企改革的核心是推动生产和发展

中国网汽车8月14日讯(记者 王芳)8月13日,由寰球汽车主办的由寰球汽车主办的主题为“多元、纵深、目标‘思辩’国有车企变革的N+1时代”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研究国企改革最权威的5位专家学者,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侯云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姚景源,与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一起,共同对国有车企改革这一话题展开多维度的讨论。

论坛围绕汽车行业解析国有车企改革的渊源与联系,向外界传递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真正初衷以及国有改革的“N+1”方式是什么。从而解决战略投资者无法长期持有国有股权与接受混改即是企业经营溃败的担忧;同时,解读“混改”是否是国有汽车企业改革的唯一方式,探讨国有汽车改革该如何“因地制宜”,梳理适用于当下汽车企业改革的方式方向。

吴迎秋:国有车企改革的核心是推动生产和发展

提起国有车企改革这一话题,舆论对此认知总是片面化、简单化。却没有真正读懂国有车企改革背后的“改什么、为什么改、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等基本问题。目前来看,在国有车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也被看做是国有车企改革的唯一突破口,从2014年混改被写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北汽集团、奇瑞汽车、上汽集团、江淮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等企业就陆续开始通过交换持股、管理层持股,引入行业外投资者等,吸引各种所有制的资本进入。其实,针对国有车企变革并不简单的只有混改这一条路可走,至于到底哪条路更适合国有汽车企业改革的方式正是此次论坛讨论的焦点。

在本次论坛上,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认为,国企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有待解决。国企如何发挥其优势?如何实现体制机制的改革问题?是我们当下面临的新话题。新汽车的不断进步,传统汽车人才向造车新势力流动,这对传统车企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

吴迎秋:国有车企改革的核心是推动生产和发展

吴迎秋表示,国有汽车企业的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了方方面面,其复杂性使得我们不得不用一个论坛的方式把这些东西进行一个初步的梳理。论坛上,吴迎秋从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新能源以及奇瑞等企业出发,说明了国有车企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并且趟出了一条道路——混合所有制改革,但这并不是车企改革的全部。

同时,吴迎秋指出,只要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要以市场为最终导向,以市场的需求为需求,国有车企的改革一定是多元的,一定是各种方式,国有车企改革的核心是推动生产和发展。

在本次论坛上,几位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企业目前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国有车企改革势在必行,同时,我们也将更多地参与到整个世界汽车的变革之中,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更加积极更多元化地去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