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和杨韬约的采访时间是上午十点,【宁化客家人】提早了一个小时到他的净一设计事务所,知道我早到后,他急匆匆赶来事务所。

净一事务所,一面幕黑的logo墙后面是极具设计风格的办公区。一张长案上摆着涩品-黄酒的些许元素,另一张泡茶台上一端放着一台电脑,一端摆着一套小茶盘……略带深色的空间里,每一个视觉都是他的设计元素。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涩品

1979年出生于福建宁化的杨韬,身兼数职:净一™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涩品™创始人,SGDA会员。

杨韬200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成立杨韬设计事务所,2006年更名为“淨一™ 设计事务所”。作品屡获国内外各大设计类奖项,其中他采用宁化的木活字及玉扣纸手艺进行设计的《黟县百工》一书获得2014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黟县百工》

他的作品还经常受邀参加国内外各类艺术、设计展览如:2014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16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2016年与左靖团队参加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2017深圳 《图像的框架》谷神变Ⅱ群展、2017 以纸抵心24城X24位设计师邀请展、2017上海二十四节气艺术设计邀请展、GDC 2018全球巡展--英国展等……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KAFFESPA

杨韬也就是在其设计领域越来越有影响力的2017年,强迫自己放下了设计事务所的对外业务,带领团队扎进了“涩品”——黄酒系统的重置中,为此,他计划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推动这份情怀。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涩品

尴尬·出去

杨韬小时候的艺术梦想是当画家,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画画,后来考上福州艺术师范学校的时候还以为离自己的梦想又进了一步,直到毕业分配去当教师才知道并非如此。

杨韬毕业分配在宁化湖村的龙头小学,“语文、数学、美术一块儿教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杨韬自己是喜欢从事画画艺术的,所以那年暑假,他在县图书馆楼下开了个画廊卖画,有自己画的,也有进购的商品画。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作品‘熊猫精酿’

当小学教师和当一名出色的画家是两回事,这在杨韬的心里产生了很大的落差,再者,从在城里生活惯了,被分配到乡下,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也让他感觉到“尴尬”。为了改变,他决定再考。1998年9月,杨韬如愿考上中国美术学院,当了一年的小学老师,他匆匆离去。

杨韬在大学里学的是视觉设计,在大学那会还做了几年的兼职,积攒了一些经验。每个人都有念家的情怀,杨韬也不例外。毕业时杨韬选择回来福建,当时考虑的就是福州和厦门,最后,杨韬选择在厦门开了个小工作室,为客户提供品牌设计服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作品‘张家界板栗山’

刚出来工作,杨韬在工作室里预留了卧室,白天黑夜都泡在案子上,每天一睡醒来就直接投入到设计中。“脑袋里装的设计总是比生活多”,所以,他不太记得住走过的路。

在做了四年的设计工作后,杨韬感觉到视觉设计已经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他很清楚“建立一个品牌,视觉设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2006年,杨韬的设计工作室更名为“净一设计事务所”,同时也跨界到空间设计,“把平面、视觉、空间结合起来做,这样对品牌呈现的维度就会更丰富”。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涩品·食

从工作室到事务所,从平面跨界到空间,沙爹大叔、熊猫精酿……随着案子的积累和经验的丰富,杨韬用“做得相对顺手”来形容自己的设计事业。其实在设计圈内,杨韬更是声名鹊起。但是杨韬不满足这样的成就感,“不论平面还是空间,其实都属于产品的外在包装,品牌的核心应该是产品本身”。2010年,杨韬第一次想到做产品,但却不知道从何入手。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作品‘沙爹大叔’

也是在这一年,杨韬在设计中遇到一个“在设计上基本上全部听我们的”的客户,杨韬称他是“非常好的客户”,能完全地让设计师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从踏入设计开始,一直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客户走到无缝对接的理想状态,但是当这种渴望真正实现和完成以后,突然意识到原来的这种表达方式可能是一个过去式”,杨韬开始思考自己未来应该怎么走。

而在此之前,杨韬心中一直有很明确的方向,同时他心里也装着很多他喜欢的非常厉害的国际设计大师,但他知道,前辈们的路线不可以复制,而当下的自己,应该还有当下的探索方向。

