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助人者 心长安——罗慧钧

编导简介

编导手记|助人者 心长安——罗慧钧

慧钧,《记住乡愁》编导,代表作品有《大安镇——助人者 心长安》、《黄姚镇——乐善好德》、《门头村——敬畏自然》等。

《记住乡愁》的拍摄,我已参与了三季。通过这些年乡愁的拍摄,我发现,优良传统总会在一个个普通人身上得以最浅显的体现,总是会在历史的某个时刻散发着光芒和能量。“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忙,心不安”、“人家帮我一次,我就要帮回人家两次”……这些普通人的平实话,点滴作为,时常让人心温暖。

——罗慧钧

助人者 心长安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的大安镇,是一个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的古镇,现代人知之不多。但古时水运兴盛,在西江流域一带流传着“一戎、二乌、三江口”的说法。其中“乌”指的就是大乌圩,今天的大安镇。大安镇是个非常大的乡镇,广西十强乡镇之一,总人口有13万人。

编导手记|助人者 心长安——罗慧钧


《大安镇——助人者 心长安》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寻找符合节目要求的古镇和故事,我自己一人开着车,连跑了四五天。周五的晚上十点多钟,我才赶来到大安镇。因为赶路,车子磕碰到了石坎,底盘损坏,倒车影像失灵,我着急找一家维修店修理。时近深夜,大安镇上几乎所有的店面都已关门。远远看到一家店正在打烊,我就把车开过去。按理说修车店老板是可以拒绝我的,但他没有。他重新拉起卷闸门,打开灯,启动设备。帮我检查车辆。检查发现,地盘装甲被磕坏,但没有伤到发动机,无大碍。倒车影像也只是线路松动,接好就行。问题解决了,我很过意不去,要给他维修费,问他要多少钱。没想到这个老板说,不用钱,举手之劳。大安镇这种热心助人的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第二天,在镇子上的调研,这样的感受和感触就更多了。在镇子上,很多人帮我出谋划策,给我讲述他们了解的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只用两天时间走访,我就搜集到了十多个故事。我将这些故事整理发现,无论是一百多年前的乞丐建桥,民国末年“高义记”施粥救民,还是当地火灾时邻里互救,水灾时街坊互助,无不是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故事,互助是大安镇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好的主题。我们在从大安的镇名“安”字上找切入点,再经过专家学者的推敲、提炼和总结,最终把“助人者 心长安”,定做为了大安古镇的主题。

编导手记|助人者 心长安——罗慧钧

《大安镇——助人者 心长安》

而事实上,大安镇人互助心安的故事有很多,也很感人。但古镇的正式拍摄,我们只选取了调研中的六个故事。最终还因为篇幅等原因,只在片子里呈现了五个,略有遗憾。

给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两个故事。一个是大安镇的有着180多年历史的消防节活动。它最能体现大安人互助精神的传统和传承。

另一个就是高汉荣老先生的故事。大安镇在两江交汇的地方,经常发生外洪内涝的情况。数百年来,为应对大水漫灌,大安人可以说,有很多应对的智慧。但要是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这个镇子是无法有这数百年的发展和兴旺的。高汉荣老先生八十多岁,身体健朗,精神矍铄,热情热心。高老先生给我印象尤深,倒不是老先生一生做了多少了不起的事情,而是在他这个平凡的老人身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助人者心长安”这样一种传统,在普通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象。

编导手记|助人者 心长安——罗慧钧

《大安镇——助人者 心长安》

《记住乡愁》第四季《大安镇——助人者 心长安》于2018年2月20日播出。节目播出之后,在当地反响热烈。不少当地人都说,正是《记住乡愁》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家乡,让他们坚定了传承发扬传统的信念,更获得了面向未来的前所未有的自信。而在北京,一位大安籍的八旬老将军,在收看节目后,托人找到我的手机号,给我打了一个多小时电话。他激动地讲述了许多他小时候在大安成长的故事。他说《记住乡愁》勾起了他内心的乡愁。他离乡数十年,晚年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寸步不离。他觉得故乡遥不可及,虽日夜心心念念,却不能遂行。直到看了节目,他才决意在耋耄之年,一定要回大安看看。我跟这位老将军说,如果回乡,有什么需要帮助,可以联系我。现在广西的变化巨大,大安早已通高铁,从北京到大安,乘动车,朝发,夕至!

文字来源 | 罗慧钧

编导手记|助人者 心长安——罗慧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