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鬼子手裡奪來的「重武器」, 從三名八路軍機槍手珍貴照片說起!

眾所周知,八路軍的物質保障狀況是非常匱乏的,不僅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武器裝備也十分簡陋,能在那個時代留下影像素材並能保存至今是十分罕見的。因此,在時隔七十年後,無意間發現一張八路軍三名機槍手合影的珍貴照片,對於我們瞭解那段歷史顯得彌足珍貴。

從鬼子手裡奪來的“重武器”, 從三名八路軍機槍手珍貴照片說起!

三名機槍手

在這張照片上,三挺氣冷式重機槍一字排開,其後三名精悍的機槍手意氣昂揚。他們穿的是帶有“18GA”(第18集團軍)字樣臂章的八路軍制服,打著綁腿,卻穿著簡陋的草鞋。振奮的精神與匱乏的補給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其中兩名機槍手一手扶槍,另一手高高挑起大拇指,正是當時中國軍民面對盟軍經常給出的“頂好”手勢,雖然不太標準卻畫面動感極強。

從鬼子手裡奪來的“重武器”, 從三名八路軍機槍手珍貴照片說起!

“頂好”手勢

畫面中吸引人的,還有那三挺重機槍。軍事愛好者很容易發現這三挺重機槍都是當時日軍的制式裝備,這在以繳獲作為裝備重要來源的八路軍裡是很常見的。

三挺重機槍粗看起來似乎是同一型號,但觀其細節,可發現其有著細微的差別。中間那一挺重機槍的握把呈八字形,而左右兩挺機槍的則呈立框形。由此可以判斷出,左右兩挺是日軍1914年研製的大正三年式重機槍,而中間的那挺是更先進的九二式重機槍。

從鬼子手裡奪來的“重武器”, 從三名八路軍機槍手珍貴照片說起!

日軍重機槍

說起來,三年式與九二式兩型機槍是非常相似的“親兄弟”,它們都脫胎於法國哈奇開斯氣冷式重機槍,只不過將其環狀散熱器改為了效果更好的片狀散熱器(但也因此增加了重量)。三年式機槍使用的是6.5毫米口徑步槍彈,雖然彈頭在飛行中旋轉速度快、遠距離彈道穩定,但威力實在有限。20世紀30年代初期,日本研發九二式重機槍時,設計師南部麒次郎就將口徑改為7.7毫米以增強威力。除口徑增加外,九二式基本沿用了三年式的結構。1932年,九二式投入試生產,成為日軍的制式武器。

從鬼子手裡奪來的“重武器”, 從三名八路軍機槍手珍貴照片說起!

八路軍訓練

九二式重機槍和三年式重機槍的外觀非常相似,兩者外觀上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九二式對後部握把的改變。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在寒帶作戰時戴著手套也能操作。這些從鬼子手裡奪來的“重武器”,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閱讀 1 ·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