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人馬寨村古老的地坑院裡,竟蘊藏著陝州澄泥硯的製作技術

位於三門峽市陝州區西張村鎮人馬寨村的陝州人馬寨王玉瑞澄泥硯傳習所,青磚灰瓦,古色古香;門樓屋簷,錯落有致……富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它是晚清人馬寨制硯名家王玉瑞的第六代傳承人王躍澤修建的,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包括澄泥古硯博物館、古代文房傢俱館、澄泥硯窯場作坊、澄泥硯作品展示與研學館、硯文化歷史碑刻走廊等。

豫西人馬寨村古老的地坑院裡,竟蘊藏著陝州澄泥硯的製作技術

陝州澄泥硯的傳承人王躍澤,今年46歲。作為土生土長的人馬寨村人,他自幼便隨族中長輩學習澄泥制硯技藝,現為三門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陝州澄泥硯代表性傳承人。“三門峽各級政府與宣傳文化部門對恢復澄泥硯工藝非常重視。”王躍澤說,為此,他於2012年註冊了三門峽人馬寨澄泥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修建了澄泥硯傳習所,並拍攝了澄泥硯專題片,申報了文化產業項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與支持下,澄泥硯製作技藝得到了恢復與生產。2015年,陝州人馬寨王玉瑞澄泥硯傳習所被三門峽市文化部門授予“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榮譽稱號。

豫西人馬寨村古老的地坑院裡,竟蘊藏著陝州澄泥硯的製作技術

人馬寨村是明清陝州古澄泥硯的原產地。據有關資料顯示,陝州澄泥硯始創於唐,盛於明清,數百年中積累了一套完整的製作工藝和裝飾風格。多年來,陝州人馬寨的幾名澄泥硯傳承人,沿用祖傳的澄泥古法來制硯。泥料是從清代古人取土之處所採,仿照明清式樣建造窯爐,用柴燒古法燒製,出來的澄泥硯作品質地堅實細膩,窯變豐富,不失古韻而更加精美。

豫西人馬寨村古老的地坑院裡,竟蘊藏著陝州澄泥硯的製作技術

王躍澤孜孜不倦地致力於陝州澄泥硯的傳承和發揚,與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建立了學生實踐基地,王躍澤等傳承人經常為學生講授澄泥硯的歷史與製作方法。不僅如此,王躍澤更是打破人馬寨澄泥硯技藝不傳外姓的陳規習俗,從親友與學生中挑選了一些可塑之才,將技藝傳授給他們。

近年來,陝州澄泥硯在對外推廣三門峽城市形象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17年,王躍澤攜帶作品參與三門峽市與無錫市的慈善文化交流活動,給無錫慈善家後人贈送澄泥硯作品,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兩地文化交流。2017年年底,澄泥硯作品《澄泥山峰硯》在國家典籍博物館展出,《澄泥獅子硯》在中國硯文化聯合會精品硯臺評選中獲得一等獎。2018年5月,陝州人馬寨澄泥硯傳習所與陝州澄泥硯研究會接待了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雙方商定了與河北美院的硯文化“非遺”教學合作項目,譜寫了陝州澄泥硯文化與全國各地大專院校“非遺”教學合作的新篇章。

豫西人馬寨村古老的地坑院裡,竟蘊藏著陝州澄泥硯的製作技術

雖然現在的陝州人馬寨王玉瑞澄泥硯傳習所在收益方面還比較一般,但王躍澤對陝州澄泥硯文化產業的未來充滿希望,陝州澄泥硯這一優秀文化遺產,一定會成為三門峽閃耀的文化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