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5G、晶片,科技股板塊套路就是這麼深

近期市場的熱點緊緊圍繞著政策受益展開,期初是基建、PPP項目等,隨後我們又看到了國家組建“科技小組”,又引發了科技板塊活躍,不過一個交易日就分化了;包括很多股民期待5G通訊,以及醫藥科技等,都在問,科技股是不是又有大機會了呢?

首先,股民要明確一點,科技行業的研發週期長,成功率低,行業內大部分企業最終註定走向失敗;其次,一些科技企業研發週期中,無法產生業績,只能是持續投入,只要最終研發成功並實際應用,才有業績;最後,從股市角度,科技股也有其特點,今兒就此做一些詳細分析。

科技股背後的套路

科技股是股民最喜歡的,但科技股也有很多的誤區,比如說醫藥科技股為例,一旦藥品研發成功,業績暴增,股價暴漲都是典型。如在美股方面,早在前兩年,精準醫療領域的Celator製藥有限公司股價只用了18個交易日就從1.68美元/股上漲到了最高的13.9美元/股,18天暴漲了逾7倍!Celator的新藥VYXEOS用於治療急性白血病的CPX-351 III期試驗成功有望成為40年來提高高危癌症患者生存率最有效的產品,是引爆Celator股價“導火線”。最終該股也是以較起漲點30倍的價格被收購。這也成為了不少投資者期待的牛股標本。但股民也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這樣的個股可遇不可求

醫藥、5G、芯片,科技股板塊套路就是這麼深

醫藥科技股的數量非常多,而最終能夠研發成功的公司少之又少,95%以上的企業最終都不了了之。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研發週期非常長,即便研發成功,最終拿到“牌照”能夠成功進入到市場,這一段時間也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這期間一旦出現一些問題都可能前功盡棄。包括本次“疫苗”事件之後,一些投資者問,說這次會不會和當年三聚氰胺的乳業事件一樣, 否極泰來,最終走出伊利股份那樣的牛股呢?玉名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科技和消費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當年經歷過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事件之後,我個人就明確這裡面的水太深了,從此不再參與此類股,醫藥和醫療股的行業因素都相對清晰,遠比疫苗和醫藥科技股來得可靠。

醫藥、5G、芯片,科技股板塊套路就是這麼深

​ 可能很多投資者會說,醫藥因為“人命關天”,自然要慎之又慎;但很多科技用於生活,就不會如此了。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比如說老股民都非常熟悉的一隻個股,京東方,從基本面來看, 半導體顯示龍頭,尤其是在面板技術上已經實現了對世界第一梯隊的技術追趕,盈利情況也還不錯,所以有不少投資者經常說,這是世界前列的大公司,持股差不了,但結果是上市18年來,除了市場大牛市週期,其餘表現均很一般。為何?就是因為公司始終無法自給自足,追趕代差只能購買,而持續經營,只能靠外部不斷輸血來保持技術突破,同時也依靠大量的國家補貼。

醫藥、5G、芯片,科技股板塊套路就是這麼深

​ 這讓大家想到了近期的中興通訊,一旦外部環境變差,技術斷供,馬上就面臨鉅虧的困難境地。所以,如今芯片的發展模式跟面板非常接近,我國的2025計劃中的高端製造業,很多都要靠補貼來扶持,靠不斷增發來輸血,而非內生增長,所以玉名要提醒股民這些題材股的中長期投資的收益未必好,很多時候就是局部的題材式炒作。包括,5G通訊,題材都是非常強的,但如果冷靜下來就可以知道,歷史上3G、4G通訊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最終讓不少投資者被套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