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看不出来函谷关的险峻?

函谷关十分著名,战国时期秦国便多次依托函谷关成功抵挡住山东六国联军。古人常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潜意识里函谷关一定是险峻无比。但是我们借助地图来查看的时候,为什么常常看不出函谷关的险峻?

你为什么看不出来函谷关的险峻?

崤函古道地形图

上图是连接关中和洛阳的崤函古道,北侧是中条山,南侧是秦岭,中间是黄河,而著名的函谷关和潼关便位于这条古道的东西两头。但是这个比例尺下感觉崤函古道简直是一段通途,这么宽的地方怎么来阻挡千军万马?

你为什么看不出来函谷关的险峻?

函谷关

那我们在函谷关附近放大地图,就感觉到有些明显的地形起伏了。难道函谷关是图中东北西南方向标识的箭头标识的地方吗?两边的塬形成一条狭长的通道,还真有些天险的感觉呢。

然而并不是。函谷关其实是稠桑塬上的一条裂缝,这条裂缝呈东西走向,宽不过数米。这里说明下,塬是黄土高原上一种典型的地貌特征,顶部平坦如原,但四周峭壁陡立。想象下电视剧中陕北民歌对唱的场景,明明相隔很近,但是要过去还是要很长的道路。

你为什么看不出来函谷关的险峻?

函谷关

好吧,箭头标识的函谷关的确看不出险峻来。如果我们再放大地图,发现这里等高线大概400米,相对于1000多米的山峰来讲,的确还是矮了些,地图上也难以去表达。但请尽情想象,这道塬相对高度是100米,也是几十层高楼高啊,战马、辎重等可不是轻易能够过去的。

为了更形象地看下函谷关,我们来通过影像图来看下这条狭长的裂缝,千万注意要东西向看,而不是南北方向看。只要守住这条缝隙的入口,千军万马攻不进函谷关。你可能会问了,好像这条塬上裂缝很多啊,都要防守也不太容易吧。这个问题其实笔者也不清楚,简单猜测下,这些裂缝有可能是后面几百年经过雨水不断冲刷扩大的,原来并没有这么多条通道,这个也许是函谷关逐步被废弃的原因之一。

你为什么看不出来函谷关的险峻?

函谷关

最后我们还是来看一张模拟效果图,来感受下函谷关的险峻。要是给你几万兵马,要攻打函谷关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为什么看不出来函谷关的险峻?

函谷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