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亮剑》说担当

杂谈为官当作为

重温《亮剑》说担当

《亮剑》上有一段很能反映李云龙性格的故事,说的是为解救新婚妻子秀芹,未经请示上级,李云龙贸然发动攻打平安县城的突击战,惊动了整个西北战区,在总部对乱成一锅粥的战局无法指挥的前提下,李云龙的铁三角好兄弟孔捷和丁伟却能不等命令,冷静判断,果断出手,打了一场没有统一指挥的漂亮协同战役,一举歼灭了日军特种部队,给山西日军以沉重打击!

每每看到这一节,我就会啄磨,这种近乎本能的完美配合,是靠什么来完成的?

重温《亮剑》说担当

当然因为三个军事奇才多年共事形成的默契。互相打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职业敏感使他们如同有千里眼和顺风耳,能于乱象中直接做出最接近事实的正确判断,同时,对所辖区域敌我友几方态势的正确分析又坚定了他们必胜的信心。然而我想说的是,能够取得如此完美的战役胜利,孔捷和丁伟二位团长的敢于作为和主动作为是主要因素。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战前没有来自上级或同级互相之间的任何沟通协调和预案,敢于作为当属一种军事冒险,是要担责任的,弄不好,一但因判断失误或指挥不当造成重大伤亡,还会象他们的云龙兄那样去背黑锅,当马夫。然而他们却不但敢于作为,而且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自动加入到战役当中来,并且一但介入立即把自己当成主角儿,这样的风格仅仅是因为他们和李云龙之间的私人感情吗?

显然不是。敢于作为,是因为他们敢于担当,能够担当。而主动担当的前提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感是个什么概念?使命感又是什么意思?责任感就是发自内心的从全局利益出发思考问题,责任感就是不用指挥不等不靠心甘情愿把自己当成全局的一棵棋子儿,责任感就是忽略自己的得与失注重全局的输和赢。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是源于其做为职业军人本能的使命感,二者是一脉相承、互为因果的。

重温《亮剑》说担当

丁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铸就了其敢于担当能够担当主动担当的行事风格,其主动作为的举动就不难理解了。创业初期,正是凭借着这些优秀的品质,伟大事业才得以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战胜一切困难,取得开劈新纪元的成功。可见,能作为,敢作为,愿作为,是做为伟大事业的各级旗手们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不计个人得失,敢于作为主动作为,在和平建设时期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焦裕禄就是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下,克服种种困难主动作为的典型,本来他可以很平庸的混日子然后继续太平的一路当官直至退休,但他选择的是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所以他可以因为老百姓的利益和顶头上司据理以争,所以他可以因为老百姓的利益和平级较真儿,所以他可以对自己被累病无怨无悔!这些楷模人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敢于作为的出发点是为民为国为公。红二代刘源是大家都愿意点赞的新时期反腐英雄,他的敢于作为的动力源泉在哪里?因为他从新的领路人身上看到了决心和勇气,看到了希望和信心,所以他才能够有敢将皇帝拉下马的政治勇气!刘源的激流勇退更加漂亮,彰显了其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个人风彩,给那些怀里猜一些“小”字的人有力的一击!这样的担当,这样的作为,肯定会被史者书入正籍的。

重温《亮剑》说担当

新时期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正本清源是新的领路人敢于作为的最大标志!历史给了他们舞台,他们展现得很精彩,用刮骨疗毒的重手法进行自我治疗,效果很好,迅速扼制了破坏执政根基的体制内贪腐,迅速瓦解了近年来己渐成形的新的利益集团,老百姓己看到了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新希望。但无需讳言,地震式的官场利益集团塌方,给大批的官员带来了新的心理压力,有的不敢作为,怕越界,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有的不愿作为,坐等别人给自己趟出道来,跟在后面走保险;还有的不能作为,本身就是走捷径才到了现在的位置,真要实干,万一露怯得不偿失,干脆过一天算一天。这些现象是新现象,新课题,需要好好破解!


不作为,粗一看没什么错,实际是一种新的危险和危机。其危害性比贪腐结党营私一点也不小。幸喜新的领路人己敏锐的察觉到其严重性,开始着手治理。真心建议各级官员们重温老人家的《为人民服务》,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做敢于作为,愿意作为,能够作为的新时期时代先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