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 陈坚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八年烽火起芦沟,一纸降书落芷江”。历时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承受了日本法西斯的种种暴行,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筑就了波澜壮阔的抗战史。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诗人们满怀忧愤之情,以诗铭志,哀悼破碎的山河、祭奠逝去的先烈、抒发胜利的喜悦。抗战诗歌是一部具体而微的抗日战争史,一部民族心灵史。

今天,小编从《诗壮国魂——中国抗日战争诗钞·诗词》一书中的上册中精选以下抗战诗歌,让我们在阅读中重温并铭记那段血泪史,铭记胜利与和平的来之不易,勿忘国耻。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1945年,听闻日本投降后热烈欢呼的中国人民

祭黄帝文

毛泽东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原载《新中华报》第344期第3版,1937年

鸬 鹚

齐白石

大好江山破碎时,鸬鹚一饱别无知。

渔人不识兴亡事,醉把扁舟系柳枝。

1944年

《齐白石全集》第10卷第41页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平型关大捷》孙浩

题《八·一三纪事诗》第二册

蔡元培

得读仲仁先生八一三纪事诗第二册,敬题一绝奉正

世号诗史杜工部,亘古男儿陆渭南。

不作楚囚相对态,时闻谔谔展雄谈。

1940年1月29日

载香港《大公报》1940年3月24日

晓闻炮声不能成寐

沈钧儒

夜静炮声密,声声打入心。

国魂随震荡,民意许追寻。

九国盟犹在,三边寇日深。

书生愿效死,抚枕动沉吟。

1937年10月16日

《寥寥集》第81页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七七事变·卢沟桥》杨克山、崔开玺

《追悼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二首

黄炎培

怒角惊回歇浦潮,虫沙小劫一军骄。早知轻敌攻坚失,定悔行师袭远劳。壮志更成秦博浪,威名终属汉嫖姚。男儿报国轻生死,歌哭壶浆付大招。

由来神勇仗精诚,到处天阴杀贼声。贤圣百年皆有死,英雄千古半无名。谁翻世界和平局,应博春秋义战评。留取精忠好模范,嘉名十九锡初生。

注:恰“一二八”一个月后得孙,为纪念十九路军,取名“十九”。

1932年5月27日

【双调·殿前欢】题《全面抗战大画史》

于右任

噪昏鸦,中原满地逞胡笳,沿江各口窥胡马。切莫嗟呀,看神州,放异花!

一战收功也,把血史,争图画。更高呼:“中华万岁!万岁中华!”

《于右任诗词曲全集》第196页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太行烽火》 王迎春、杨力舟

满江红·挽张自忠将军

邵力子

澒洞烽烟,听鼙鼓、声声未歇。惆怅忆、将军百战,死绥壮烈。叱咤恍闻戈指日,光明共见心如月。叹中原、父老望旌旗,同悲切。

寇患亟,仇待雪;殁犹视,恨未灭!问谁能、忍恝金瓯残缺。黄土萋萋宿草泪,沙场汩汩军人血。是丈夫、皆应继风徽,收京阙!

抗日战争胜利

谢觉哉

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天。

伏尸流血五千里,尝胆卧薪一百年。

虎待全擒须扫穴,鱼还未得莫忘筌。

拼将福祉贻孙子,嘉岭山头看月圆。

1945年中秋

《谢老诗选》第40页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 (局部)詹建俊、叶南

杀敌救国歌 四首选一

宋哲元

中国要自强, 齐心到战场。

杀尽日本兵, 铲除狗财狼。

自从九一八, 寻衅在沈阳。

占了东三省, 热河也遭殃。

强占我平津, 又往上海闯。

进挠我南口, 察北也披猖。

得寸又进尺, 要把中国亡。

同胞须奋起, 人人都抵抗。

遥悼佟麟阁赵登禹两上将(1937.7)

