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是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找到“大”字和“小”字,和小朋友講一個小暑、大暑的節氣故事吧。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的到來,意味著夏天即將落下帷幕。

一起來聽聽《節氣農場》是怎麼講述這個節氣的。

特別任性的節氣——日照多、氣溫高、災害頻發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的“個性”,大暑也不例外,我們想要了解“大暑”的個性,可以用四個“最””字來概括——

  • 一年中日照最多的時節;
  • 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節;
  • 農作物生長最快的時節;
  • 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的時節。

最極端的天氣,最酷烈的高溫——大暑,可謂任性至極。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這時節大地上熱氣蒸騰;陰雨時,天氣悶得令人喘不過氣來,人們手搖涼扇,頭頂溼毛巾,想盡辦法來對付著熱。這種酷暑難耐的日子,前後要持續近一個月之久。

另外,大暑雨水多、溼氣重、氣溫高,一般晴天的日子,感覺像坐在火堆旁,火燒火燎的;如果遇雨過轉晴又好像坐悶罐,更加難熬,一動就會汗流俠背、揮汗如雨,這種情形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尤為突出。

開個花來節節高--稻花香裡說豐年

俗話說:“稻在田裡熱了笑,人在屋裡熱了跳”。大暑的炎熱對人們造成不適,但對農作物的生長卻十分有利。在雨熱同期的氣候條件下,農作物生長髮育很是旺盛。

玉米

此時已開始拔節孕穗,即將抽雄;

大豆也開花結莢了;

棉花花鈴期葉面積也長到了最大值;

芒種節氣插秧的水稻苗也開花了。稻花的個頭雖然很小,卻很美麗,遠看是淡淡的綠色,每朵稻花從開放到閉合只有短短1個多小時的時間,一支稻穗上所有的稻花開完,只有五六天的時間。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禾到大暑日夜黃”。我國雙季稻種植區,一年中最緊張、最艱苦、頂烈日戰高溫的“雙搶”戰鬥也已拉開序幕。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伏天是播種蔬菜的最好時節。農諺說:“頭伏蘿蔔二伏芥,三伏裡頭種白菜”、“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大暑天,三天不下幹一磚”,此時,如果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合理安排農事,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是大暑時節人們對豐收的期盼。

大暑三候——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第一候:“腐草為螢”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乍聽這個詞,還以為螢火蟲是腐爛的草葉變成的呢?其實不然。

螢火蟲,又稱“燭宵”“耀夜”,是一種尾巴能在夜裡發光的小甲蟲。它們經常把卵產在落葉與枯草之間,經過幼蟲、蛹的變化,在大暑時節孵化成會飛的螢火蟲。古人看到尾巴閃光的螢火蟲夜晚在草叢裡出沒飛舞,好像一顆顆閃亮的小星星掉落在林間。

第二候:“土潤溽暑”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這時候的土壤溼氣潮潤,天氣也溼熱難耐,天地之間一片悶熱,人們渾身都是溼乎乎的汗水,就好像鑽進了個大蒸鍋,這就是大家說的“桑拿天”嘛!

第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早上的溼熱之氣不斷上升,遇到冷空氣之後就漸漸凝結,天空開始變得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傾盆大雨落下來,雨勢很大,打得屋頂噼啪響,但是持續的時間不長,暴雨不一會兒就停了。雨後會覺得涼快一點兒,但很快又有熱氣升騰,回到了大蒸鍋的模樣。

民俗、飲食有講究——又吃又玩很開心

浙江——送大暑船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棗莊——吃暑羊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大暑時節,山東棗莊有“喝暑羊”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去“喝暑羊”。所以每逢大暑日,山東棗莊的羊肉館,便會出現人滿為患的場面。

廣東——吃仙草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人們將仙草的莖和葉曬乾後,做成燒仙草,即廣東人說的涼粉,吃下去可以祛暑。仙草還可以入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莆田——吃荔枝、羊肉、米糟“過大暑”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在大暑節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在大暑節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臺灣——吃鳳梨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大暑期間,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乘涼、搖扇、賞荷——最熱的日子也可以詩情畫意

在酷熱炎炎的夏日,吟詠著古人留下的這些避暑詩句,如臨其境,頓生絲絲涼意,夏日的暑氣也彷彿隨之而去。,心平氣和坐於窗下,清風便會自然而來,涼爽也就由心而生了。總之夏日在詩人眼裡可以是肆意放縱的。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有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竹裡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暮熱遊荷花池上》

南宋·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點點流螢 熠熠生輝--浪漫有趣的夏夜景觀

“螢火蟲,螢火蟲,慢慢飛。夏夜裡,夏夜裡,風輕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讓螢火蟲給你一點光。”

盛夏的野外,那閃一滅的光亮,好像墜落地面的星辰,又像是一盞盞神秘莫測的明燈,那掌燈者就是極普通的小生命——螢火蟲。

孩子們最喜歡這夏夜的螢火蟲,最痴迷的是夜撲流螢。幾點流螢飛過,孩子們歡呼雀躍,追撲不迭。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找到“蟲”的字卡,和孩子講一個螢囊讀書的故事。

晉代車胤家境貧寒,沒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在一個夏日的夜晚,他見室外到處飛舞著螢火蟲,就用白紗布袋把捉來的幾十只螢火蟲吊在書本的上方,藉著微弱的光線進行讀書。後人用螢囊苦讀的典故來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伴著如水夜色,蟬鳴、流螢、蛙聲...所有的生物都盡情舒展、歡騰、跳躍;而孩子們追逐玩耍嬉鬧以及那種探尋與捕捉神秘的誘惑和興奮,就是孩童們的盛夏時光。

| 往期節氣 |

大暑到!“炎”值爆表 苦熱當頭

​大小星球以主動式學習為核心教育理念,專注0-8歲兒童啟蒙教育,旨在用專業度和創造力為兒童設計高水準、有審美、有趣的互動教育產品,為教育從業者和家長打造優質的線上線下教育課程和分享社區;為中國親子家庭提供創新美好的文教生活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