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Archibaldo Lucias Douglas

尽管1866年日本就进行了第一场足球比赛,日本足球更支持另一种理论:1873年,英国皇家海军驻日本的军官Archibaldo Lucias Douglas在东京市京桥区驻地举行的足球比赛才是日本足球的真正起源。

在1870年代末,作为富国强兵的一环,作为维持国民健康身体、军事训练的一环,“体育”、“体操”的概念的开始发芽。1879年作为体育教师培养之所设体操传习所设立。体操传习所的坪井内道在1885年所著的《户外游戏法》中介绍了“手球”式足球。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御影師範学校蹴球部回顾录

对日本人来说,足球第一次在师范学校、神户市的御影师范学校的传播对日本足球意义重大。近畿地区很快成为了足球的发祥地,通过师范学校的交流,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以下、东京高师)为首,全国的师范学校也受到了影响。然后在1917年10月21日,以近畿的师范学校为中心召开了近畿踢球大会。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由于这些师范学校的学员日后大多成为了教师,足球很快得以在全国的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推广。1918年在大阪府丰中村(现丰中市)的丰中运动场举行了第一次日本手球冠军大会。这是现在持续的全国高等学校足球锦标赛的开始。

可以说,日本足球从一开始就扎根于校园,所以如今其校园足球的火热以及民间足球的普及也就可以理解了。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日本队的第一场国际比赛是在1917年举办的第三届远东运动会,日本派出的是仍是校园足球的代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组成的日本队。他们以0:5的悬殊比分输给了中国队。

1964年,奥运会首次在日本举办。日本足协认为,日本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东道主,无论如何也必须取得理想成绩。为此,日本足协选任了国际足球教练德特马·克拉默担任日本的国家队主教练,克拉默除了指导日本国家队外,在平时还负责指导日本各地区、各大学、各高中教练员的训练,致力于日本足球的现代化。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终于,在该届奥运会上,日本队在小组赛阶段击败了阿根廷队,一举冲入八强。在1/4决赛上,由于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日本队0:4败给了1962年世界杯亚军捷克斯洛伐克队,在淘汰赛中又不敌南斯拉夫队,最后惨遭淘汰出局。

此时的足球还只是校园运动中的项目,东京奥运会对于很多日本观众来说是第一次观看足球比赛,日本队击败阿根廷的优异表现极大地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奥运会结束后,克拉默卸任主教练,临行前他为日本足球的将来提了很多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举办全国联赛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之后,经过日本足协的努力,第一届日本足球联赛终于在1965年开球。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克拉默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是日本足球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克拉默再次以顾问身份投入指导,而日本足协为了推行“奥运战略”,也将所有精力放在了从全国挑选“精英”球员的身上。这样的战略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得到回报,日本国奥队获得了那届奥运会足球比赛的铜牌。克拉默也因此被誉为“日本足球教父”

大家都知道巴西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拥有最多日裔的海外国家,巴西足球自然而然也影响着日本足球。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塞尔吉奥越后

1972年,与那城乔治和塞尔吉奥越后两位日裔巴西球员来到日本,他们的到来被认为从技术上极大地帮助了日本足球的发展。日本足协也最终决定以对技术和灵巧性要求更高的巴西足球为学习对象,并一口气坚持到了现在

与此同时,足球一直在校园这块沃土中茁壮成长,1977年,第一届“全日本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拉开帷幕,日本足球的基础得到迅速扩大。

很多人说起日本足球的崛起都会提到动漫《足球小将》,这部1981年开始连载的漫画作品及其动画版确实在80后青少年中掀起了足球的热潮,而且不仅仅是在日本,放眼全世界其影响力都可谓巨大。

尽管高桥阳一对足球的了解并不是非常透彻,但他笔下的日本青少年足球状况并非凭空虚构。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2016年的94届决赛当天座无虚席

