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阿里與京東打得不可開交時,網易的電商營收已經悄悄增長了101%

今天,當人們談到電商行業的巨頭時,想到最多的肯定是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家公司旗下的電商平臺都已陪伴人們多年,早已深入民心。

尤其是近幾年兩家公司的競爭愈發激烈,擴張速度愈發加快。除了電商,娛樂業、服裝業、便利店業、公共交通業等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更是加深了兩家公司腰纏萬貫的巨頭形象。

但是,就在阿里和京東打得不可開交時,它們的老本行也開始湧現了新玩家,準備重新分食中國電商市場,其中就有個強力的競爭者——網易。

當阿里與京東打得不可開交時,網易的電商營收已經悄悄增長了101%

前不久,網易公佈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公司財報。報告顯示,網易第一季度的電商業務淨收入達到37.3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1%,出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這說明,在不知不覺間,網易已經成為了電商界的又一匹黑馬。

電商營收瘋狂增長

其實在財報剛出來的時候,有很多人都不看好網易這次的業績。究其原因,是網易的遊戲業務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4%,出現了下滑趨勢。

從早年的《夢幻西遊》,到最近的《陰陽師》、《倩女幽魂》、《荒野行動》等,網易憑藉遊戲業務賺的是盆滿缽滿,成了網易近幾年提升業績的主要動力。這也難怪很多人看到遊戲業務下滑後,會開始唱衰網易。

但無忌哥是研究電商這塊的,自然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這方面。而在看到網易這次電商業務的成績後,無忌哥只想說,網易遊戲行不行不知道,但網易的電商絕對已經是殺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2015年,考拉海購上線,網易正式進軍電商領域。第二年,網易嚴選上線。據當年的年報顯示,網易電商業務總收入僅為45.54億元。但是到了2017年,電商業務的總收入卻上漲到了117億。然後在今年的第一季度,網易的電商業務再次出現上漲趨勢。

由此可見,網易的遊戲業務或許是顯得有點頹廢,但它的電商業務成績簡直堪稱驚豔。

但值得注意的是,網易入局的時候電商流量紅利已經開始消失,可以說是完美的錯過了風口。可儘管如此,網易的電商營收卻依舊出現了瘋狂增長的趨勢,它到底憑什麼?

網易電商成功的秘訣

從往年的財報中可以看出,考拉海購是網易電商業務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考拉海購是網易最早上線的電商平臺,主要負責跨境電商運營。據艾媒諮詢於今年5月發佈的《跨境電商報告》顯示,在當前中國的跨境電商市場中,考拉海購所佔的市場份額最高,達到了26%。其次分別是佔據22%的天貓國際以及佔據13.4%的京東全球購。

當阿里與京東打得不可開交時,網易的電商營收已經悄悄增長了101%

很明顯,網易在跨境電商領域已經暫時把阿里和京東甩在了後面。作為後來者的網易,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1

精簡成本

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這對每個商家來說都是最理想的賺錢方式。但真正能做到的卻很少,網易就是其中一家。

一般的電商進口海外商品時,在採購、倉儲、物流等方面都需要藉助第三方的力量,所以支出的成本會更高。但網易選了相反的一條路,直接和海外品牌方建立合作關係。網易給品牌方做更多推廣,品牌方則以“海外批發價”將優質產品賣給網易,這種合作方式讓網易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同樣品質的海外商品。

2

自帶流量推廣

與阿里、京東不同,網易在進軍電商前就已經有自己的郵箱業務、音樂業務、新聞網站業務等。

換言之,網易是自帶流量入局。它本身就已經有個屬於自己的營銷生態圈,所以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做推廣和宣傳,光是這點就已經勝過阿里和京東了。

比如在男性用戶比較多的遊戲板塊,網易就可以給平臺上的男性用品打廣告。在女性用戶比較多的網易雲音樂,就推銷美妝產品。這種自帶流量的推廣方式,為網易的電商平臺帶來了巨大的客流增長率。

3

社交拉新機制

除了高效轉化自帶流量,網易也在積極地運用社交流量。

在考拉海購APP還處於1.0版本時,網易就上線了“拉新”功能。每天用戶買完東西后,只要將商品分享到朋友圈,就有機會獲取最高30元的獎勵。不僅如此,邀請好友開通,以及當這名好友確定下單後,用戶都可以拿到獎勵。

一方面, 這種模式可以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慾望,還會讓消費者自發地去拉更多人來用拼多多,給平臺引流。另一方面,消費者不僅能在平臺上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還能與親朋好友互動共同分享購物的樂趣,同時滿足物質與精神需求。

正是憑藉這三種方法,網易才得以在跨境電商領域中搶佔先機。

結語

  • 如今電商行業已成一片競爭激烈的紅海,消費升級和精細化市場運營已成大勢所趨。目前網易已經在跨境電商這一細分市場中成功領跑阿里和京東,其未來的發展潛力絕對不可小覷。不過兩大巨頭肯定也不會任由網易成長,今後的跨境電商領域肯定又會掀起一場惡戰。不過對消費者來說,這反而是件好事。試問,今天的巨頭競爭靠什麼?燒錢送優惠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