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两代人的择偶标准有什么不一样?

在不一样的时候,

父母和子女是怎么处理的?

点开上方音频,欢迎收听!

结一个父母不赞成的婚,究竟会不会幸福?

每一个遭遇到这个问题的年轻人,或许都和另一半在经历着一种成长的阵痛。

前两天我才知道,我认识的一个90后女孩身上发生了一场痛彻心扉的分离。而她的恋爱的告终,竟然是因为 —— “我和男朋友八字不合,男朋友父母反对”。

回顾恋情,她满是感叹:

那么温柔贴心向上的人,居然在这样的大事情上无法坚定自己,当时我们都很难熬,努力争取了很久,但父母如山推不动,太难了.....

甚至到最后,他父母都没有问过我是什么样的人……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以前觉得“八字不合”这种干涉恋爱的理由就是无知父母的愚昧偏见罢了,一笑而过就好。

然而,当我看到这个所谓“偏见”,竟然厉害到直接终止了2个并不愚昧并且经济独立的年轻人的感情,让他们不得不“伤心地选择了分手”——这是不是意味着:

  • 尽管我们已经可以很“心理学”的样子去高谈阔论原生家庭;
  • 尽管我们总在朋友圈转发“要对父母明确自我界限”的文章以表明自己独立的姿态;
  • 尽管我们总是嚷嚷着,我长大了,我要活出自我.......

——然而,父母对于孩子人生的介入和控制,还是在以一种极为有影响力的方式在大家的人生中大面积存在着。

“结一个父母不赞成的婚,会幸福吗?”当这个问题,摆在眼前,其实引出的是另一个问题:

幸福的关键——并不是取决于父母关于你的婚恋建议说得究竟有多正确,对你的未来多有远见。

而是,你能不能在父母“不认同”的日子里,和父母“不认同”的伴侣,快乐地生活?

关于婚姻,你能不能不被父母的“不认同”影响?这才是真正要去回答的问题。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有个来访者,接近三十岁,单身,因为焦虑问题来找我咨询了很多次,期间他谈起他的母亲,他说他非常担忧忤逆他的妈妈。

他最近交了一个女朋友,他就特别害怕,焦虑于母亲非常嫌弃女孩的家世,他设想到如果这种嫌弃发展下去,那么可能会出现很可怕的结果。

“假如妈妈嫌弃女友的家世,你觉得可怕的结果是什么?是你们会不得不分开吗?”

“我觉得最后万一要分开,我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我们也是成年人了。”

“那么在你心里,可怕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我害怕以后如果我要和女友结婚,我妈妈不喜欢她,和她相处不来,我妈妈可能会崩溃。”

他说,“自己和女友彼此都是成年人可以接受分手”,可是他害怕的是,“妈妈会崩溃。”

在他的世界里,妈妈不是一个“成年人”,无法负责自己的情绪,因此,他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把自己的生活弄得让妈妈满意 —— 从工作,到恋爱,从爱好到婚姻,却因此只能压抑自我。

当然,这也许是一个稍显极端的例子。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无论是说八字不合,还是嫌弃家世较差,抑或挑剔身体不好,性格不佳,父母发表的这种“强烈的毫不掩饰的评价”,以及给到孩子的压力,甚至是明确的分手指令,其实都是在表述着这样一个内容 —— “我不赞成你爱他”。

但是很多人在选择伴侣时,面对父母的这种不赞成的表达,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父母正在做一件严重“越界”的事情;而是本能地希望做点什么可以让父母赞成“我爱ta”,认同“我爱ta”。

这是很多人以习为常的反应,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这是父母对我们个人边界的突破。

父母对于你的爱情和婚姻,其实并不拥有赞成与否的立场。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情。这是你个人边界内的事情。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是无视这种边界的突破,还是立马以一种态度去明确你的边界?

你是不是特别渴望,你的父母能够对你的选择持有一种“赞成”的态度,极度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特别是在你喜欢的人这件事上?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们何时开始,不自觉地,与父母“共享生命”?

