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EGFR和ALK突變的靶向藥梳理以及用藥順序討論

肺癌EGFR和ALK突變的靶向藥梳理以及用藥順序討論

在肺癌病人實際治療過程中,一直採取的治療措施是先使用一代靶向藥物,然後再根據基因變異情況使用新一代的靶向藥物 ,這個也被稱之為靶向藥物的“順序給藥治療”

但是,這種治療理念逐漸地被懷疑,因為如果 直接使用新一代靶向藥物,患者有可能獲得更長的無進展生存時間,更低的毒性,以及對腦病灶的控制,因此也有不少專家呼籲直接在一線就開始使用新一代靶向藥物。

肺癌EGFR和ALK突變的靶向藥梳理以及用藥順序討論

目前,支持這兩派的人都聲稱有臨床試驗證據,那麼究竟哪種方式好?

昨天剛剛發佈自然雜誌子刊的一篇綜述回顧了目前研究數據,做出了總結。癌度為大家編譯了這篇文章,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個肺癌靶向藥物使用次序的辯論世界:

首先說明,文獻中的數據主要針對的是肺癌中最主流的兩個靶向藥物集群:

一個是針對EGFR基因的靶向藥物,如易瑞沙、特羅凱和泰瑞沙;

另一個是針對ALK基因的靶向藥物,如克唑替尼、艾樂替尼和勞拉替尼。

EGFR第一代藥物是易瑞沙、特羅凱和凱美納,第二代藥物是阿法替尼和達克替尼。

當病人使用第一代靶向藥物的時候,會有50%的概率出現EGFR基因的T790M突變,使用第三代藥物泰瑞沙(也稱奧希替尼)治療。

肺癌EGFR和ALK突變的靶向藥梳理以及用藥順序討論

如上圖所示,當第三代靶向藥物耐藥的時候,根據是否有C797S以及與T790M的構型來選擇聯合靶向治療,或者化療。

總體上EGFR靶點的靶向藥物多,而且在不同的治療時節都有很多選擇和方式,在決定選擇哪一種治療策略的時候,需要結合病理分型和基因檢測。

ALK的第一代藥物是克唑替尼 ,但是耐藥基因突變譜比較複雜,可能會涉及多個ALK基因位點,這個比例佔到了56%,ALK的二代藥物包含艾樂替尼、色瑞替尼、布格替尼(AP26113)、勞拉替尼(3922)。

肺癌EGFR和ALK突變的靶向藥梳理以及用藥順序討論

相比EGFR靶點,ALK靶點的耐藥機制更為複雜,而且ALK靶點的靶向藥物往往比較貴。

因此在選擇藥物的時候應該有所抉擇,最好結合病理分型和基因檢測的結果來進行確定。

沒有較好治療策略的時候,可以試著參加臨床試驗或者進行化療。

靶向藥物用藥順序怎麼選?

