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邛竹缘岭,菌桂临崖。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 邛崃•慈竹)

竹,是世界上最坚韧最经济的材料之一,通过匠人灵巧的双手将竹篾挑压交织编出各种形态的精致工艺品。四川盛产竹,瓷胎竹编则取材于邛崃地区的优质天然慈竹。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瓷胎竹编又称竹丝扣瓷,是用头发丝一般粗细的竹丝均匀编织于瓷胎之上,让竹丝铺就的细腻花纹紧紧地附着在瓷胎上面,使竹丝如同从瓷胎中长出一般。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在旧时,竹编器皿在人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竹编曾是人们世代相传的谋生手艺,但如今却难觅后继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瓷胎竹编”传承人的谭代明曾说,自己之所以能坚持这一“绝活”的原因——“因为我并不以此为唯一的谋生手段。为了维持生活,降低要求去走量,这是大忌。我宁可做点别的营生来养活我的手艺。我开过茶馆,开过面馆,卖过汤圆,看上去时间少了,我却得以跳开一段距离,静静思量,我还可以编织出更美丽的东西。”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温润如白瓷 坚韧比竹丝

不以“绝活”谋生是根本,

不为生计犯愁是保障。

能于安稳日子之余,

执着于一艺,人生之大幸事也。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谭代明

1957年生,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国家级非遗“瓷胎竹编”省级传承人,瓷胎竹编第三代弟子。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瓷胎竹编起源于明清时期,是一种纯手工制作的精美艺术品,以依胎成型、紧扣底胎为其特色,多为贡品和皇室享用。

瓷胎竹编产品只有四川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

2008年,瓷胎竹编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与瓷胎竹编邂逅

说起与瓷胎竹编的邂逅,是几经辗转后的惊喜。19世纪80年代,谭代明由玉器厂被调到了成都竹编工艺厂。这次工作调动,决定了谭代明之后三十多年的人生轨迹。

她说:“第一次到竹编厂,看到厂子里大片大片的竹编工艺品,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天不遂人愿,手工编织品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竹编行业被大众所抛弃,竹编艺人多被迫转行。在丈夫的鼓励下,谭代明为了心中的那份热爱坚持了下来。经历三十载风雨,她始终坚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她多次作为瓷胎竹编的代表参加大型展示、交流活动,后来还陆续去到瑞士、法国、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地。所到之处,无一不惊叹于瓷胎竹编手艺的精彩绝伦。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匠心传承

陪伴瓷胎竹编三十多年,谭代明为学到这门手艺并且传承下去感到十分高兴和满足。瓷胎竹编是纯手工的东西,做起来很辛苦,而且很费眼睛,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这门古老技艺。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如今,她在做竹编之余做起了老师,陆陆续续带了20几个学生。其中觉得辛苦半途而废,或是把竹编当做兴趣爱好只学个一年半载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谭代明一直想找个能传授全部技艺的关门弟子,却还没有实现。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瓷胎竹编的制作

“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丝”,是瓷胎竹编工艺的几大要诀。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选竹丝)

第一步是要选上好的竹丝。采回来的慈竹,经过一道道工序——刮青、破节、晾晒、烤色、起薄、揉出丝,从匀刀里拉过,反复加工成一两根头发丝厚、四五根头发丝宽,不腐不蛀、光滑柔软的竹丝。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竹丝制作完成后,再根据瓷胎尺寸,裁剪用作编织经线的竹篾,并将修裁后的竹篾,按一定规律排列在圆形木座上,用作为纬线的深色竹丝把竹篾固定,之后,便可以一圈圈地编织。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在三十多年的竹编生涯中,谭代明一直在不断尝试突破传统瓷胎竹编的呆板单调,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图画融入其中。创新后的瓷胎竹编,既有绘画艺术的神韵,又完美体现了传统竹编的细腻与精致。这些创新,都是她和丈夫一起完成的。他们共同创作过乐舞伎、汉代马车、丹顶鹤、川剧脸谱、大熊猫等图案,瓷胎竹编本身的端庄清秀、古朴典雅,加上栩栩如生的绘画点缀,使作品更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如果还有机会去选择人生的道路,谭代明也许不会再选择做一名竹编艺人,但此生,她选择了手艺,也就选择了人生,细密的竹丝仿佛化做了一张竹网,人在织网亦似人在网中,无处躲藏,唯有传承。传承的道路,她义无反顾。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拾起传统,是坚守;走出守旧,是突破

两者兼得之,方成传世匠人。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瓷胎竹编|灵巧的指尖手艺

为了传播成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得以传承。由斯维登集团和途礼公司主办的主题为“创意天府,礼遇成都”首届“天府途礼”特色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项目创意设计大赛正在报名中。

本次大赛希望设计师能充分了解成都的文化底蕴,用匠人精神结合创意为成都做出既符合市场又结合传统文化的产品。

更多创意大赛信息

请扫描图中二维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