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丨佛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从异乡归来。

那天下午,我们第一次畅聊得如此畅快,从古文到近代哲学录,从诗词歌赋到白话小说;如果你单单认为: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那你就大错特错。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都是纨绔子弟,生性潇洒,从来都不会安安静静的听谁说完一句话,在他的家族里:也只有他的爷爷对少许或者比较偏爱的文学作品有兴趣,能够涉及的范围实在少之又少。

非虚构丨佛说

不知不觉下午已经过半,他突然对我说:嘿、亲爱的,你怎么理解佛?

看着他的眼睛,我问道:你游历一圈回来,是否领略到什么,不然也不会问我了。

他饶有兴致:然也、知我者,你也!

我便知道他的疑惑,告诉他:佛者,性也、乃本性。

他没等我说完,又问道:在哪,我怎不见。

非虚构丨佛说

我笑着说:看看,你的毛病又犯了,先等我说完:佛者,本性也,不在天、不在地,也不在心里,因为佛便是自己,人的性有两面:分为“善”、“恶”,就好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就像好的一定会出现负面的,不然就毫无趣味。人性里住着的“善”便是你与生俱来的佛性,而善也是你的念。

他不解的又问到:那怎会出现犯罪者,他们又由谁来救赎。

我第一次如此认真的跟他谈论话题:犯罪者“恶”是他的“欲”,人的念是与生俱来,欲是后天形成的,当欲盖过念时,他脑子里剩下的只有亏欠,他每天接受的审判都是为他的欲赎罪。

非虚构丨佛说

他更加疑惑:那为什么不去惩罚犯错的孩子,他们一样亏欠。

我告诉他:当人还是孩子时,他的欲是完全的不成熟,本性的善会覆盖欲的来源,父母的教育会粉碎欲,而当他长大,欲的吸引会越来越强,甚至超过本性,便让他犯下罪孽。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笑起来:

屠夫每天叫和尚起床诵经,死后得道升天。和尚每天叫屠夫起来杀生,死后却不得善终。

这就是人性带来的,“佛”为“善”,“善”亦是“佛”,欲能盖过念、念却难以掌控欲。

非虚构丨佛说

说了一个下午后,他竟告诉我:你知道吗,你说出了一篇“佛学论”,多么不可思议,一个下午的谈论就解答我所有疑惑,我也是第一次与他谈论到这样的地步。

那个午后是我久久不能忘却的、也是他一直铭记的。直到现在,他还会偶尔与我讲起那次谈话。

=================================

作者简介:楔子、贵州省贵阳市人,是一名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同时、非常热衷文学、小说、诗歌。2015年5月完成小说《千金要回家》发布于起点网,2016年开始撰写《大清传奇》。2015年5月完成微电影故事《回忆遇见你》发布于金象微电影剧本网。2017年8月开始原创文学作品,发布于麦林文学网,分别是:《梦静录》、《梦静录之四季物语》、《缔造者》、《自由篇》、《归客恋曲》等。2018年发表原创文学散文《祖母绿》、《号角》于选刊文学。

本人平时喜欢音乐、将音乐与文字融合,作者相信:唯有文字和旋律不可缺失。比较喜欢甜的食物,喜欢颜色:淡紫、白色、天蓝。

声明:本文首发《选刊文学》,文章标题《佛说》。图片均来自网络。未经原作者允许,禁止其他平台或个人转载。一经发现,将对其进行版权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