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是长辈,就知道怎么做长辈吗?|成音的退休生活

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忙于工作

抚养照顾孩子的重担就落到了长辈肩上

那么,对待隔代教育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点开上方音频,进行收听!

年龄是长辈,就知道怎么做长辈吗?|成音的退休生活

现在已经放暑假了,不少孙辈回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边过假期来了。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该怎样做长辈呢?

2013年,我还没有做姥姥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北京市家庭文化建设委员会的“隔代教育”研讨会,专家学者们都提到,现在的爷爷奶奶们、姥姥姥爷们多数不知道该如何做长辈。

年龄是长辈,就知道怎么做长辈吗?|成音的退休生活

估么着您一听这都会乐,哪那么些个讲究?会与不会又有什么区别?不会就做不成长辈了?还不是照样做。再说了,当年也没人教过我们怎样做父母,更不知道做长辈还有什么道理学问?一代一代都是这样过来的,摸石头过河,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认头呗。

想当年我和您一样,也没有把这事当个事。后来接触这方面的事越来越多,深深感觉到做一个好的长辈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繁衍、兴旺、发达挺重要的。

隔代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协调。说个现实中的例子吧。

3岁的小外孙玩完了玩具从来不知道收拾,家里总是一片狼藉,女儿埋怨姥姥没有给孩子养成好习惯。您说这事到底怨谁?

奶奶对孙子说:“谁欺负了你,回家告诉奶奶,奶奶找他家长去。”

姥爷说外孙子说:“做什么作业?先玩玩够了再说。”

年龄是长辈,就知道怎么做长辈吗?|成音的退休生活

我们会在街头看见这样的场景,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拉着孙辈的小手闯红灯;在公众场合毫无顾忌地大声呵斥小朋友;儿女们埋怨我们惯坏了孩子,我们嫌儿女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不近人情。

我们还觉得委屈呢,大热天的,你们把孩子一放不管了,我们这把年纪操心受累还落些不是?

……

到底谁对呢?

兄弟姐妹们,今儿我不说儿女,就说说咱自己。

年龄是长辈,就知道怎么做长辈吗?|成音的退休生活

看来我们是要学习,是要认真地思考我们以前不曾想过的问题“怎样做长辈”。

退休后我选择去北大参加EMBA家政管理研修班的学习,这个学科是北大首创学科,是一门研究家庭文化特点与财富传承规律,传授成人成熟教育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解决家庭“后代教育、后院管理、后世继承”问题,学习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丈夫妻子、男孩女孩的公民预备教育。

12个课程的安排围绕家政展开很有意思:

1.为人父母与有效家长;2.夫妻之道与情感经营;3.家庭沟通与性格分析;4.家庭公约与情绪管理;5.中外财富传承智慧;6.国学经典与家庭文化;7.家政实物与目标管理;8.家人安全与危机管理;9.出国留学与职业规划;10.行为遗传与习惯矫正;11.读书习惯与学习成绩;12.艺术修养与生活品味。
年龄是长辈,就知道怎么做长辈吗?|成音的退休生活

12门课程可是让我开了眼,也正是我最需要的、喜欢听的。那段时间我如饥似渴学习,整整一年的时间,风雨无阻。我曾是班上的“三最”学员,最年长、出勤率最高、听课最认真。

原本生活中有些事儿,比如夫妻之间、孩子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等方方面面,有些是我明白的,有些是我不懂或是从没有听过的,有些事情我做得对,但为什么对,对在哪儿却不明白,错又错在哪里也不知道。

年龄是长辈,就知道怎么做长辈吗?|成音的退休生活

学习中专家教授们从理论上一分析、一点拨,我豁然开朗,明白很多道理,学到很多东西,至少我明白了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姥姥。明白了长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知道了如何建立家庭文化,怎样制定家庭公约,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

总之,这个学习让我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我再回到家中面对小外孙女的时候知道该怎么做了?

年龄是长辈,就知道怎么做长辈吗?|成音的退休生活

2016年微信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篇文章《未来30年,我们子女将面临怎样的世界?》,未来三十年,对于我们更多的五零后、六零后来讲,这的确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说它不是问题,是因为三十年后我们都是八九十岁的人,生活上都需要人照顾,何谈为子女、儿孙考虑?

说它是问题,因为孩子们生活得怎样,确实让我们牵挂,孩子们好了,我们就好;孩子们不好,我们会吃不好睡不着。

不考虑未来三十年,就说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每个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第三代的培养教育之中,那我们该怎样配合儿女教育我们的后代?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配合”说明了我们的角色定位,在教育第三代的问题上,我们虽然也有责任,但我们不是主角。这就需要我们和儿女沟通好,了解他们的心思,了解对孩子培养的想法和要求,达到共识最好,然后我们配合着做。

年龄是长辈,就知道怎么做长辈吗?|成音的退休生活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学习。“没文化真可怕”,所以“活到老学到老”是二十一世纪对人的要求,不学就不明事理,不学就会头脑僵化,就会看不惯许多东西,你的烦恼就多,郁闷就多,不高兴就多。你别扭,人家也别扭,你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

第三个就是“榜样”的作用。小孩子最善于模仿,学大人的言行举止,那孩子在身边我们就要适当的约束自己,不是有篇文章叫《为了孩子,做个好人》吗?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如果我们总是用上一代的思维去教育下一代人,显然是脱节的,甚至是起到反作用的,作为家长,我们必须看到5年、10年之后的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为2030年的社会做好一切准备!简言之,这个暑假希望我们和孩子们一样都有进步,都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