注意本文的下一代的靶向藥物,對於EGFR靶點是指泰瑞沙,對於ALK靶點是指艾樂替尼、色瑞替尼、布格替尼和勞拉替尼。

我們先來看一下EGFR靶點不同靶向藥物,在無進展生存時間這個維度的數值比較情況,很多臨床試驗給了我們一些參考和啟示。

肺癌EGFR和ALK突變的靶向藥梳理以及用藥順序討論

如上圖所示,對於EGFR靶點,如果是先是一代,病人足夠幸運是T790M突變陽性,然後再使用三代EGFR靶點藥物,則無進展生存時間是最長的。

而且大家注意到一線使用達克替尼的PFS是14.7個月,如果加上二線泰瑞沙的10.1個月,那就是24.8個月,這自然是比一線使用泰瑞沙實惠。

這裡所有的可能性是病人一代靶向藥物耐藥之後,要是存在T790M突變才可以。

圍繞EGFR靶點,估計是否一線直接使用泰瑞沙,還需要繼續爭論一段時間。

之前有專家呼籲直接用新一代靶向藥物,這不僅僅是提現在無進展生存時間PFS的相加的數目上,還會表現在新一代靶向藥物對腦病灶的控制能力,以及對生活質量的改善。

以ALK基因突變為例,有22-23%的ALK突變的肺癌病人在診斷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中樞神經系統轉移,在使用第一代ALK靶向藥物克唑替尼的時候這個比例增加到了45-70%,而新一代的ALK靶向藥物如色瑞替尼、艾樂替尼的腦部病灶控制活性就好很多,使用色瑞替尼的病人有45%的病人有腦部病灶應答,艾樂替尼的病人則是64%有腦部病灶的應答。

標準劑量的布格替尼(AP26113)的腦部應答率達到了67%,腦部病灶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PFS達到了18.4個月。

而且如果病人使用過2種以上ALK靶向藥物且腦部病情進展後,使用三代ALK藥物勞拉替尼又可以獲得42%的控制,勞拉替尼的腦脊液的滲透率可以達到75%。

也就是對於ALK突變的病人,直接使用新一代靶向藥物,可能更好地可以控制腦部病灶的進展,可以改善生活質量。這就不單單是把PFS相加起來的數目問題了。

肺癌EGFR和ALK突變的靶向藥梳理以及用藥順序討論

如上圖所示,上面這個ALK靶點的靶向藥物的臨床試驗表明,其實在一線使用克唑替尼似乎不是很有優勢,而且克唑替尼對腦部病灶的控制較弱。

而如果再一線使用艾樂替尼、色瑞替尼則病人獲益應該是最好的。

從上圖來看,二線使用布格替尼的效果似乎優於艾樂替尼,但目前還沒有布格替尼一線治療ALK突變病人的治療數據,而且最重要的是二代ALK藥物對腦病灶的控制能力都不錯,這對於病人的生活質量是影響很大的。

一個比較明顯的加減法題目,病人一線使用克唑替尼,二線使用色瑞替尼的無進展生存時間總和是16.3個月,而一線使用色瑞替尼的PFS是16.6個月。

如果病人一線使用克唑替尼,二線使用艾樂替尼的PFS總和為10.9個月加9.6個月,總和為20.5個月,但是一線使用艾樂替尼的PFS是25.7個月。

也就是先用克唑替尼一線,再用其他二線ALK藥物的PFS上是不利的。

結合腦部病灶的控制能力,這些也說明了為何臨床專家在呼籲一線使用新一代ALK靶向藥物。當然價格也是一個因素,賣的便宜點估計就好了。

結語

最後總結一下本文的重點:

1. 目前圍繞肺癌EGFR和ALK靶點的最佳靶向治療策略仍然存在爭議。

即一代藥物耐藥後使用新一代靶向藥物(順序治療),還是直接一線就用新一代靶向藥物。兩種策略都有優缺點,需要結合病人的各種條件綜合權衡。

2. EGFR靶點的最佳策略之爭還將繼續,尤其二代藥物達克替尼的PFS可以達到14.7個月,幾乎追上了三代藥物泰瑞沙。

而如果這部分病人再可從泰瑞沙治療受益,將會是獲益最大的群體。

3. ALK靶點的靶向藥物,從上面的圖示可以看出,一線使用新一代ALK靶向藥物是比一線使用克唑替尼,不管是PFS、腦病灶控制、毒副作用上,都是更好的。

當然這裡價格是一方面的因素,呼籲這些藥廠考慮中國國情,降低藥價,更多的人買藥物達到薄利多銷。

關於肺癌EGFR、ALK靶向藥物的使用策略就給大家編譯到這裡,關於本文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歡迎關注癌度公眾號,加入癌度微信交流群諮詢。


參考文獻:

Gonzalo Recondo,et al., Making the first move in EGFR-driven or ALK-driven NSCLC: first-generation or next-generation TKI?,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14 August 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