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6月25日早上,美團點評(以下簡稱美團)正式申請港交所上市,併發布招股書。招股書首次展現了美團的投資版圖,成為繼小米集團之後又一赴港上市案例。

在港交所允許“同股不同權”企業申請上市後,互聯網企業紛至沓來,除小米、美團外,等著上市的還有映客直播、同程藝龍等。

知情人士稱,此次美團目標募資60億美元,公司估值約600億美元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一,美團點評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

1,美團在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其業務虧損也在逐步收窄。

美團點評2015-2017年營收分別為40.2億、129.9億、339.3億元,其中外賣業務是營收的主要來源。同比分別增長223.2%、161.2%,三年收入增長超過七倍。

虧損淨額”也持續收窄, 2015年負59億元、2016年負54億元,2017年負28億元,三年內累積虧損141億

2,騰訊為第一大股東,王興依然把控美團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美團點評也採用了“同股不同權”的上市架構。美團目前總股本約52.2億股,其中A類股7.36億股,B類股44.84億股。

根據招股書,騰訊為美團最大股東,總持股比例約20.14%;創始團隊方面,王興持有5.73億股A類股,持股比例約11.44%,穆榮均持有1.26億A類股,持股比例約2.51%,王慧文持有3640萬A類股,持股比例為0.7264%。另外,紅杉資本持股比例約11.44%。

而此前與美團撕破臉的阿里,仍有約1.48%的持股比例。

在投票權方面,每股A類股可行使10票,B類股可行使1票。因此王興在美團的投票權為48.41%,穆榮均投票權為10.64%,王慧文投票權為3.07%。 而騰訊的投票權為8.52%。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二,多次融資和上市募資成功的話,估值600億,有水分!

美團創立以來,經歷8年的野蠻生長,進行過 8輪估值和融資。

除天使輪及2016年華潤旗下基金的戰略投資金額不詳、無法統計外。其餘6輪融資的總額近85億美元。這一天量融資數據,中國互聯網公司中,僅次於螞蟻金服和滴滴。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去年10月一輪40億美元的融資,使得美團估值300億美元。若此次IPO成功募資60億美元,那估值約600億美元。

短短半年多,其估值就能翻一倍?

這不免讓人置疑。有多少水份?

有專業機構分析撰文:對比京東560億美元的市值,細化解剖美團業務,擠掉水份泡沫後,或只值400億美元。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三,美團各項業務均遇強手,短期競爭大、盈利難!

美團涉及10多個業務,如美團打車、外賣、到店餐飲、酒旅、出行(含網約車、共享單車),均面臨激烈競爭,再加上新零售業務,可以說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一半都是美團的對手。其中不乏來自阿里、攜程、滴滴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的競爭。

但是其營收核心卻靠餐飲外賣(見下圖)。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1,餐飲外賣業務盈利薄,成本卻在急劇的增加。

美團2016年毛利為59億元,2017年增長至122億元,而毛利率卻從45.7%下降到36%。原因在於核心餐飲外賣毛利過低。因為配送成本、補貼等成本過高,餐飲外賣2017年毛利率為8.1%。

美團的運營成本高。從2016年的70億,增加到2017年的217億元,同比增長208.1%。主要原因是外賣業務增長,帶來配送成本的增加。

單看餐飲外賣的運營成本。由2016年的人民幣57億元,至2017年的人民幣193億元,增加238.8%。其中,外賣騎手成本由2016年的人民幣51億元,增至2017年的人民幣183億元。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2,餐飲外賣這項業務,在對手阿里巴巴的持續燒錢競爭下,盈利前景令人疑慮。

據分析,當餐飲外賣行業格局達到穩態,如:扣點穩定、大規模補貼戰不再發生時,外賣平臺才可能盈利。

但在阿里旗下的餓了麼虎視眈眈之下,目前外賣行業格局並不穩定。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3,主營業務難盈利的窘境下,美團的選擇是擴大業務戰線。

最近兩年來,美團相繼加碼了酒旅、網約車、生鮮電商、共享單車,甚至不惜為此拖累整體盈利進度。

但這些多元化業務都遭遇了強敵。

到家業務上,和58趕集爭奪市場份額;

到店業務上,和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等外賣的競爭;

旅行業務上,一直受到攜程系、阿里飛豬的圍剿;

剛上線的打車業務上,目前除了南京、上海之外尚無更大的突破,停滯不前下還要面對滴滴、首汽、易到、嘀嗒的多元競爭;

在共享單車業務上,摩拜仍然要與哈羅、ofo等繼續奮戰。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而單看共享單車這個領域,我們知道:

2018年4月,美團以27億美元收購摩拜單車,但摩拜自始至今都在虧損之中。

從共享單車的之前形勢、商業模式、當前結果來看,目前仍無一家企業實現盈利,都在融資燒錢當中。摩拜雖然加入美團之中,但自身來看仍無法獲得盈利,

美團雖然想打造“商業閉圈”,但若過多的商業環節處在燒錢虧損之中,無疑加重了整個“閉圈”的運作壓力。

王興2017年也坦然承認,如果不開拓新業務,我們可以在一年之後規模盈利。

市值600億美元?分析發現:美團戰線廣、競爭大、問題多、盈利難

美國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對此的評價是:在IPO之前,通過開發新業務來提升收入,這是種“賭博”

儘管上述業務撐起了美團的高估值,但“成敗蕭何”,這也是美團虧損的重要原因。而且目前各業務之間還沒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各項業務在未來還可能繼續處於燒錢或虧損之中。

香港證券交易所今年4月以來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這讓曾經不言上市的美團點評開始加速上市融資。

也許,只有新的資本進入,才可以支撐美團持續的虧損擴張。

成功上市募資後,

也許,是美團的新開始,

也許,是美團“自我救贖”最關鍵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