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時期的版圖告訴你:清明節時爲何僅江南地區流行吃青團

今天是4月4日,明天就是清明節,小夥伴們從明天開始就可以休假了!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古時除了在清明節祭祖和掃墓外,還會有踏青,郊遊和蹴鞠等活動和習慣。

太平天國時期的版圖告訴你:清明節時為何僅江南地區流行吃青團

清明

對南方地區(尤指江南)的人們而言,清明節吃青團也是一必不可少的習慣。清明節吃青團的習慣是什麼時候開始流傳下來的?為什麼北方人沒有吃青團的習慣?江南地區清明節吃青團的習慣和太平天國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相傳,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管清明節叫“菁明節”,為避東王楊秀清的諱),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一說是李秀成的手下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李秀成化裝成農民模樣,暫時躲過了清兵的追捕。清兵自知李秀成並未逃離多遠,於是在村裡添兵設崗,每一個進出村裡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李秀成帶吃的東西。

太平天國時期的版圖告訴你:清明節時為何僅江南地區流行吃青團

清明節吃青團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李秀成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糰子。然後把青溜溜的糰子放在青草裡,混過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太平天國時期的版圖告訴你:清明節時為何僅江南地區流行吃青團

太平天國名將李秀成

也就是說清明節吃青團的習慣是太平天國時期下令推廣並開始流傳開來的,在看看太平天國當時所控制的行政區域,主要是控制了江南一帶,即使是鼎盛時期也只是佔領了大部分南方地區而已。暫不提做青團的食材北方有沒有,即使是有,太平天國的命令在北方也沒有作用

太平天國時期的版圖告訴你:清明節時為何僅江南地區流行吃青團

太平天國鼎盛時期的版圖

通過這個故事,再看一下太平天國的版圖,是不是就明白了清明節時為何僅江南地區流行吃青團了。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的天空2018。和我一起侃歷史!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