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终不忘,老骥仍伏枥——记贵港交警二大队车驾管老民警何维凡

初心终不忘,老骥仍伏枥——记贵港交警二大队车驾管老民警何维凡

他,年轻时从军报国,

转业从警后退伍不褪色,

时刻以人民警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热情为民服务。

他叫何维凡,中共党员,生于1958年12月,1974年参加工作,1978年应征入伍,从军3年,1981年调入公安系统。

37年里,他见证了贵县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公安事业的变革,他由一名青涩的帅小伙儿变成了两鬓斑白的“阿凡叔”,却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大队车驾管岗位,用青春和热情谱写了一曲曲为人民服务的无私赞歌,先后多次荣获个人三等功、先进个人、嘉奖等多项荣誉。

学无止境 甘为“孺子牛”

2010年,何维凡从贵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调到支队直属基层大队二大队,从事车驾管工作。何维凡深知车驾管业务窗口系大队的形象窗口,唯有业务娴熟,才能服务好办事群众。

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操作技术,啃下了自动化办理车管业务这根硬骨头;并坚持学习法律法规,做到业精技强,给前来办事的群众满意的答复,展现贵港交警良好形象。

作为车管所岗位的考试员每年都要进行无纸化业务考试,为了做到在短时间内及时掌握甚至熟悉岗位业务,何维凡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每次在业务考试中都能够拿高分,不仅没给大队拖后腿,更是让很多年轻民警自叹不如。

在车驾管业务大厅,何维凡负责驾驶证制证打印、材料审核、归档工作及业务咨询等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办事群众,他总能保持一脸亲切的微笑、一腔热情,服务周到,普通话、贵港话、客家话、土白话切换自如。遇到不识字的群众,他耐心指导;遇到蛮横不讲理的群众,他以法服人;遇到下班时间还有未办完业务的群众,总是推迟下班;遇到有急事的群众倾心相帮,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他就是这样,对待工作扎实认真、窗口服务尽善尽美,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扎根窗口服务第一线,积极开展限时、延时服务,让群众满意在车驾管窗口。

初心终不忘,老骥仍伏枥——记贵港交警二大队车驾管老民警何维凡

言传身教 做好“传帮带”

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民警,何维凡没有选择安逸等待退休,而是怀抱出新,坚持那份平凡的理想,充分发挥着余光余热,全身心投入到车驾管第一线,工作中注重言传身教,将几十年的交通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对年轻一代“传、帮、带”。

平时,他严守警察职业操守,遵守大队及车驾管大厅的各项规章制度,热情服务群众。窗口来了新民警,在带领新民警时他以身作则,不摆老资历,他以“传、帮、带”的方式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所学业务技能无私的传授给一批又一批的车管窗口业务民警、协警,同时也虚心的向他们学习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技能。他常鼓励年轻同志说:勤学多思,要带着感情为民服务,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呢。他经常说:群众来办理业务,对业务流程不熟悉,年轻同志不要不耐烦,要学会换位思考,新民警初次接触新业务也会不熟悉,要耐心为群众解答疑难,认真办理各项业务。让群众感觉你是真心为他服务,时间久了群众自然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不要让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变成一句口号。在他的影响下,新民警都成长为大队的业务骨干。

初心终不忘,老骥仍伏枥——记贵港交警二大队车驾管老民警何维凡

警心不老 夕阳“更美好”

他常用“老骥伏枥志在为民服务”勉励自己,证明自己“不老”。为了缓解大队队警力不足的压力,作为车管工作的老同志,他仍然跟普通民警一样一直战斗在窗口一线,与民警、协警一道为老百姓办理各项车管业务、下村宣传、指导车管等各方面工作。2015年4月,大队从桥圩镇搬迁到港南城区,大队桥圩点车驾管业务仍继续保留。作为老同志,他原本可以在城区轻松地工作,但是他自愿把工作机会留给年轻人,自己却每天早早地从城区坐30分钟的车程到达桥圩点开展车驾管工作,下班后再从桥圩坐30分钟的车程回到大队继续开展车驾管审核工作。每天下班后,你总能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服务大厅里,带着老花镜,认真细致地审核每一份车驾管档案,把好最后一关,签字、盖章,他用亲力亲为、真诚细致实现了车驾管工作“零失误、零投诉”,深受群众的称赞和同事们的敬佩。他扎根一线的一言一行感染了身边所有的人。他说,退休前将继续扎根基层,积极奉献,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做为。

时光如水,淘尽千千浮华;

岁月如刀,雕刻铮铮警色。

从青丝到白发,何维凡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热心不改、初心不变,将严于律己的优秀作风融入到车管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全部青春,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将党旗下的宣言践行于工作中。他是最可爱的阿凡叔,是最值得尊敬的老民警,也是最值得我们点赞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