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顺利召开

学在当下 用在未来

首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顺利召开

首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顺利召开

8月1日上午,为期2天的中国第一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暨ICT培训会议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正式开幕。本次会议由南京柯姆威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近20所高校的共40名教师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柯姆威公司的赵强总经理致辞,之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陶德元教授、副院长罗福强副教授、通信工程专家李恒毅老师、上海大学王建敏老师分别作精彩报告。

首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顺利召开

陶德元院长首先回顾了通信技术的发展、重点分析了5G通信技术和窄带NB-IoT通信技术之间的发展与关系,清晰地指出了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与物联网通信技术全面融合,实现万物互联,促进智慧社会的建设。

首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顺利召开

罗福强副院长向大会全面分享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经验,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流程、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办学特色等。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罗老师指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通信工程专业必须本着"学在当下、用在未来"的理念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为此通信工程专业应大胆地锁定诸如量子通信技术和5G通信技术等新兴领域,要积极拥抱物联网、融合云计算、迎接人工智能技术,将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添加到课程体系之中,获得了与会老师们的共鸣。

首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顺利召开

首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顺利召开

首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顺利召开

李恒毅老师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全球知名通信设备公司——爱立信的前高级工程师。在此次技术论坛上,他主要介绍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在"应用型"教学思路方面,李老师结合自己的行业经验和当前大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用为目标,理论抓重点,实践为纽带,方法更灵活"的实施路线,突出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办学特色。然后李老师又展示了通信工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成果,其中包括了如何将理论教学形象化、如何将项目驱动教学实际化、"两设一翻"等内容,得到了在场各位专家和教师的认可。

最后发言的是来自上海大学的王建敏老师,他在如何建设高水平的通信、电子信息创新实训基地方面做了精彩的演讲,并分享了上海大学在LTE融合仿真平台、PTN传输承载网、全网监控调度系统、6GHz微波与射频实验平台等方面的建设、评估以及应用经验。为参会的各高校建设通信、物联网、电子信息等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建议。

首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顺利召开

首届通信与物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论坛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顺利召开

开幕式结束,在陶院长和罗副院长的邀请下,来自各个高校的专家教师参观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移动通信实验平台、智慧交通沙盘实验系统、量子通信实验平台、人工智能实验平台等实践教学环境。本次技术论坛将在接下来的虚拟仿真ICT培训与大家的热情讨论中圆满结束。(电子信息学院 罗福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