介于想做产品又不知道从何入手,和对于自己探索的方向,杨韬陷入了迷茫。

迷茫·回家

整整两年的时间,杨韬都处在一个迷茫期。

“迷茫,比天天熬夜地干一件事情更累”,杨韬说。

家是一个心灵的栖息所,对家乡的眷恋,是镶嵌在杨韬骨子里的魂。“既然不知道要做什么,就回到最熟悉的地方去”,2012年,杨韬回到宁化,和好友鬼叔中、孔德林一起做了一场叫“清明计划”的实验型展览。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清明计划”海报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清明计划”是杨韬做的第一个与家乡有关联的事情。2012年下半年,杨韬抛下工作室的琐事,提早了几个月就回宁化,在老家的几个月里,他们三人从各自的角度,一个村一个村的去搜集关于民俗民艺的相关事物,包括草鞋、蓝布衫、凉茶、萝卜干等特产,2013春节过后的清明期间,他们把收集到的事物摆在赖畲村的兵工厂外面的荒野地上做了一场没有观众的展览,让废建筑都变成了背景。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清明计划”

这场没有观众的展览,传递着游子对家乡的发现和发声,引起了国内不少媒体的关注,在当时对城市关注乡村建设、文化青年返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清明计划”

“清明计划”只是一个起点。也因为这场没有观众的展览,《黟县百工》的主编左靖老师找到了杨韬,让他接手百工的书籍装帧设计

为了更好地映衬《黟县百工》别册里记录的即将消失的七个工艺,杨韬选择用宁化的木活字印刷和玉扣纸做成别册,还同时在插图上烫金箔,这来源于中国民间的冥纸工艺,有祭奠传统手工艺消失的含义,对传统呈现了崭新的视觉表现。后来该书荣获2014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还获得其他好几个奖项。

做这本中国最美的书,杨韬说除了要感谢鬼叔中对的这两项手艺的挖掘,特别要感谢木活字印刷传承人邱恒勇和巫松根,“2000册的印量,师徒二人印了近半年的时光,光补刻木活字就1200余个”。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黟县百工》

在“清明计划”的过程中,杨韬对宁化的锡酒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6年,杨韬开始思考关于锡的器物的重新设计。“毫无疑问,锡对于酒是绝配”,杨韬想到的是家乡的隔冬老酒。宁化的隔冬酒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黄酒的一个支系。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涩品

杨韬做过数据调查,黄酒是世界三大酒类之一,但是现在的黄酒,在酒类市场却是最低弱的。杨韬对此打上了一个问号。也设定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重置黄酒系统。

2017年,杨韬强行停掉了净一设计事务所的设计业务,建立了一个品牌“涩品se-p”,把团队的重心都押到了涩品上。“涩品就是对立于当下精英主义的概念,崇尚野性、素质青涩”,杨韬这样定义“涩品”,从建立之初,也就决定了产品要走的方向。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涩品

“涩品”的第一个产品就定在黄酒与黄酒系统。介入重置黄酒系统,杨韬想通过设计来改变黄酒的现状。“重置黄酒系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知道很难,也是给自己的一种压力”,杨韬认为,做一件事情,把维度想得很大,才有更多可能性。

2017年开春,杨韬带领团队先研究了酒器的改造,包括分酒器、杯子、托盘、小碟子等,又介入酒体酿制的研究及对酒的包装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呈现,重置黄酒的饮用方式,锁定更为年轻的饮用人群,结合各种艺术性展览进行交流,传播黄酒的饮用观念。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涩品

“‘涩品’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都会锁定在对黄酒的酒体和饮用方式做更适应当下的实验”,在杨韬看来,最好的设计就是影响到人们生活观念的设计,对黄酒系统的重置,就是希望运用更综合纬度的“大设计”来重新带动黄酒的饮用观念,“这既是产品设计,同时也是设计的更高境界”。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杨韬:最好的设计是能影响人观念的设计

▲涩品

对于新设计的黄酒体系,杨韬说每一个当下在未来都是传统,当下的解读才更为重要。目前,他设计的黄酒系统在杭州参展,为了更好地输出黄酒系统这一重置的观念,他们今年受邀将陆续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城市展出。“未来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都将沉淀在涩品-黄酒上”,杨韬说,他们这一群人,就是要用一辈子来干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