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兄弟能有難同當,但不一定能有福同享

我們縱觀古代歷史,有些非常有名的人物下場往往都是非常慘的,而他們通常都是死在自己人的手裡,這源自於人的猜疑和嫉妒,有句話可以說是形容的非常的貼切,那就是可以有難同當,但是不能有福同享,這句話用來形容一些皇帝非常的適合,劉邦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在很多後人看來,劉邦在打下江山之後對之前的功臣良將趕盡殺絕的行為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當上皇帝之後需要擔心的不是如何對外,而是如何穩定內部,那些功高蓋主的人對劉邦來說確實是個威脅,人心難測,即便那些人毫無心思去爭名奪利,劉邦依然不能放過它們。

韓信的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兄弟能有難同當,但不一定能有福同享

明朝的朱元璋也是這樣的皇帝,作為開國皇帝,他的手下有著許多誓死追隨的將士,可以說是無比的忠誠,在明朝成立以後,這些人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開國元勳,不過之後凡是還繼續身居高位的,幾乎都難逃朱元璋的誅殺,我們常說升官發財就忘了曾經的兄弟,這句話雖然在朱元璋身上有些合適,但是原因卻是完全不同的,窮苦出身的朱元璋一步步走到大明開國皇帝的路真的是靠著他完全信任兄弟嗎?或許他就是在利用這種信任來幫助自己吧,他可能只相信自己。

韓信的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兄弟能有難同當,但不一定能有福同享

誠然這些陪自己打下江山,剛剛成為開過元勳的大臣們是沒可能背叛他的,可是難保以後不會,如果這些大臣們對自己的子嗣不利該怎麼辦,所以只有完全的抹殺才能包拯絕對的安全,劉邦絕對也是這樣想的,他們都想自己的子嗣能夠安全的繼承這篇江山,內部的問題絕對不能出現在自己的手上,因此皇帝的眼中只有權力,沒有兄弟!

韓信的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兄弟能有難同當,但不一定能有福同享

要說劉邦殺掉的最大功臣肯定還是韓信了,沒有韓信的幫助劉邦無論如何都是鬥不過項羽的,在成立了自己的王朝後,用兵如神的韓信還有用嗎?肯定沒用,甚至不如一個地方官員,並且韓信在軍中的威望非常高,而且權利也非常的大,因此劉邦非常地不安,因為韓信自己能鎮的住,但是自己的子孫們卻鎮不住。

韓信的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兄弟能有難同當,但不一定能有福同享

劉邦本來是打算把韓信權利奪去之後,便不再管他了,可是野心勃勃的呂后卻騙來了韓信,然後殺死了韓信,韓信臨死前說了一句話,簡單來說是老天要殺死韓信,要不是老天我是不服氣的,如今我不服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口上用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