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變遷:國民黨曾用這種方式生火取暖


唐朝時期,為了抵禦寒冷,中國人就已經用銅製作手爐。明清時期,手爐的製作達到了頂峰,一直延續到清朝。圖為1944年,一個老人用中國傳統的暖手袋暖手。

16世紀中葉,西方國家隨著文藝復興的開展,西方壁爐開始從單一走向繁複。圖為聖誕前夜,孩子們坐在爐火前烤火。

民國之後,中國手爐的花樣不再繁複,而日趨簡單便捷。圖為1972年,丹佛野馬隊球迷用暖手袋敷臉。

伴隨歷史的變遷,銅製手爐開始退出歷史舞臺,更加輕便的竹製手爐慢慢普及。20世紀,隨著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可以裝熱水的熱水袋也開始成為人們在寒冷的冬天的必需品。圖為足球運動員用熱水袋喝水。

20世紀60年代,北京民眾做飯、取暖都離不開煤,尤其到了冬天,煤更是不可或缺。那時候,蜂窩煤還屬於稀罕產品,一般家庭都燒煤球。圖為煤球廠工人在搖煤。

火盆也一度成為取暖“潮流”。圖為1917年,上海,學校小學生手裡拿著火盆,裡面裝有煤炭或木頭,用於烹調或取暖。

當然,最原始的取暖方式還是生火取暖,用木材、柴火等生火大家圍坐在一起烤火取暖。圖為1948年10月,江蘇南京浦口,國民黨士兵在準備南撤候車時生火取暖。

上世紀80年代,火炕一直是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主要取暖方式,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加上火炕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所以火炕正慢慢退出歷史舞臺,目前,東北的某些區域還保留著這一古老的取暖方式。圖為1988年,黑龍江泰來縣,暖炕上的一家人。

這種即將消失的“烤火神器”在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廣泛使用。圖為上世紀流傳下來的烤火取暖工具烘籠。

隨著社會發展,這些傳統的取暖方式正在被取締。圖為民眾儲存過冬的蜂窩煤。北京傳統取暖方式隨著煤改電工程開展,逐步成為了歷史。

集體供暖的出現讓火災和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減少,但取而代之的是霧霾和空氣汙染問題。圖為天津市西青區電代煤項目現場。

為控制空氣汙染,政府部門發佈集中供暖到達一定溫度後不再升溫等相關規定。供暖是民眾必備需求,汙染問題也不容小覷,取暖的路還很長。圖為河北秦皇島學校自燒燃煤鍋爐改造。各學校所有燃煤鍋爐按照要求全部拆除,並根據實際採用空氣源熱泵、地熱地膜等方式集中供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