日本各年龄段的青少年比赛开展的都非常专业,从组织到传播都堪比职业足球联赛。其中,高中锦标赛又是竞争最为激烈,受关注度最高的,2016年的94届决赛当天,来到东京国立竞技场的现场观众多达54090人,这一数字让很多职业足球比赛都望尘莫及。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不仅竞技水平高,其中衍生的文化现象更是深深地刺激着日本足球的发展。

应援文化就是日本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自己学校的应援团和拉拉队。赛会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会邀请一位明星担任类似代言人的“应援女孩”,其中甚至不乏像堀北真希、新垣结衣、广濑铃这样的国民偶像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不过,整个20世纪70-80年代,国家层面的日本足球却步入了低谷,几次冲击奥运会与世界杯入场券均无功而返。

1986年世界杯预选赛东亚区,日本队在决赛中与同样正在发展的韩国队相遇,此时韩国刚刚开展职业足球,尚处在业余阶段的日本队无力抗衡,结果,日本队在两个回合内均败北。

意识到职业化重要性的日本人很快行动起来,1988年,森健儿成立了职业联赛活性化委员会,这成为联赛职业化的重要开端。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川渊三郎

1992年,是日本足球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水岭。川渊三郎筹划J联赛,启动足改,摒弃单纯倚重“精英”的思路,转变为“精英”和“草根”并行的双轨制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以1993年J联赛诞生为节点,日本足协将几乎由校园负责的青训工作,真正自上而下抓了起来。他们效仿德国,为联盟亲拟准入条件:“必须拥有至少12名职业球员,确保拥有可自由支配的可容纳观众人数达1.5万人的足球场,建立球员育成的梯队体系,教练必须持有资格证书。”此后,他们进一步提高了门槛,追加“球队法人化、职业球员需达18人以上,确保与地域居民、自治体和企业的三位一体化,确保分担联赛经费”。自J联赛诞生之日起,所有俱乐部就拥有U12、U15、U18三个年龄段梯队,这是准入条件,同时也是J联赛的特色之一。

3年后,川渊三郎推出了那份雄心万丈的“百年规划”。百年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成绩上的突破,其内涵是,“为国民提供触手可及的运动设施和体育俱乐部,让他们在当观众之余,也能亲身参与”,“通过运动拓展视野和交往,丰富人生意义”。这样的构想,凝聚了一代日本足球人的激情与梦想。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效力于日本J联赛时的莱因克尔

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尽管也经历过烧钱引进大牌球星和倒贴钱把优秀球员送出去的阶段,但他们对这些手段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及时修正的强大执行力。

日本人将引进大牌球星的计划称为“引狼入室”,其目的就是刺激球市以及日本球员。当球迷看腻了过气的老明星、球市惨淡时他们及时推出了第二套方案,不再重金引进大牌球星,而是花小钱去巴西等强国请来并不出名但是水平也很高的年轻外援,尽量让日本球员在队中担任核心,把大量资金花在培养本土球星上。到90年代末,老明星们彻底离开了J联赛,结束了“老师”的使命,而日本本土球星则纷纷成熟,开始挑起了日本足球的大梁。

而且,J联赛一开始就是本着联盟保护球员利益、尊重俱乐部利益,而俱乐部服从联盟安排的原则进行的。足球俱乐部采用“家乡制”,居民、当地企业和地方政府三位一体化,在经营上拥有一些特权。球队的名字采用“城市名+爱称”的办法,俱乐部的股东也必须多样化,防止一个企业操纵俱乐部

日本足球的进化之道

J联赛还有着它独有的特色,没有平局就曾经是其最大的特点,一方面这一制度制造的悬念性吸引了更多球迷的关注,同时也刺激了球员始终保持争胜的态度,这也符合日本国民好胜心强的根性。2003年J联赛取消了这一制度,球市也自此开始冷清下来。

正是由于有着健康、完备且不断改善的职业联赛和校园足球体系,以及一以贯之的技术方针,日本国家队的水平不断地提升。从曾经以2:15惨败菲律宾,到如今令哥伦比亚队慨叹连球都摸不着,日本足球的崛起令人刮目相看,却又合情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