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十年不晚」-記肝膽血管外科微創化發展進程

隨著當代科技的發展,以及各項新技術向外科領域的滲透,“微創化”的外科在新世紀將使越來越多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療、更快的康復。外科手術猶如一把雙刃劍,在去除病灶的同時也給病人帶來了創傷。如何獲得更好的療效,使創傷“微創”化,成為外科學追求的更高境界。

中國肝膽外科創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志強在2001年就曾經提出:“微創外科的發展還只是剛剛開始,外科微創化正成為21世紀外科的主旋律。” 微創外科的普及、推廣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必將推動我國醫學科技的進步與創新,因此,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微創外科已是當務之急。

微創技術作為現代外科一種成熟的技術有很多種,而腔鏡技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腔鏡技術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微創,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手術的創傷,尤其是手術入路造成的創傷。腔鏡下操作比傳統操作觀察的更仔細,操作也更精細,但是由於通過器械操作,對一些較難的手術,完成是有難度的,所以腔鏡手術更傾向於一些“簡單”的手術,或把手術操作簡化。

“臥薪嚐膽,十年不晚”-記肝膽血管外科微創化發展進程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肝膽血管外科自2008年之前就已經從事腹腔鏡的膽囊切除術,收到滿意的效果。十年來,肝膽血管外科一直致力於腔鏡技術的提升。隨著腹腔鏡膽囊切除的手術量逐年提升,中轉開腹的數量逐年下降。對於一些以往無法行腔鏡操作的急性化膿性、壞疽性膽囊炎,甚至是膽囊穿孔,如今均可通過腔鏡下完成手術。

雖然如此,與省市大醫院相比,我們還僅拘泥於腔鏡膽囊的切除。所謂“臥薪嚐膽,十年不晚”,腔鏡技術的提升勢必推動著肝膽血管外科腔鏡手術範圍的擴大。為了迎頭趕上,提升我院肝膽胰脾相關疾病診療水平的提升。肝膽血管外科在張傳國主任的帶領下,自2017年底在我市率先獨立開展了腹腔鏡下血管瘤切除術後,2018年上半年我們又陸續獨立開展了腹腔鏡下巨脾切除術、腹腔鏡下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腹腔鏡下肝左外葉切除術、腹腔鏡下胰體尾+脾切除術以及腹腔鏡下保留脾臟的胰體尾切除術,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後恢復快,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今後,肝膽血管外科在肝膽胰脾常見疾病的診療操作中常規使用腔鏡手段的前提下,還將進一步擴大腔鏡技術的運用。接下來,科室計劃陸續開展腔鏡下的肝右葉腫瘤切除,腔鏡下精準肝段、肝葉切除,腔鏡下膽總管切開+膽道鏡取石,腔鏡下膽總管腫瘤切除+膽腸吻合等。

雖然腔鏡下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尤其是肝膽胰脾疾病的外科手術出血風險高,併發症發生率高,但是這些所謂的困難我們都會一一克服,甚至腔鏡下的胰十二指腸切除對我們來說,未來都不是夢!

總之,微創技術在我院肝膽外科領域的運用將不斷向前發展和完善。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和醫生治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在今後越來越多的肝膽外科手術會在更加精良的腔鏡下完成。只要我們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推陳出新,優化操作,微創技術在肝膽外科治療領域一定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驚喜,為滕州市乃至周邊地區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臥薪嚐膽,十年不晚”-記肝膽血管外科微創化發展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