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活着》,你未曾看见的阴暗面,才是电影的精髓

《活着》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两遍,书也翻过三四遍,从一开始泪流满面,到后来缅怀感叹,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其实故事情节倒是不重要的,小说中心思想及表达的一些行为理念,才是应该值得关注的,似乎每一句话,每一个转折,都有深意,看到每一个部分,都希望能有好的转机,上天能够怜悯这些努力生活的人。于是越看越悲,越不能自拔。

关于电影《活着》,你未曾看见的阴暗面,才是电影的精髓

电影《活着》,本着短小精悍的原则,将书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都一再缩减,只凝练出最关键的剧情和人物关系,此片中的徐福贵由葛优饰演,陈家珍由巩俐饰演。剧情讲述了一个地主家的少爷,年少时贪玩好耍,不爱学习,一再迷恋赌博,将祖宗留下的田地家业都输得精光,最后没有地方可以住,老父气得吐血身亡,最后将母亲的首饰卖掉租了间小房子,准备踏实勤恳地干活来养活一家人,偏偏又遇上母亲生病,上街买药时候被国民党抓壮丁去了异地他乡,好不容易等到打赢了仗能够回家,却得知母亲已经先走了,女儿也患过高烧落下残疾,不过万幸,总算是回家了,尽管遭受这么大的变故,家珍都一直守着家,不离不弃,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总有希望。但是意外总比明天先来,经过了一系列的时代变革遭受许多磨难,好不容易将孩子抚养长大,儿子有庆又在医院给别人输血死掉了,这无疑给了富贵一家巨大的重创,这还不算,就是在富贵的一生中,总在送走别人,儿子走了,女儿也走了,在所有人说起来都是这样的轻描淡写,但是对于富贵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而在书上描述得更为惨烈,全家那么多人,一个一个离开,最后就只剩富贵一个人,这也是书本的开篇,富贵与老黄牛的对话,只剩下他一个人,无所依附。

关于电影《活着》,你未曾看见的阴暗面,才是电影的精髓

片中的描述是以富贵的一生为主线索,完全站在一个客观孤立的角度对情节展开描述,并不刻意评论,情节值得一说的是,事件线索并没有大起大落,人物构造上也没有大恶大善之人,都是朴实的百姓,过的也是朴实的生活,重点是放在了一种无声无息的角度上,在思想情感上,一种脱离了物质生存,高于物质层面的精神层次的追求。仔细说来,电影中的情节倒不如原著中惨烈,但是电影是一种有声有型的导读工具,帮助观众进入到一种情景当中,电影中所营造的一种基调就是,在生死病痛的磨难面前,人的力量总是那么弱小和卑微,显得无能为力,想来任何一个人,从腰缠万贯到家徒四壁,从人丁兴旺到孤苦伶仃,都会感伤悲痛,富贵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关于电影《活着》,你未曾看见的阴暗面,才是电影的精髓

电影主要是向大家传递一种生而为人,就要不畏艰险地要活下去的思想,但其实还有一种很重要的东西,是隐匿于无形之中的,就是关于“活着”这两个字的思考,片中的人物都是渺小的,却又是伟大和善良的,面对亲人一个一个离去,富贵是感受到悲痛欲绝,心中却始终有一个信念,就是,无论发生什么变故,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都要活着。

关于电影《活着》,你未曾看见的阴暗面,才是电影的精髓

在当今,人们的思想压力越来越大,许多时候都因为禁受不住生活的磨难困苦,从而心思抑郁,情绪常低沉和消极,求生欲也有下降的趋势,这无疑是一种不好的趋向,电影所传达的思想,正是要拯救这些在求生欲中挣扎的人们,告诉人们,无论任何时候,活下去。

关于电影《活着》,你未曾看见的阴暗面,才是电影的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