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清华池的澡堂子,珠市口的教堂和电影院、丰泽园,还有德寿堂药店、纪晓岚故居、中国书店...…这些地方连起来就是今儿个要说的——两广路。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所谓两广路啊,就是西起广安门,东至广渠门。在2001年8月16日全线通车后,官方称为两广大街。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还记得两广路没拓宽那会儿,从双井到菜市口那段,路窄的双向各一条车道,但特别有老百姓生活气息。两边的电影院、百货商店,还有各种美食…...至今记忆犹新。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前门大街99号的湖南陶瓷服务部,前门大街133号的景德镇瓷器服务部,那时候说是“车水马龙”也不为过!现在只配叫做“喧嚣”!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住过这里的人一定不会忘了23路公交车,小时候上学都坐23路,虎坊路的总站,再马路西下完乘客后,要在旁边小平房签“路单”。再次发车后在“大影壁”前掉头,在马路东“大食堂”门口发车。

当时住哪儿的人都特信服23路的司机,小马路上开得可快了!可每次一到三里河就堵车,两边儿的司机堵着车还能聊上两句。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原来的劳保大楼所在地,就是现如今的新东方。之前好多地名基本也不怎么见得着了。火神庙、榄杆市、水道子、桥湾、三里河、过街楼等都叫的少了,唯独现在57路还能听到这些地名!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长达8公里的两广路,几乎串联着老南城的所有精华。宣武的根,崇文的魂,京腔京韵曾经的“老家底儿”,全在这条街上。咱们这就蹬着车,带着回忆,和您一起看看这条南城人再熟悉不过的两广路。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广渠门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广渠门桥东边路南有个长途汽车站,那一片胡同比马路低好多,放学回来骑车的喜欢溜这个大下坡。

这里最有名的莫过于广渠门中学了,“宏志班”的学生据说都是清华北大的苗子,教学质量也算是老崇文区的佼佼者!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广渠门往西就到了安化楼,住在这附近的老住户一定都知道“公社大楼”。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安华楼的“公社大楼”

乍一听这个名字,但凡上点年纪的北京人都知道,这栋建于半个世纪前的楼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产物,在安化楼这个地段,最有名的就属它了。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这栋楼的家家户户都没有厨房,居民吃饭要上食堂,楼里活动室、幼儿园、小卖部等一应俱全。

如今“富贵园”的房子价值不菲,这里北边是长安街,南边两广路,东边是CBD,西边是前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富贵园”了。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培新街

过了安化楼就到了幸福大街和培新街一带了,汇文中学、老49中、培新小学都聚集于此。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如今我再回到这里的时候,总想着马路旁的烧烤摊和一溜儿小饭馆,那时放学后不是马上回家,同学们三两成群地笑着、跳着、嬉闹着,手里拿着几串沾满辣椒面的羊肉串!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磁器口

顺着培新街十字路口一路奔西,过榄杆市,就到了磁器口。这一带可是聚集了众多老北京的美食,豆汁儿、元宵、炒肝儿,哪一个都够咱们哈喇子淌到地的。

曾经这里的一家炒肝赵,估计就只有老南城记得了!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磁器口的锦芳小吃,排队的可不只是元宵。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面茶,椰丝饼、螺丝转、开口笑,除了好吃,还是好吃!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南城人还超级喜欢吃这款麒麟酥,馅料味道超级好,甜甜的表皮,味道真是绝了!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还有豆汁、焦圈,咸菜丝儿是随便吃!喝豆汁儿起码要两碗起步!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要说最具有南城味儿的就要属三里河了。那时候一到夏天,三里河路边上净是铺凉席,放躺椅乘凉的,路口的国营奶馆,见天儿有人喝酸奶。

珠市口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过了桥湾、三里河就来到了珠市口,这里早先叫猪市口。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这里南通天桥,北到前门,贯通东西,各大商圈通过这里连接。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记得有一阵儿,珠市口有很多美容美发用品店。那时的理发店我们进门得喊声“师傅”。这里既没人撺掇你办卡,更没有Tony老师给你做什么所谓的造型。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珠市口不远处的煤市街口,有著名的鲁菜馆子丰泽园。葱烧海参,烤馒头等等好吃的多了去了。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开明电影院”原先叫“开明戏院”,再后来叫珠市口影院。右边是留学路北口,左边是紫竹林餐厅。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还有这个教堂您还记得吗?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惠中大厦的麦当劳已经没有了,而且现在就连麦当劳都改叫金拱门了。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美福林的三鲜包子和小米粥,吃不腻呀。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功德林的素菜、豆制品能做出红烧肉的滋味儿。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还有云鹤祥的洗发膏以及路南那一水儿的戏服行头店,谁让珠市口这边就曲艺团体多呢。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劳保大厦,上学骑车那会儿也是经常路过。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眼镜蛇天王星,100块钱能唱一个通宵,里面还有迪厅舞池。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南城红极一时的“世纪天鼎”,如今也面临拆迁的命运。里面好多东西都在清仓,有机会您可以去看它最后一眼!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虎坊桥

从珠市口往西,不远儿就到了虎坊桥,您会发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越来越重。

中华印书局,这个船型的建筑现在看起来依旧很前卫,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是著名的琉璃厂。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位纪大才子当年就住在虎坊桥东边,现在这里是晋阳饭庄和纪晓岚故居了。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还有一家老药铺德寿堂,当年这里“房子顶上跑火车”的新潮壮举,可是在京城名噪一时。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时代有点远?那么从虎坊桥往南的工人俱乐部您总依稀记得吧?1956年建成开业,父辈们第一次看《沙家浜》、《杜鹃山》都是在这儿。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搪瓷缸子、蛤蜊油、回力鞋,这些怀旧的老物件如今还买得到吗?当然买得到,就在虎坊桥南边的“虎坊路百货”里,在这里时光仿佛慢了下来。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菜市口

说起两广路,就不得不提菜市口。也许中国人都知道这里是当年的杀人刑场,但是只有北京人知道这里曾经何等繁华。

当然,菜市口的老字号、老店是很多的。不知道您是否还能记得下面这些?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这是“金玉满堂”的菜市口百货。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那时的南来顺,门脸不大,味道靠谱。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老时候的信托商行,现在见得不多了。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美味斋,各位老南城,您在这里吃过饭吗?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还有三合店的飞炉扒鸡,校场口的小碗拉面,一吃就上瘾。如今拉面馆开在回民学校门口,一碗二细和一盘酱牛肉再加个茶鸡蛋,一贯是标配,味道没变。

广安门

再往西就到了广安门,也就是两广路的西头。

建国后,广安门站停止客运,成为了专门的货运站,在整个计划经济时代,这里兴建了大批的货物仓库、集装箱场还有综合服务楼。90年代时,广安门火车站的业务达到顶峰。

南城人记忆中的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在物质资源匮乏的时代,广安门站曾是京城百姓的生活储备库。除了运输粮食、煤炭等国家战略物资,大到家具,小到针头线脑等日常用品,都曾在广安门的站台装货卸货。

由这俩“门”(广渠门儿、广安门)串起了两广路,更串起了南城百姓的生活点滴,两广路,是时候回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