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创业公司在注册商标上的三个思想误区

田海:创业公司在注册商标上的三个思想误区

不仅仅适用于新生代互联网创业型公司,对于任何类型的企业来说,商标注册策略都是十分重要的。

可是,尽管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自我承诺,大家都认为知识产权很重要、商标很重要。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仍然会出现类似嘀嘀打车这样被动至极的案例,甚至还免不了商标侵权的干系。

以嘀嘀打车的案例,尽管被指控侵权之后立即更名滴滴,但是更名前的商标侵权行为并未消除,真正的商标权利人还是可以主张商标侵权的民事赔偿责任。究其原因,还是归结到不重视。

创业公司如果真的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思想误区:

1. 以为商标侵权没什么,以为不会产生什么法律责任——更可怕的情况在于,根本意识不到什么叫做商标侵权。比如,嘀嘀打车可能认为,将一款手机APP应用命名为嘀嘀打车,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嘛,跟商标有啥关系?

2. 晚点注册没什么,创业初期资金紧张,等资金充裕了再注册不迟。——一方面是由于团队内部没有知识产权主管或负责人,导致行政人员直接接手,但是要向团队领导汇报,而团队领导又忙又不了解不熟悉,最终导致决策一直下不来,那么就一直拖下去,直到“久病成疾”;

另一方面,因为看不到商标注册会带来直接的收益,知识产权负责人或者具体经办人申请预算时,财务卡壳刁难,领导不理解(比如,干嘛要注册防御商标啊?干嘛要注册这么多个,干嘛分拆?——于是又继续拖下去,直到拖出问题。

3. 代理公司为了赚钱让客户多注册商标。往往需要商标代理人员费尽口舌,来解释很多商标法上的概念、原则、制度、司法态度等等,并且出于为客户全方面保护的考虑,往往建议客户申请多个商标,客户不理解,可能以为代理公司为了多赚钱才让申请这么多商标 。

可是当公司业务做大之后,发现同一类别的其他小项上,有人注册了一模一样的商标,或者虽然不是一个类别,但是与自己业务关联性很密切的其他类别上,有人注册了一模一样的商标,导致自己的品牌受损。

此时想要通过异议、无效宣告、及继而的行政诉讼去“维权”时,费用将是本该投资注册的费用的几十倍,时间不是几十天,而是几年,而且也不一定成功。最终吃亏的,还是企业自己。

所以,企业一定有有开放的心态、长远投资的目光、积极正面的信任,根据代理公司提出商标注册的建议、方案,获得商标权,最大程度避免将来被抢注、攀附、侵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