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勤」工作法讓他們成爲羣衆的貼心人

“感謝民警同志們,因為有你們,咱們市場才這麼平平安安!”前不久,金銀灘鎮九公里農貿市場的商戶們來到金銀灘派出所九公里市場警務工作站,向民警遞上了一面錦旗。

利通區金銀灘鎮九公里農貿市場,是一家佔地260畝的區域性大型綜合市場,流動人口眾多,人員結構複雜,商鋪密集成片,矛盾糾紛頻發,治安形勢嚴峻,管理難度極大,屬於典型的治安亂點、難點區域。

今年以來,針對金銀灘鎮農貿市場治安現狀,利通區公安分局金銀灘派出所探索應用“1+X+N”社區警務工作模式,聯合金銀灘鎮政府相關部門,經過反覆琢磨,精細籌劃,決定大力發展“N”的力量,最終成立九公里市場警務工作站。

每逢開集,派出所社區民警聯合鎮綜治辦、禁毒辦、司法所、市場管理所工作人員共同辦公,負責警務工作站的民警輔警和市場管委會工作人員組成市場紅袖標巡邏隊,形成“勤防控、勤化解、勤宣講” 的“三勤”工作法,針對市場管理對症下藥,破解市場治安管理難題。

社會治安“勤防控”

2018年春節前夕,剛從外地務工回來的金銀灘鎮東溝灣村民楊某來到金銀灘農貿市場準備購買年貨。臨近春節,市場內人流量大,楊某彎腰拿商品的瞬間,感覺自己被人撞了一下,在付錢的時候一摸後褲兜,發現錢包已被人偷走。

出警民警根據楊某的描述調取了市場周邊監控,均沒有發現盜竊嫌疑人的影子。走訪半天后,才從一個攤主那裡得知竊賊從另一個路口離開了現場。市場內部四通八達,出口眾多,只有主要幾個出口有監控攝像頭,其他出口成了治安盲點。

“不能等到發案後再補短板,要勤抓治安防控工作,確保視頻監控全覆蓋,不留死角。”金銀灘派出所所長張振忠說。

為了儘快整治這一治安盲點,警務站社區民警迅速走訪摸排市場出口數量,並以實際攤位為單位,每行每列安裝攝像頭,同時聯合動員市場內商鋪業主主動安裝監控探頭40餘個。

為了有效增強市場治安防控效果,由警務工作站的民警、輔警和市場管委會工作人員組成市場紅袖標巡邏隊,在開集高峰期時段,通過步巡、車巡的方式在對農貿市場主要出入口、人員密集區域開展巡邏,增加見警率,震攝犯罪,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確保群眾的求助能夠第一時間得到響應。安裝在農貿市場內的大喇叭也為防控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社區民警和市場管理員通過大喇叭在開集高峰期時間段全方位提醒群眾加強財物管理。

通過織密農貿市場安全防控網,從而形成市場有技防、街巷有人防,商鋪有自防的立體化治安防控模式。市場治安治安形勢明顯好轉,警務工作站運行至今,金銀灘農貿市場涉及盜竊類警情零發生。

矛盾糾紛“勤化解”

每逢開集,各類矛盾糾紛層出不窮,三言兩語氣急敗壞撕扯打架的事情更是屢見不鮮。由於趕集的群眾都是來自不同地方,流動性大,一旦發生治安案件,出警民警往往在調查階段很難取證。

“矛盾糾紛如不及時調處,容易升級為互相鬥毆的治安案件,對市場秩序影響很大,也不利於管理。”農貿市場管理所負責人馬建林說道。

針對農貿市場矛盾糾紛多的現狀,警務站結合市場特點,社區民警聯合鎮綜治辦、司法所形成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機制,本著“調小調早、矛盾不出市場”的工作理念,把矛盾化解過程變成尊重民意、化解民憂、維護民利的過程,從源頭上防止矛盾風險產生。

市場有矛盾糾紛警情,網格區市場管理員先到現場進行勸說,並將矛盾雙方帶到警務站,社區民警和綜治辦、司法所工作人員根據矛盾糾紛特點進行調解,對可能引發的群體事件、惡性事件的糾紛始終堅持彙報在先,控制在先,調解在先,努力把不穩定、不和諧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

截止目前,聯合調解矛盾糾紛20餘起,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由原先派出所民警的“單打獨鬥”,到現在第一時間化解的全新局面,市場內部因矛盾糾紛轉化為治安案件的警情明顯下降。

政策法規“勤宣傳”

“派出所的民警們每逢開集的時候都來給我們發宣傳冊,聽的久了,好多法律我都知道,也避免了上當,有時候我還願意諮詢民警好多政策問題,社區民警也很熱心的給我解答。”市場店鋪業主王學兵說。

為了更快更有效地將宣傳政策法規,警務站社區民警利用開集集市群眾多的機會,在人口密集區域設立宣傳點,按照不同時間段選擇不同的宣傳主題,向趕集群眾和商戶發放各類宣傳資料。

社區民警還不時地結合工作中發生的真實案例進行政策法規的講解宣傳,並且利用微信、美篇等新媒體媒介發佈電子宣傳資料進行法制宣傳,形成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在社區民警的積極主動作為下,九公里市場警務工作站通過實施“三勤”工作法,不斷織密織牢市場安全防範網,金銀灘農貿市場治安混亂的狀況得到有效扭轉。今年上半年,市場因矛盾糾紛升級引發的案事件、各類刑事、治安扒竊案件大幅下降,治安環境發生了大轉變,“三勤”工作法成效顯著。

“三勤”工作法讓他們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三勤”工作法讓他們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三勤”工作法讓他們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