马叙伦

援绝将军死战场,旁人漫道姓名香。

黄泉正是伤心地,不尽云台作国殇。

北门符钥遣谁分,第一关中敌骑纷。

二十九军无负国,一朝战死两将军。

《马叙伦诗词选》第69页

英 灵

董必武

泱泱古大国,众志已成城。

势必驱胡虏,人思返汉京。

鼠狐安敢阻,刀剑各争鸣。

英灵如不昧,鸭绿奠三觥。

1939年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义勇军进行曲》全山石、翁诞宪

答横槊将军

林伯渠

将军百炼挽时艰,东海归来鬓未斑。

浩瀚襟怀扬子水,光辉旗帜井冈山。

阵前壁垒严民主,马上刀环却敌顽。

战后余情犹健爽,佳篇赐我一开颜。

1944年

太行春感

朱 德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1939年春

书 愤

黄 侃

恸哭秋风忽一年,谁令辽海陷腥膻。

力微难挽沈渊日,劫尽真逢倚杵天。

此夜苍涛掀大地,今时碣石抵穷边。

受生何苦依兹土,欲向蒲团问宿缘。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华北地道战》 王国斌、周景伦、徐冰

八月十日夜电传倭寇乞降,十二日补赋

柳亚子

殷雷爆竹沸渝城,长夜居然曙色明。

负重农工嗟力竭,贪天奸幸侈功成。

横流举世吾滋惧,义战能持国尚荣。

翘首东南新捷报,江淮子弟盼收京。

1945年8月

雨霖铃

刘永济

衰兰歌绝,剩魂销到,乱水凄叶。重湖万点狂雨,惊梦里、鱼龙悲咽。绿冷蘅皋问几,见湘灵芳褋。但万里、千里关河,断莽斑斑鬼雄血。

西风惯与愁肠结,向酒边换却清秋节。吟怀早是凄苦,争忍听、故山哀鴂。暗幌衰灯,往事纷纷眼底明灭。只赚取无限苍凉,诉与残宵月。

乙酉九月三日日本签订降约于江陵感赋

陈寅恪

梦里匆匆两乙年,竟看东海变桑田。

燃萁煮豆萁先尽,纵火焚林火自延。

来日更忧新世局,众生谁忏旧因缘。

石头城上降幡出,回首春帆一慨然。

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

戍楼拂晓角声悲,誓砂倭奴去不回。

刀砍寇头十万颗,台儿庄上祭军旗。

1938.4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血战台儿庄》徐青峰

望海潮·挽张曙

郭沫若

武昌先失,岳阳继陷,长沙顿觉孤悬。树影疑戎,风声化狄,楚人一炬烧天,狼狈绝言筌。叹屈祠成砾,贾宅生烟,活受阇维,负伤兵士剧堪怜。

中宵殿待辎轓,苦饥肠辘转,难可熬煎。白粥半锅,红姜一片,分吞聊止馋涎。南下复流连,痛几番狂炸,夺我高贤,且听《洪波》一曲,抗战唱连年。

1940年8月29日

就义诗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934.11.24

咏 史

张恨水

盗寇可怜侵卧榻,管弦犹自遍春城。

书生漫作长沙哭,只有龙泉管不平。

旧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间偶谈时事,嗒然若失,为之衔杯不饮者久之。或问昔年走马章台,痛饮狂歌意气今安在耶,因而有作

郁达夫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1931.1.23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 于文江

无 题

茅 盾

偶遣吟兴到三秋,未许闲情赋远游。

罗带水枯仍系恨,剑铓山老岂割愁。

搏天鹰隼困藩溷,拜月狐狸戴冕旒。

落落人间啼笑寂,侧身北望思悠悠。

1942秋

满江红·悼左权同志

叶剑英

敌后坚持,捍卫着、自由中国。试看那、欃枪满地,汉家旗帜。剩水残山容我主,穿沟破垒标奇迹。问伊谁,百万好男儿,投有北。

崦嵫日,垂垂没;先击败,希特勒。会雄师踏上,长白山雪。风起云飞怀战友,屋梁月落疑颜色。最伤心、河畔依清漳,埋忠骨。

得逖生书作,次公权韵(1940)

朱自清

见说新从海上回,一时幽抱为君开。

彩衣逶迤归亲舍,絮语依微傍镜台。

岂肯声光闲里掷,不辞辛苦贼中来。

匹夫自有兴亡责,错节盘根况此才。

题西南剧展

田 汉

壮哉西南戏剧兵,浩歌声里请长缨。

耻随竖子论肥瘦,争与吾民共死生。

肝脑几人涂战野,旌旗同日会名城。

鸡鸣直似鹃啼苦,只为东方未易明。

1943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烽火硝烟中的不朽诗篇

袁行霈 主编,赵仁珪 执行主编,《诗壮国魂》,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