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刊文丨舟山積極打造江海聯運服務中心

2018-08-15 09:5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金梁

浙江日报刊文丨舟山积极打造江海联运服务中心

一條是自古便貫穿東西部的“黃金水道”,一個是地處東南沿海因島而名、因港而興的“橋頭堡”。

長江與舟山的合作,就好比是給一條巨龍擦亮眼睛。舟山如何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之中?最佳的答案就是——江海聯動。

發展江海聯運,是國家實施長江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重要著力點。舟山作為長江流域以及中國長三角對外開放的龍眼,依託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江海聯運,加強與長江沿線港口合作,推動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戰略互動,讓長江實現“向海”的夢想。

打造綜合樞紐港

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港口管理處的張璐超一刻不停地盯著電腦顯示屏,通過攝像頭遠程監測舟山各個島嶼上的危險品碼頭運行情況。今天,一艘來自香港的油輪即將在六橫島的金潤油庫1號碼頭靠岸,他必須時刻留意這個碼頭的作業是否安全。“颱風‘摩羯’剛過,個別碼頭的攝像頭出現斷連,我一大早就把這個情況向上頭作了彙報。”

張璐超工作忙碌的背後,正是舟山依託獨特的區位及岸線資源,以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為平臺,積極拓寬長江流域的出海通道,推進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樞紐港建設。如今在舟山,靠港的國際船隻每年有將近一萬艘。但在五年前,這些碼頭幾乎無人問津。截至2017年底,舟山港域建成生產泊位300餘個,總設計年通過能力約4億噸,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63個。

日益完善的港航基礎設施,正是江海聯運的主要支撐。

40萬噸的“巴西”號,是目前世界最大噸位的礦砂船,它一次滿載就相當於40列貨運專列的運量,被形象地比喻為海上“巨無霸”。近日,這艘巨輪緩緩停靠鼠浪湖礦石中轉碼頭卸貨,船上的鐵礦石將從這裡被運往沿江各個港口城市。巨輪進港靠泊作業在舟山已是常態,目前我國僅有的7個40萬噸級碼頭中,鼠浪湖佔了兩個。

“依託鐵礦石儲運加工基地,我們正在逐步建成以鼠浪湖作業區為核心的亞太鐵礦石分銷中心。”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局長徐全昌介紹說,舟山要打造亞太鐵礦石分銷中心,讓大碼頭優勢發揮到極致。

近年來,舟山充分發揮浙江自貿區保稅政策優勢,依託“大碼頭+大船”,加強與巴西淡水河谷等鐵礦石巨頭合作,大力發展混配礦業務;搭建鐵礦石交易平臺,發展鐵礦石貿易業務;構建鐵礦石全程物流配送體系,發展鐵礦石全程運輸業務。通過這三大業務“齊頭並進”,亞太鐵礦石分銷中心正加速形成。

“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的目標不侷限於此,按照建設規劃,舟山還將打造油品儲運加工、糧油儲運加工、煤炭中轉儲運、中澳現代產業園、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及集裝箱中轉物流等另外6個基地。”徐全昌說。

浙江日报刊文丨舟山积极打造江海联运服务中心

舟山金塘島是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的重要區域。圖為金塘港區集裝箱碼頭。

一路暢達江海

通江達海,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這是舟山江海聯運中心的重要職責。

在浙江欣海船舶設計研究院,出生於1986年的船舶設計師呂冰被“大江奔流”主題採訪團的記者們團團圍住。因為他的另一個身份就是全國首艘江海直達船“江海直達1”項目經理。

今年4月,滿載著2萬噸鐵礦石的“江海直達1”從舟山鼠浪湖礦石中轉碼頭啟程首航,由海進江航行約360海里直抵馬鞍山港。這條船的首航成功,意味著符合第三套標準規範的“舟山船型”通過了實踐檢驗,中國水運航線上出現了真正“宜江適海”的江海直達運輸新船型,標誌著中國航運業江海聯運新時代正式開啟。

打造江海直達船,才能讓江海聯運暢達一路。“過去國內只有海船和江船兩套建造標準,而‘江海直達1’採用的是全新的建造標準,這在過去從未有過。這代表著,這艘船沒有可參考的模型、沒有可以直接使用的數據,一切從零開始。”呂冰說。

徐全昌又從運輸效率的角度,向記者講述了這條船的意義所在。“海船不能入江,江船不能出海,制約了長江沿線城市大宗物資運輸的效率,江海直達船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徐全昌說,以舟山至馬鞍山為例,以前,30萬噸級以上的巨輪在舟山港口卸貨之後,需要換江船到南京港,由於長江航道水運能力有限,南京長江大橋限高等因素,不得不在南京港換低噸位的江船再到馬鞍山港。如今,江海直達船可以從舟山港口直達馬鞍山港。

據統計,“江海直達1”較同類海進江船造價降低約10%、載重量增加約13%、能效提高約12%、舵效提高了50%以上,真正實現了“宜江、適海、先進、經濟”。

“江海直達1”是舟山融入長江經濟帶的一個切入點。推進江海直達運輸發展,是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對於進一步優化運輸組織,促進物流降本增效,提升服務品質,加快水運提質增效升級,促進綠色航運發展,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舟山直達武漢的幹散貨、集裝箱等江海直達船型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發,如果時機成熟都會投入建造。”徐全昌說。

浙江日报刊文丨舟山积极打造江海联运服务中心

提升聯運軟實力

對接長江,舟山的優勢除了港、船等硬件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強項就是軟服務——航。

舟山江海聯運中心繫統工程師商琳沒有想到,當他點開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的那一刻,“大江奔流”採訪團的記者們全部驚呆了。在大屏幕上,成千上萬根線條從世界各地射向舟山,然後又轉向長江沿線各個城市。每一根線條代表著一艘貨船,他們從海外來到舟山港,然後向長江流域“遊動”。

從鼠浪湖碼頭出發,裝載著18359噸鐵礦石的“展鵬7號”散貨船,於8月12日05:45離港,向著江蘇江陰航行;在武港25萬噸級卸船泊位“吃”下82236噸鐵礦石的“黑德蘭”散貨船,於8月12日17:30,駛向目的港羅涇碼頭……這樣的信息在這個公共信息平臺隨處可見。

“通過信息平臺建設,實現數據共享是提升長江運輸效率、降低運輸企業成本、促進貿易便利化的最佳渠道。”商琳說,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滿足了各類用戶對於信息資源獲取和一站式服務的需求,有助於推進長江經濟帶的貿易合作。

截至目前,舟山與部分長江沿線港口已經實現了港口碼頭、港航企業、“江出海”、“海進江”貨物信息等10大類數據的互聯互通,特別是成功對接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形成口岸港航通關服務一體化“4+1”新模式,率先在全國實現船舶進出境申報全流程“無紙化”申報。

以信息化平臺的方式來提升江海聯運服務,舟山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正在加速。今年5月,浙江省海洋港口發展委員會與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在武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2+N”長江工作協調機制,加快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推動寧波舟山港與長江沿線港口對接合作。

如今,舟山與武漢、馬鞍山、重慶等主要港口城市簽訂合作協議,已經形成了一條貫串長江,以運輸鐵礦石、糧油、礦建材料為主的長江黃金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