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券商降薪、裁員潮!牛市悶聲發財,熊市哭窮討薪

導讀

今年以來A股不斷走低,從年初近3600點降到目前的不足2800點,更是一度跌破2700點關口,令靠行情吃飯的券商經紀、自營業務出現嚴重下滑,各大券商的降薪、裁員大潮洶湧而來。

1

牛市悶聲發財,熊市哭窮討薪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牛市悶聲發財,熊市哭窮討薪”,近日屢傳券商降薪、裁員消息。

8月8日,市場流出傳言稱,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將大幅裁員,原則上一個組三個人,冗餘人員降薪超過30%。

又見券商降薪、裁員潮!牛市悶聲發財,熊市哭窮討薪

這則消息引發業內“地震”,截圖在社交媒體上瘋傳。

隨後,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在微信群發聲明稱,裁員降薪的消息“純粹的造謠胡扯,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對造謠、傳謠的個人、機構和媒體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又見券商降薪、裁員潮!牛市悶聲發財,熊市哭窮討薪

2

近日屢傳券商降薪、裁員消息

國泰君安降薪裁員一波未平,又一家券商陷入降薪風波。

據知情人士透露,華融證券的前後臺部門薪酬均出現下降。前臺業務部門同時也稱年終獎被遞延發放,下一年目標定的太高,完成不了,只能拿到50%。

又見券商降薪、裁員潮!牛市悶聲發財,熊市哭窮討薪

一個月前就初露端倪,7月14日小券(ID:quanyeguancha)推文《央企、金融全牌照、最大金控中國華融降薪30%只是開始,背後醞釀更大調整》中稱,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799.HK)將實行全員降薪,降幅為18%,下半年在發放稅前固定工資部分扣除五險一金後全員減薪18%。

券商中國報道稱,此次調整後,原先的職位工資被調低,約為六成左右,剩下的四成以及績效工資當月不發,要等到季度或年度根據業績達標情況發放,獎金部分未提,因業績指標較高,這讓大部分員工感到了壓力。

“肯定完不成,不能達標,一旦年底完不成任務,績效就要泡湯,並且原本屬於自己的職位工資也打了折扣,薪酬明顯降低,而且部門領導手中的薪酬調配權利更大了”。

“自賴小民被帶走後,華融上下就進行了內部清理整頓。”一位華融證券員工表示,最實際的感受是,考勤打卡更加嚴格,不僅需要每天打卡解釋考勤,而且還上交了護照。

除了上述兩家券商,長江證券、民生證券、興業證券、中信建投等券商也有相關消息傳出。

長江證券

有很多一年合同到期了都不續約了,在變相裁員

民生證券

對投行嚴查出勤率,其表示因為正在進行MD業務職銜制度改革

興業證券

5月正式修訂發佈《績效獎勵遞延管理辦法》,首次明確對全體正式員工實行績效獎勵遞延,根據崗位不同,遞延比例為10-30%。但此後將遞延比例和基數都進行了調整。在滿足監管部門遞延要求的基礎上,遞延比例減半執行。

中信建投

12位高管更是帶頭降薪,最高的降了三成

還有的券商停掉了通訊補貼、午餐補貼和電腦補貼,目前券商多采取提高績效工資佔比、執行績效獎勵遞延的方式縮減成本。

申萬宏源證券早在去年年底就調整了薪酬制度,將薪酬分為基本薪酬和績效工資,績效工資佔全額工資的比例為20%~50%不等,績效工資能拿多少需視年初初定下的目標完成率而定。

這一薪酬結構在5月份已經實施,受行情影響較大的投行、固收、資管、機構銷售等部門或條線員工普遍難以達到既定目標,薪酬降幅最大。

3

低潮期瘦身過冬

今年以來A股不斷走低,從年初近3600點降到目前的不足2800點,更是一度跌破2700點關口,令靠行情吃飯的券商經紀、自營業務出現嚴重下滑。

又見券商降薪、裁員潮!牛市悶聲發財,熊市哭窮討薪

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131家證券公司當期實現淨利潤328.6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了40.53%。

上半年,滬深兩市股票日均交易量和行業平均佣金率繼續走低,交易量下滑至4388.86億元、平均佣金率下滑至萬分之3.2。

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券商實現的承銷保薦收入是33.4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46.28%。不僅僅是IPO,上半年增發實現的承銷收入為12.56億元,較2017年同期相比近乎腰斬。

業務量和佣金率的連續萎縮,使各大券商的降薪、裁員大潮洶湧而來,靠天吃飯的券商行業隨著股市大盤的漲跌而興衰,現在正是券商們的低潮期,需要不斷瘦身過冬。身處券商行業的你有何影響,如何看待這件事,歡迎留言與小券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