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兄弟能有难同当,但不一定能有福同享

我们纵观古代历史,有些非常有名的人物下场往往都是非常惨的,而他们通常都是死在自己人的手里,这源自于人的猜疑和嫉妒,有句话可以说是形容的非常的贴切,那就是可以有难同当,但是不能有福同享,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些皇帝非常的适合,刘邦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在很多后人看来,刘邦在打下江山之后对之前的功臣良将赶尽杀绝的行为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上皇帝之后需要担心的不是如何对外,而是如何稳定内部,那些功高盖主的人对刘邦来说确实是个威胁,人心难测,即便那些人毫无心思去争名夺利,刘邦依然不能放过它们。

韩信的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兄弟能有难同当,但不一定能有福同享

明朝的朱元璋也是这样的皇帝,作为开国皇帝,他的手下有着许多誓死追随的将士,可以说是无比的忠诚,在明朝成立以后,这些人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开国元勋,不过之后凡是还继续身居高位的,几乎都难逃朱元璋的诛杀,我们常说升官发财就忘了曾经的兄弟,这句话虽然在朱元璋身上有些合适,但是原因却是完全不同的,穷苦出身的朱元璋一步步走到大明开国皇帝的路真的是靠着他完全信任兄弟吗?或许他就是在利用这种信任来帮助自己吧,他可能只相信自己。

韩信的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兄弟能有难同当,但不一定能有福同享

诚然这些陪自己打下江山,刚刚成为开过元勋的大臣们是没可能背叛他的,可是难保以后不会,如果这些大臣们对自己的子嗣不利该怎么办,所以只有完全的抹杀才能包拯绝对的安全,刘邦绝对也是这样想的,他们都想自己的子嗣能够安全的继承这篇江山,内部的问题绝对不能出现在自己的手上,因此皇帝的眼中只有权力,没有兄弟!

韩信的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兄弟能有难同当,但不一定能有福同享

要说刘邦杀掉的最大功臣肯定还是韩信了,没有韩信的帮助刘邦无论如何都是斗不过项羽的,在成立了自己的王朝后,用兵如神的韩信还有用吗?肯定没用,甚至不如一个地方官员,并且韩信在军中的威望非常高,而且权利也非常的大,因此刘邦非常地不安,因为韩信自己能镇的住,但是自己的子孙们却镇不住。

韩信的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兄弟能有难同当,但不一定能有福同享

刘邦本来是打算把韩信权利夺去之后,便不再管他了,可是野心勃勃的吕后却骗来了韩信,然后杀死了韩信,韩信临死前说了一句话,简单来说是老天要杀死韩信,要不是老天我是不服气的,如今我不服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口上用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