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仁汤妙治多汗症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伦,

水用甘澜扬百遍,湿瘟初起法堪遵。

这是一首关于三仁汤的歌诀。三仁汤,为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医案四则,共同来学习一下,三仁汤如何妙治多汗证吧。

中医三仁汤妙治多汗症

顽固性昼夜多汗

47岁的周先生,从小多汗,日间动辄汗出,夜间盗汗湿衣,汗味臭。手足心亦汗出甚,汗出后手足心冷,然身不怕冷。冬季四逆,平素怕冷,无怕风。疲累,易烦躁,口干口粘,无口苦,眼鼻干,胃纳正常,夜眠欠佳,大便不成形。平素易感冒,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外院体检报告未见明显异常。舌淡暗边红齿印胖大苔淡黄厚腻脉弦稍滑。

诊断:多汗证。四诊合参,此为阳病证,夹湿,处予三仁汤加减。

处方

苦杏仁10g,豆蔻10g(后下),薏苡仁30g,姜厚朴12g ,法半夏15g, 滑石15g(包煎),通草5g,淡竹叶10g,知母10g,黄柏10g,熟地20g,14剂。

2017.08.10二诊:

药后汗出减少,手心暖和些。觉咽部有痰,小便稍黄,大便较前成形。

守方续服,21剂。

2017.09.07三诊:

汗出明显减,整体均好很多。精神可,舌干涩粘,晨起口苦,小便调。

前方改滑石10g,淡竹叶15g,28剂。

按语

该案汗证患者可见自汗、盗汗,且出汗尤以四肢为重,《伤寒明理论 手足汗第九》有:“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并阳明,则手足为之汗出。”考虑为阳病,另外结合患者有汗出臭、口粘、疲劳、舌有齿印等症状而无阳明腑证,出汗分布不均匀,考虑阳病夹湿,排除阳明白虎汤加参汤证。

中医三仁汤妙治多汗症

而对于手足汗的认识古代诸多医家亦多从湿热论,如孙一奎在《赤水玄珠手足汗》曰:“手足汗乃脾胃湿热内郁所致,脾胃主四肢。”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中说:“脚汗为脾经湿热内淫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至冬阳气内伏而汗愈多,由此知其湿热内淫也。”张璐在《张氏医通汗》中曰:“手足汗,脾胃湿热,傍达于四肢,则手足多汗。”《医方类聚 手足汗》认为:“手足汗者,热聚于胃,而津液之旁达也。”何梦瑶《医偏》也曰:“手足汗,别处无汗,脾胃之热达于四肢也。脾胃主肌肉,四肢,热达于肌肉则体汗,若达于四肢则手足汗耳。”

故当考虑有湿热证,而患者又见夜间汗出尤甚,符合“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的方证,湿热出汗有身热不扬的特点。该患者不恶风寒,然手足汗后却冰凉,虽身热不扬,然状若阴虚,却又正是阴虚,故取陈瑞春老三仁汤止汗经验加知柏苦寒坚阴,另因患者易发口疮,发于阳位病于阴虚,故加熟地伍黄柏有引火封髓治口糜之意。

此案病机可总结为湿聚过多、过久则郁而化热,酿湿生热,湿热熏蒸肌表,则可为自汗,上蒸于头,则头汗出,旁达四末则手足汗出,湿蒸蕴久,阴血已伤,则可为盗汗。故临证之时谨守病机,虽众所周知三焦不利汗难出,然若为湿热所蒸迫,亦不妨通则通之。(以上医案转自欧阳卫权工作室)

顽固性暑伏暴汗

李某,男,46岁。司机。2006年7月24日就诊。近5年来,患者一入夏天,即出现白昼大汗淋漓,入伏尤甚。静息时亦汗出不止,睡眠时不出汗,活动、进餐则头汗体汗蒸腾外出。暴汗症状须延续到农历中秋后方渐缓解。今年因暴汗加重,苦恼不已。曾去多家医院求诊,作过胸部X片、头颅CT等检查,均无异常,服用过普鲁本辛、维生素b、谷维素等无效,经人介绍来诊。

诊见:昼日自汗淋漓,汗多粘腻,体胖,胸脘痞闷,余无异常。苔黄厚腻,脉濡滑数。遂予三仁汤加减治之。

处方

生苡仁35g,白蔻仁、杏仁、竹叶、厚朴、木通、黄连、栀子、石菖蒲、黄芩各10g,滑石50g,菌陈30g。日1剂,水煎服。

7剂服完,汗止病愈。

按语

该例顽固性暑伏暴汗证,系素体肥胖多痰湿,湿蕴化热,湿热蒸腾,腠理不固,汗泄不止。故治拟清化湿热之法,方选三仁汤加减,方中以三仁汤(去半夏)清热,再加黄连、黄芩、栀子清热,石菖蒲、茵陈化湿,共奏清热化湿之功。湿祛热清,则汗自止。笔者近年来,以此方治愈暑伏暴汗患者40余例。

顽固性夏季盗汗

谢某,女,52岁。退休工人。2007年6月30日就诊。近3年来,天气一转热,入睡时即见出汗燥热不适,经常因燥热出汗而醒来,醒后再睡困难,即使盖薄被,或不盖被,或开空调,盗汗仍作。无咳嗽咯血。曾去某久医院作胸部x光、结核菌索试验、血沉等检查,无异常。

诊见:盗汗时作,失眠多梦,口干喜饮,体型肥胖,嗜食辛辣厚味,停经2年,心烦腰酸,舌红、苔黄腻略干,脉细滑数。遂予三仁汤加减治之。

处方

生苡仁30g,滑石40g,白蔻仁、杏仁、竹叶、厚朴、木通、黄连、栀子各10g,女贞子、旱莲草各15g,生地、夜交藤各20g。

日1剂,8剂服完,诸症消失。

按语

该例顽固性盗汗系痰湿蕴热伤阴所致,且患者又在更年阶段,内分泌紊乱,阴阳失调,水亏火炽阴伤,湿热内蕴夹有阴伤,故仍用三仁汤(去半夏)加黄连、栀子清化湿热,加二至、生地养阴而不恋湿,加夜交藤安神,合用则清热利湿兼滋养阴液,使阴液充、湿热祛而盗汗除。

顽固性手足心出汗

 

于某,男,28岁。厨师。2006年4月29日,手足心经常汗出不止,影响工作与生活,曾在某省人民医院求治,建议手术,被其拒绝。

诊见:体胖,手足心汗水淋漓,遇热加重,时见手心热气蒸腾,面部痤疮油腻,胸稍闷,食欲好,尿黄,阴囊潮湿发痒,苔黄厚腻,脉濡滑。遂予三仁汤加减治之。

处方

生苡仁30g,滑石50g,白蔻仁、杏仁、竹叶、厚朴、木通、黄连、黄柏、栀子、石菖蒲各10g,车前子、丝瓜络各15g。

日1剂,服完6剂病大减,继服6剂愈。

按语

该例顽固性手足心出汗症,乃属湿热蕴蒸所致。故按中医辨证仍可用三仁汤加减治之,方中三仁汤(去半夏)加黄连、黄柏、栀子、石菖蒲、车前子清热化湿,加用丝瓜络一药通经络、走肢末而作使药,使药直达病所,故药到汗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