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守护文物,月薪仅有650元,老汉为何能够坚守19年?

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野村民,没什么文化,也没有多高的信仰。但他却做到了许多人都做不到的事,为了一句承诺,他搬到了深山里,守护着先人遗留下来的财富,一缓过了19年,时至今日月薪才涨到了650元,但他却豪无怨言,尽职尽责。

深山守护文物,月薪仅有650元,老汉为何能够坚守19年?

19年前徐贤学从10多公里外的三岔河乡集镇上搬到了望山台,去实现当初许下守护文物的诺言,要知道在19年前许多的乡村都还没有水泥路,更何况是山里,即使有小路也是灌木丛生,生活用电更是一种奢谈。搬进了深山里便意味着要去过野人般的生活。但是徐贤学坚持下来了,尽管当时工资只有300多元。

原来他要守护的是“三岔河望仙台石窟”。望仙台石窟是清末实业家袁锦道所建,当时年近古稀的袁锦道在67岁时,想让自己的晚年有个拜佛诵经的地方,便修建了望仙台石窟寺,另外还为自己修了祠庙。是贵州省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石窟造像群。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

深山守护文物,月薪仅有650元,老汉为何能够坚守19年?

后来县里把石窟群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徐贤学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遇到抽烟、拍照的游客时会一遍遍的提醒他们不能抽烟,不能拍照。龙蛇混杂,游客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总有些无理取闹的游客因为他的劝解,会和他拌起嘴。

深山守护文物,月薪仅有650元,老汉为何能够坚守19年?

他除了尽职,他还是一个十分热心的人。遇到游客在观赏石窟艺术的时候,他会主动上去帮他们讲解。就像个免费的职业导游一样。游客多了,有时候他一天甚至会讲解上万遍,虽然说到口干舌燥,但他却乐在其中。

深山守护文物,月薪仅有650元,老汉为何能够坚守19年?

人们问他为何能在这坚守19年的时候,徐贤学老人说:我是因为当年的一句承诺,当年我答应过县文管所帮他们守护望仙台石窟20年,人要讲诚信。接着老人又说:如果不是因为这句承诺,去外面随便做点什么事,赚的都比这个多。是的,老汉守护文物的毅力令我们佩服,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的高尚人格更是直的我们赞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