从和父母浓厚的亲情角度出发,我们希望父母能够喜欢我们喜欢的人,无可厚非。

我们对父母有着天然的认同,也渴望被父母认同接纳,所以我们希望婚恋选择被父母认可,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面对这样的“渴望和希望”,你愿意以什么样的代价去达成,甚至不惜放弃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去找一个父母更满意的人吗?

有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和关系,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了子女身上。

在他们讲述的人生故事里,他们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牺牲者,也把对成年子女的各种控制和索要,变得理所应当。

但是,这真的是父母的“牺牲”吗?

有的爸妈自己不会处理亲密关系,把婚姻搞砸了,后半辈子不成长不努力不反省,然后对孩子说,“我为了你才没有再结婚!”

有的爸妈自己事业失意,接受不了挫败,心灰意冷再也爬不起来,却只会不断埋怨过去,然后对孩子严苛至极:“我把全部的心血放在你身上,你一定要出人头地!”

这类父母有一种共性,就是没有自己觉得有趣的值得投入的世界和生活,没有去经营关注去寻找自己的价值。

他们只会把所有的愿望都投注在那个孩子身上,从孩子身上去体验成就感、控制感、价值感以及对生活的全部期待。

——毕竟孩子是可控的。一旦这种控制习惯了,也就不会再放开了。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当孩子长大,爱上一个人,想要和某个人结婚的时候,这类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我喜不喜欢那个人”。

虽然有父母对子女的操心和担忧,但也有很多很多,想要在子女人生中继续指手画脚的权力的贪恋。

潜台词是:“我要在你的人生选择上,爱情上,婚姻里做主,我是对的,我是有价值的,我对你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也永远不会意识到,孩子其实并不是真的属于他们,孩子的人生,不是属于父母的人生。

你也许无法改变你的父母,但是你能完成和父母这种“共享生命”的分离吗?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当你能够处理,对父母的内疚和恐惧,也许你就可以真的成为“成年人”

我们爱自己的爸妈,这是天然的,我们也从很小开始,就本能地认同我们的爸妈。

  • 小时候,即使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也还是希望在表达的同时,也能看到妈妈开心接纳的笑容。
  • 长大后,即使我们知道,他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是我们的本能深处,还是一直流淌着对他们深深的认同。

“如果我做了一件事情,导致了妈妈的痛苦,我会极度内疚。所以我绝对不能背叛她。”

——其实无论是我的来访者,还是因为八字不合和女朋友黯然分手的男孩,都有着2种对父母的深切情感:

  • 内疚:违背父母就是背叛,背叛令自己内疚甚至有罪恶感,无法容忍这样的自己;
  • 恐惧:害怕父母因为自己出现可怕的结果(父母崩溃、痛苦)......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所以,当我们可以去谈论这种内疚和恐惧的感觉时,也许我们就能看清:

我如此地需要“我的婚姻或爱情”被父母认同和赞成,其实是因为,我不能面对那种和他们不一致所带来的内疚,以及走向独立的背叛带给我的罪恶感。

假如你能够成长到,可以处理你对父母的内疚,认同你的人生本来就属于自己,意识到自己没有义务不断出让边界、让父母获得控制和价值感的满足时,你就可以获得你自己说了算的婚姻。

自己说了算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基础。

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不被父母认可的婚姻,能获得幸福吗?”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是:我们是否能从“共享人生”中脱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成年”。

一个人的“成年”并不是以年龄为界限的,而是以“你有多大程度,可以不再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同,也能坚持自我”而作为界限的。

婚姻的选择,最终是自己的选择。

当你选择的人,违背父母的意愿,得不到父母认同,而你既不会特别内疚也不会特别希望去改变说服他们的时候,

你能够分清你自己,和你的父母的边界的时候,

那么,结一个父母不赞同的婚,你也完全有可能幸福。

更重要的是,那样的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