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亮劍》說擔當

雜談為官當作為

重溫《亮劍》說擔當

《亮劍》上有一段很能反映李雲龍性格的故事,說的是為解救新婚妻子秀芹,未經請示上級,李雲龍貿然發動攻打平安縣城的突擊戰,驚動了整個西北戰區,在總部對亂成一鍋粥的戰局無法指揮的前提下,李雲龍的鐵三角好兄弟孔捷和丁偉卻能不等命令,冷靜判斷,果斷出手,打了一場沒有統一指揮的漂亮協同戰役,一舉殲滅了日軍特種部隊,給山西日軍以沉重打擊!

每每看到這一節,我就會啄磨,這種近乎本能的完美配合,是靠什麼來完成的?

重溫《亮劍》說擔當

當然因為三個軍事奇才多年共事形成的默契。互相打援是他們的拿手好戲,職業敏感使他們如同有千里眼和順風耳,能於亂象中直接做出最接近事實的正確判斷,同時,對所轄區域敵我友幾方態勢的正確分析又堅定了他們必勝的信心。然而我想說的是,能夠取得如此完美的戰役勝利,孔捷和丁偉二位團長的敢於作為和主動作為是主要因素。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戰前沒有來自上級或同級互相之間的任何溝通協調和預案,敢於作為當屬一種軍事冒險,是要擔責任的,弄不好,一但因判斷失誤或指揮不當造成重大傷亡,還會象他們的雲龍兄那樣去背黑鍋,當馬伕。然而他們卻不但敢於作為,而且不等不靠,主動作為,自動加入到戰役當中來,並且一但介入立即把自己當成主角兒,這樣的風格僅僅是因為他們和李雲龍之間的私人感情嗎?

顯然不是。敢於作為,是因為他們敢於擔當,能夠擔當。而主動擔當的前提是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責任感是個什麼概念?使命感又是什麼意思?責任感就是發自內心的從全局利益出發思考問題,責任感就是不用指揮不等不靠心甘情願把自己當成全局的一棵棋子兒,責任感就是忽略自己的得與失注重全局的輸和贏。這種強烈的責任感是源於其做為職業軍人本能的使命感,二者是一脈相承、互為因果的。

重溫《亮劍》說擔當

丁偉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鑄就了其敢於擔當能夠擔當主動擔當的行事風格,其主動作為的舉動就不難理解了。創業初期,正是憑藉著這些優秀的品質,偉大事業才得以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戰勝一切困難,取得開劈新紀元的成功。可見,能作為,敢作為,願作為,是做為偉大事業的各級旗手們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不計個人得失,敢於作為主動作為,在和平建設時期也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模。焦裕祿就是在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驅使下,克服種種困難主動作為的典型,本來他可以很平庸的混日子然後繼續太平的一路當官直至退休,但他選擇的是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所以他可以因為老百姓的利益和頂頭上司據理以爭,所以他可以因為老百姓的利益和平級較真兒,所以他可以對自己被累病無怨無悔!這些楷模人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其敢於作為的出發點是為民為國為公。紅二代劉源是大家都願意點讚的新時期反腐英雄,他的敢於作為的動力源泉在哪裡?因為他從新的領路人身上看到了決心和勇氣,看到了希望和信心,所以他才能夠有敢將皇帝拉下馬的政治勇氣!劉源的激流勇退更加漂亮,彰顯了其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個人風彩,給那些懷裡猜一些“小”字的人有力的一擊!這樣的擔當,這樣的作為,肯定會被史者書入正籍的。

重溫《亮劍》說擔當

新時期開展的轟轟烈烈的正本清源是新的領路人敢於作為的最大標誌!歷史給了他們舞臺,他們展現得很精彩,用刮骨療毒的重手法進行自我治療,效果很好,迅速扼制了破壞執政根基的體制內貪腐,迅速瓦解了近年來己漸成形的新的利益集團,老百姓己看到了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的新希望。但無需諱言,地震式的官場利益集團塌方,給大批的官員帶來了新的心理壓力,有的不敢作為,怕越界,乾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有的不願作為,坐等別人給自己趟出道來,跟在後面走保險;還有的不能作為,本身就是走捷徑才到了現在的位置,真要實幹,萬一露怯得不償失,乾脆過一天算一天。這些現象是新現象,新課題,需要好好破解!


不作為,粗一看沒什麼錯,實際是一種新的危險和危機。其危害性比貪腐結黨營私一點也不小。幸喜新的領路人己敏銳的察覺到其嚴重性,開始著手治理。真心建議各級官員們重溫老人家的《為人民服務》,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歷史使命感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做敢於作為,願意作為,能夠作為的新時期時代先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